Harry 发表于 2006-2-25 15:47

“换李毅”的本质是“换中国足球”

2006-02-23 01:35:53

大 中 小
本文的眼:

一名挥汗如雨玩命奔跑的球员

沦为千夫所指万众找乐的对象

这是李毅个人的不幸与悲哀

也是中国足球的悲哀与不幸

……

迄今为止27年的生命旅途中,李毅想必说过很多话,但其最不应该说的有两句:一句是“天亮了”;另一句是“我的护球像亨利”。

几十年来,中国足球的“天”始终就没有真正地“亮”过,李毅的那句“天亮了”给人感觉就像是“撒”了一个“弥天大谎”;至于那句“像亨利”,坦白地讲,拿中国足球领域里的任何事物或者人与世界级的足球相提并论,结果基本上都等于“自取其辱”甚至“自取灭亡”。

就在中巴之战之前的不到24小时,真正的亨利刚刚帮助阿森纳在欧冠联赛淘汰赛首回合客场比赛中击败了皇马,所以,当人们在广州的球场上看到李毅的时候,难免会联想到亨利,继而又更进一步加深了印象中两者之间的那份巨大的差距——当初李毅哪怕说自己的护球“像罗纳尔多”,情况都可能会变得更好一些。

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中巴之战李毅的个人技术统计:上场时间80分钟,抢断0次 ,有威胁传球1次,射门0次,被侵犯3次,犯规6次。

其中射门0次显然是一个尴尬的纪录,毕竟李毅是作为首发前锋出场的,但唯一一次有威胁传球曾帮助陶伟赢得了一次点球的机会;同时被侵犯3次也为中国队赢得了同样数量的前场任意球,更重要的是犯规6次——一名前锋,80分钟出场时间里有多达6次的犯规!你可以理解为是其抢截动作极其不合理,也可以理解为是其格外积极地投入到前场的逼抢之中。事实上,不论效果如何,我们需要承认,比赛中李毅还是体现出了一种积极努力的态度。

我们可不可以回顾一下各自在观看中巴之战整个过程中的心情呢?你有没有过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比如,当中国队依靠杜威的头球好不容易打破僵局的时候,终于松了一口气,大体是一份高兴的心情;此后历经长达40分钟的等待之后,当中国队磕磕绊绊中再次由李玮锋头球破门的时候,你当时的心情是否已经说不上应该为胜局已定的中国队高兴,还是应该为比赛悬念的不复存在失落呢?

而紧接着当董方卓射失点球的时候,你的内心充满的是否依然还是同样的一种复杂呢?至少从电视转播上看,现场甚至曾一度呈现出一种集体沉默的形态——每个人都不知如何是好,每个人都想宣泄一些什么却又不知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宣泄出来,就在这个时候,终于有人在沉默中看到了一次接球失误的李毅,于是,“换李毅!”的喊声开始从无到有由小变大扩散开来,直至演绎为异口同声地呼喊……

坦白讲那一刻,围观比赛的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让自己和同类迅速摆脱以一种无可奈何、无所事事的“心灵空虚”的捷径了。

李毅因此又一次成为愉悦球迷的靶子,这固然与其过去的某些历史以及当场的某些表现有关,但如果我们足够客观的话,不得不说,李毅是在为全体中国队乏善可陈的低迷演出独自承受着众人的取笑和嘲讽。

李毅显然不是一名拥有多么高的个人能力的球员,但单单以中巴之战为例,即便李毅的发挥不及年轻的董方卓,但也不能称之为太差,其在前场的反复冲击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牵扯作用,也为身边的同伴努力创造着更大的活动空间——毕竟,足球归根结底是一项集体项目,场上一个人“正面”的作用和“负面”的作用都不过是有限的。

有一些事情看上去有些奇怪,按说外国人看待中国球员应当是更客观一些吧,你是否记得当年中国龙之队与皇马在北京交锋,以及去年年底中国队在西班牙拉练,比赛之后,西班牙人都曾经将李毅视为中国队中“最有威胁的球员”呢?

李毅肯定不像其自己形容的那么出色,也肯定不像众人眼中的那般差劲,只是中国球迷需要一个可以代表中国足球不争现实的靶子,需要一个发泄心中抑郁情绪的目标的时候,李毅的某些球场外的言行和球场上的表现让其自己撞上了枪口,并逐渐被树立成为“全民公敌”。




1997年深秋的金州,全场观众高喊着“换李铁!”,2006年初春的广州,全场观众高喊着“换李毅!”——从1997到2006,从金州到广州,从深秋到初春,从“换李铁!”到“换李毅!”……从“中国足球”到“中国足球”。

所不同的还有,如今的网络时代,人们正在努力寻求一种更具“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对中国足球现实的严重不满,所以网上才有“世界上最短的笑话是——李毅”的说法以及铺天盖地的有关“大帝”的传说。

一名场上挥汗如雨玩命奔跑的球员,最终沦为千夫所指万众找乐的对象,这是李毅个人的不幸与悲哀,也是中国足球的悲哀与不幸——因为,人们高喊“换李毅”的本质,其实是渴望着“换中国足球”。

我以为我们还是应该多给李毅一些宽容,每个人总归都有着脆弱的一面,想象假如有一天被全民集体揶揄嘲讽的人不是李毅而是我们中的某个人呢?

我知道有人会回答:“那我还不如死了算了!”;对不起,朋友,吹牛B的话说起来挺给劲的,但真没什么意思。

娃娃妈 发表于 2006-2-25 16:41

一针“溅”血
血点子狂飞

晕水的鱼 发表于 2006-2-25 16:46

严重支持!!!!!!!!!!!!!!!


能赢来这么普遍的千夫指,决不是李毅一人能隐患出来的。他还没有这么大的魅力和凝聚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只是一些人不负责任的怒气都发到他的身上了。作为前锋,他不能算是很优秀,但是有他可取的特点。分析李毅或者分析中国足球失败史,意义都很表面。这里有体制观念,有球员,有媒体,也有球迷的责任。这里面是牵扯到所有与足球有关的方方面面。

说这些都没用,一棍子打死,或者让他提前退役,又能怎样?接下来又谁比他强多少?骂中国足球的,除了骂,还有什么好的良策进贤?中国足球真的解散,从此没有大家就安心高兴了吗?

那就好好想想,从积极的角度为中国足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比如:多关注,多一点耐心爱心,也许有一天会良性发展的。

自己家的孩子不争气,打得不少,骂得不少。用处不大,接下来你能掐死他吗?还是试着多一点耐心,爱心。也许有一天他还能浪子回头。:lol::lol::lol:

lashlong 发表于 2006-2-25 18:55

中国足球不谈也罢,就看看取个乐吧

晕水的鱼 发表于 2006-2-26 15:37

原帖由 lashlong 于 2006-2-25 18:55 发表
中国足球不谈也罢,就看看取个乐吧



:mad::mad::mad:$惨啊$$惨啊$$抗议$$抗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换李毅”的本质是“换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