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空气质量为历年最好 冰城新增“绿肺”显功效
2006-07-02 08:45:48 /东北网7月2日电 “人在绿上走,车在树下行,楼房花丛卧,闹市园林中。”今年,哈尔滨市城区进行了大面积绿化,新增绿地700公顷,植树150万株。目前,新植树木的“绿肺”功能已经显效。记者从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近五年的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哈尔滨市的空气质量逐年好转。今年6月份哈市空气质量为历年最好,优秀的天气就有6天,而去年同期为0天。
“今年哈尔滨市进行了大范围绿化,新植树木的‘绿肺’功能已经显效,从监测结果看,市区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哈尔滨市气象局副局长魏松林告诉记者。
据悉,今年哈市绿化建设投入5亿元,是近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哈尔滨市今年植树150万株,绿化覆盖率由28.35%提高到30.74%。新增绿地700公顷,其中新增公共绿地300公顷,绿地率由25.49%提高到27.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6.4平方米提高到7.15平方米。虽然今年的绿化工作还没有结束,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增的绿地面积已基本完成了年初的目标。
据有关资料记载,一棵树每天能吸收60千克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的有害气体,放出同样多的氧气;树木的降尘能力和杀菌功能很强,据上海科研所测定,树木的降尘率达30.8%至50.2%。
一公顷绿地(成年林)在光合作用下,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吨,释放出氧气0.73吨,可净化空气18000立方米,可供1000人的日呼吸用氧量;每公顷绿地年滞留粉尘约1.6吨至2.2吨,可降低环境大气含尘量的50%左右;每公顷绿地平均每天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81.8兆焦耳的热量,大约相当于1890台功率为1千瓦空调的作用,同时释放大量的水分,增加空气湿度的18%至25%。
树木和绿地的大面积增加,受益的当属市民了。记者在哈尔滨市香坊区香木街看到,虽然时近中午,但在树下乘凉、下棋的市民比比皆是。据在这里乘凉的王永久介绍,今年哈尔滨市栽种了许多树木,使空气变得清新了,在树下凉快一下,呼吸新鲜空气,感觉心情很舒畅。
记者从哈尔滨市尚志公园、建园公园、儿童公园等公园了解到,随着空气质量的逐步改善,各公园的游人明显增加。目前,尚志公园每天接待的游客约万人。
哈市空气质量的好转,还与哈尔滨市政府开展的土路、庭院改造有关。
“以前,我们这里一直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行成了老百姓的一块心病。哈尔滨市实施土路改造工程后,这里变成了柏油路,路两侧还种植了树木,这里的居民甭提多高兴了。”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河清街的一位居民快言快语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哈尔滨市陆续对城区的土路进行了改造,数百条土路得到了彻底改善。按照哈尔滨市有关部门的要求,一两年内将全部消灭土路。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哈尔滨市实施庭院生态绿化工程以来,对庭院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绿化量不足但具备条件的居民庭院进行绿化提档升级。去年哈尔滨市对260处庭院进行了改造,今年计划改造300个。 希望家乡越来越美$送花$$送花$ 原帖由 kiki_ff 于 2006-7-4 10:16 发表
希望家乡越来越美$送花$$送花$
同希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