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er 发表于 2006-4-3 10:14

11、马季



马季是大师级的,不论他的表演,还是他写的作品,都是超一流的。现在很多网友对马季有看法,主要在于他的那些歌颂型的段子。这事得这么考虑,相声都说是讽刺艺术,讽刺的东西好写,也更容易出效果,但是马季背道而驰,写出了那么多优秀的歌颂型段子,足以证明他的功力不凡。
  
  话又说回来,马季也不是没有讽刺作品,而且他的讽刺作品更是精品叠出,比如《百吹图》、《特种病》、《五官争功》等。
  
  马季刚入行时的条件和环境是得天独厚的,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四位大家共同培养这一个人。当然老师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侯宝林、刘宝瑞就为了争这个徒弟,使马季在两人中间很为难。
  
  马季在文革期间打侯宝林的事,传说已久。在最近凤凰卫视的访谈中,他似乎也默认了这件事。不过,我们要把眼光放在那个历史时期看这个问题,那应该是再平常不过了。那时的人性已经扭曲了,陈凯歌不是也打过自己的父亲吗?何况是师徒了。
  
  还好的是,文革过后马季和侯宝林修好,侯宝林更是在83年春晚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指着马季说,他是我的徒弟。这事就是这样,连侯宝林都不计较什么了,现在很多网友总是揪着这事不放,似乎有点儿多余。
  
  文革中的事实难说清楚,据说文革开始不久,刘宝瑞曾端着一盘饺子到侯宝林家,说宝林啊,当初我也揭发过你,想不到他们现在把我也揪出来了~~
  
  据侯耀华讲,文革开始后,第一个带着红卫兵闯进侯宝林家的,是曹桂林,就是后来《北京人在纽约》的作者。说起此事,侯耀华依然有些耿耿于怀。
  
  另外马季在带徒弟方面也颇有建树,姜昆、赵炎、刘伟、冯巩都是他调教出来的,在这方面,他也堪称相声教育家。
  
  马季的一句话最说明相声界的一些问题,他说:我热爱相声艺术,但我极不喜欢说相声的人。这句话在圈内流传甚广。
  
  马季目前多数情况赋闲在家,偶尔参加一些演出。记者都有些难找到他,因为他在接到记者电话时总是说,我是马季的哥哥,您有什么事,我转告他。其实这个人就是马季。

weder 发表于 2006-4-3 10:16

12、唐杰忠



唐杰忠,先后给马季、郝爱民、姜昆等名家捧哏。个人认为他与马季的合作最为出色,后来与姜昆的合作,可能有李文华在前,总感觉捧得有些别扭,特别是到后来越来越有些粗门大嗓的意思,听起来感觉不好。



唐杰忠有一点我比较佩服,就是他在台下的时候,总是精神不振的样子,有时看起来还很憔悴,可是一旦上了台,或有摄影镜头对着他,他马上可以裂开嘴角,精神百倍,一付笑佛的模样。这个功夫不知道是如何练成的。
  
  他的小儿子去年在家中意外死亡,这事的原因我不太清楚。因此不敢乱说,总之可以保证,这事儿不是我干的。唐杰忠有一个儿子我是见过的,叫唐小弟,是殷文硕的徒弟,但不说相声。不知道死亡的是不是这个人。
  
  唐杰忠的家就住在复兴门广电总局的南面,目前也是退休赋闲,偶尔会与徒弟崔喜跃搭档出来演出。
  
  唐杰忠是刘宝瑞的弟子,徒弟有李建华、刘全刚、巩汉林等。

weder 发表于 2006-4-3 10:17

13、赵本山、何庆魁、郭冬临、黄宏



帮赵本山的不是马季,是姜昆。是姜昆把赵本山介绍到中央台,以至使赵红遍全国。姜昆很早的时候还想把赵调到中广说唱团,但赵最后决定留在辽宁。
  
  赵本山应该是比较难伺侯的,范伟跟了他这些年也真是不容易。
  
  赵本山最想合作的女演员是宋丹丹。但宋丹丹与赵本山合作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包袱要与他相当,基本上赵那边有一个包袱,宋这边也要有一个。不然的话,宋丹丹是不会给赵本山做大绿叶的。
  
  何庆魁是个很有才的人。他给赵本山写的小品使赵登到了小品王的顶峰。但何庆魁在给赵和宋写了几个本子这后,向赵提出要求,那就是必须要带着高秀敏。因此这才有了铁三角的组合。
  
  天无二日,一山不容二虎。强强联手未必就是好事。何与赵分手后,今年范伟也找了借口没有陪赵上春晚。范伟离开赵本山应该是迟早的事,以范伟的本事,不可能总跟在赵本山的屁股后头。虽然他是赵本山带起来的,但是现在毕竟环境和地位都有了变化。
  
