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育种专家周中普创新之路:彩色小麦不是梦
“搞小麦育种几十年,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培育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小麦来,让百姓吃得好、吃得健康。打培育出第一粒黑色小麦和第一粒绿色小麦那一刻起,我意识到,我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著名育种专家周中普谈起自己10年前发现彩色小麦时的情景,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彩色保健小麦梦
周中普,著名育种专家,核农业专家,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曾获“五一”金质奖章,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独创的“三结合”突变育种方法,曾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在农作物育种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他培育的“原288”、“南阳756”、“宛7107”、“宛7109”等小麦品种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其中“宛7107”小麦是第一个真正解决南阳老百姓吃饭问题的品种,它作为豫西南地区的当家品种18年,推广面积达1700多万亩,至今在河南南阳以及湖北襄樊等地仍有种植。他创造的新种质矮源基因“宛原50-2”被中国农科院组织的专家确认为世界首创,他贡献给国家新种质资源库的就有11种新种质。
1987年,周中普从农科所退休后,他比以前更忙了,他钻秦岭、上北京、去新疆,到处寻找需要的野生资源。他清楚只用现有的小麦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没有前景,只有应用原始资源,用创新的方法,自己培育的小麦品种才会真正有所突破。工夫不负有心人,他收集到了几种冰草、山羊草等野草资源,可喜的是被外国专家认为我国没有的赖草也被他找到了。这下他信心更足了,他先是自己掏钱租地做杂交,后来借亲戚朋友的地做育种试验,多年积攒的钱用完了,退休金和津贴月月入不敷出,但依然没能阻止他追求自己梦想的步伐。五六年后,他从几粒彩色小麦籽粒上看到了一片彩虹,那便是他最初的梦。2000年前后,在经过了十几年艰辛的劳动之后,他梦想的彩色小麦——“中普黑小麦”、“中普绿小麦”、“中普蓝小麦”等品种相继培育成功。
科技创造神奇
“我这十几年净研究彩色小麦了,很少关心别的事情,即使研究高产超高产我也是为了提高彩色小麦的产量。”——著名育种家周中普如是说。
话虽这么说,但育有多种彩色小麦、高产超高产小麦、大桃棉以及超级大豆新品种的他,还是从自己的育种田里挑了一个小麦品种作为成立河南中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小礼物拿了出来,这就是“中普6号”。
“中普6号”小麦新品种是由周中普世界首创的新矮源“宛原50-2”与野生二粒系小麦远源杂交后,用“三结合”突变育种法经近10年的由单穗到单株,最后再到单系精心选育而成。“中普6号”综合性状优于目前国内同类高产小麦。
周中普的创新成果、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和前瞻性。尽管他的“大穗、大粒、合理稀播”理论与目前育种界普遍认同的理论模式和思维方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2006年,又有两种更为先进的超级小麦也培育成功,其中的超级分枝小麦,麦穗形状像窄树叶,单穗籽粒数最多可达180多个(一般小麦为40个左右),高蛋白质,理论产量每亩在1000公斤以上。
据统计,就目前而言,如果我国每1亩小麦平均增产1000克,全国可增收小麦43万吨。过硬的超高产小麦品种,不只是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有利,而且对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