  就说这些吧。至于郭冬临,我没有过接触,实在是没的说。只知道他是曲艺世家出身,哥哥是唱山东快书的,叫郭秋林,在中广说唱团。据说兄弟俩不和。
  
  黄宏也是曲艺世家,他的哥哥曾经给姜昆捧过哏。后来黄宏拜马季为师,算是入了相声门。但这样的拜师除了攀枝,没有别的用处。黄宏说到底,还是个小品演员。

weder 发表于 2006-4-3 10:18

14、丁广泉



丁广泉,我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说,丁广泉做的这些事没有错,相反,把相声艺术传授给外国人,对相声艺术是有功的。至于他后来很不为观众接受,是因为后来他再也没有遇到大山那样出色的外国学生。
  
  丁广泉是侯宝林的徒弟,也算师出名门。他为观众所知,是八十年代和石小杰弄了两个相声电视,他扮演二大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跟石小杰裂穴,据说二人矛盾还很深。石小杰目前是煤矿说唱团的团长,丁广泉只好调到煤矿歌舞团。
  
  丁广泉是回民,据说做饭有一手。
  
  丁广泉所教的外国学生中,大山是最出色的,只可惜大山后来拜了姜昆。丁广泉后来的所有外国学生中,没有一个中国话能比得上大山那般标准和流利。
  
  对于丁广泉还有其他相声演员收外国人为徒,姜昆是有看法的,他认为大山是外国人说相声的第一人,他既拜了姜昆,那么比姜昆辈份高的人,就不该再收外国徒弟了,收外国徒弟也要是与姜平辈的人收。
  
  但是姜的话似乎没有管用,唐杰忠和丁广泉这两位比姜大一辈的演员名下,都有外国弟子。丁广泉在收一批外国弟子时,大山还写来贺信,勉力他的这些师叔师姑们好好学习中国的相声艺术。
  
  有时想想也是,那些说相声不如大山的人,如今都做了大山的师叔了,真有些说不过去。
  
  丁广泉目前对于相声圈内的事不怎么掺和,两耳不闻圈内事,一心只授色堂徒。色(音shai)堂,春点,就是外国人的意思。

weder 发表于 2006-4-3 10:19

15、赵伟洲



赵伟洲,在相声界明字辈当中,是较早入门的。他的父亲赵心敏是文字辈的门长。
  
  赵伟洲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拜在了苏文茂门下。那时苏文茂与赵心敏关系不错,赵有了小孩,苏文茂就说这孩子长大了要是说相声,一定要拜我为师。后来的赵伟洲据传说,会说话时,是先会叫师父,后来才会叫爸爸。
  
  赵伟洲是天津相声演员中较有才华的,自己创作了很多好段子。可惜一直没有好搭档,和杨少华搭档成名后,调入中铁说唱团。到了团里,却落得为单联丽捧哏,也算够窝囊的了。
  
  02年,赵伟洲第一次参加中央台相声大赛,折戟沉沙,在回答双簧算不算曲艺种类时,竟然回答不算。闹了个大笑话,据说比赛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叫:我这是怎么了?
  
  03年,赵伟洲再次参加中央台相声大赛,凭借三人相声《卖枕头》获最佳捧哏奖,这个奖得的既安慰,又有些讽刺。三个人合作表演的才艺天津快板《武松打虎》成为那届大赛最火爆的节目,也颇有讽刺意味。
  
  从此,赵伟洲又有了些名气,势头有所上升。但可惜,后劲不足。这三人的组合没有后续作品,赵伟洲在对口方面也没有再出现叫得响的段子。
  
  到现在,赵伟洲似乎又归于沉寂了。

weder 发表于 2006-4-3 10:20

16、李建华



李建华,最早和来宝刚学习快板,后来进入北京曲艺团,为刘洪沂捧哏。在84年全国相声大赛中,以《包公奇》夺得捧哏一等奖。因此被唐杰忠看中,收为弟子。
  
  李建华真正成名,就得说是因“五毛钱俩,一块不卖”,那时他已经离开北京曲艺团,加入广播说唱团。到中广后,一开始为刘全刚捧哏,说实话,当时确实有点儿糟蹋了。后来陈涌泉退休,李建华为李金斗捧哏,一直到现在。据说李建华是陈涌泉亲自选定的接班人。
  
  最近两年,李建华因扮演《闲人马大姐》的丈夫,再次被广为人知。
  
  李建华的傻样和懒样,是他的招牌。为李金斗捧哏也算实至名归,其在事业发展上也算顺利。
  
  虽然事业有成,但据说其家庭生活不是很幸福,其妻对他太过严厉,据说他在外边说相声挣得那点儿钱,都被老婆收入囊中,便宜了娘家人。李建华目前有离婚的打算,不知进展如何了。

mycici 发表于 2006-4-3 14:25

不错,继续。。。^_^

cosimo 发表于 2006-4-3 14:40

weder 同学八卦得好面面俱到阿! 8错,8错。。。。。。。。。。

归心似箭 发表于 2006-4-3 16:03

反正现在的相声是越来越没劲了.
那着老头乐强挠脚底板$bs$

lory 发表于 2006-4-4 01:20

hoho,好多人啊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圈内人冒死爆料:相声界名人恩怨是非内幕(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