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jmegen半日游
乘公共汽车半个小时,到了边境那边的奈梅亨。为个吃饭的地方,我们兜了老大一个圈子;我真怀疑老公是不是真的在这儿住了二十几载。填饱肚子之后,我的大脑才开始活动;很灵光,一下子就想到了红灯区。这才明白,为什么祖宗们总把食和色连在一起教训我们,本性使然。我开始磨唧老公带我去参观;这次不用担心走冤枉路,他下棋的俱乐部就靠着红灯区,从拖鼻涕的时候起他就知道那个地方了。
我们穿过市中心的小广场,正是午饭时间,街边的咖啡馆挤得满满的。广场中间搭起了一个舞台,几个人正忙着调试音响。我满脑子想着红灯区,对其它事情一概视而不见。
一离开广场,耳边立马清静了许多,眼前也开阔起来。转到右边的一条石街,老公说到了。我定神一瞧,面前竖着几根小石柱,高矮也就到膝盖,似要拦住什么;再四处看看,就是普通的房子,不远处几个人仰头张望着。
“哪儿呢?哪儿呢?”我觉得我们又走错路了。
老公带我穿过那几块石头,“就在你右边,都是玻璃窗,看见没有?”他接头似的悄悄地说。
我往右一看,啊!果然!那排房子临街的一面全是大大的玻璃橱窗,二楼也是;橱窗里或坐或倚着的都是打扮异常提神的姑娘。不对,不是姑娘,都是老娘级的人物了;粗粗看上去,没有一个低于四十;一个个神色麻木,极其地不敬业。我估了一下,大概有个十来号人正在上班。而那些我以为在抬头望天的男人们,其实正在物色对像,接下来该谈价格了。像周围的街区一样,这儿也是静悄悄的。
“就这些?”我觉得很是失望。我想像中的红灯区就该是红的,到处闪着刺目的霓虹招牌,橱窗里的年轻女人们隔着玻璃可劲儿地放电,哪儿都能听到招揽生意的甜言蜜语,热闹非凡,就像周星驰电影里繁荣的青楼。
“现在是白天,可能多数还没上班吧;再说,这儿又不是阿姆斯特丹。”倒也是,这不是那些生活靡烂的花花都市,这个城市以历史见长 — “建于罗马时期”,老公总这么得意地告诉我。
“我想拍照!”既然没什么可看的,留几张证据吧。
“最好别惹麻烦。那些人不会喜欢的。”
“不拍顾客,我拍玻璃后头的。”色眯眯的男人满街都是,倒贴钱我都不拍。“等她们看见追下楼,我们早就溜远了。”
“有保镖呢。”
最后这句打消了我照相的念头;直到现在,我还耿耿于怀没有在红灯区拍半张照片。
“走吧。”老公拉着我头也不回地往街里走,走过了另外几根石柱才停下。
原来这些石头是界碑,它圈起那个风尘世界;在那里讨活,怎能不麻木?若是尚有一点感觉的话,还会在这个行当里撑得下去么?下了班之后,那些女人会不会回家?家里会不会有丈夫,有孩子?
我回头一看,那些男人还仰着脖子在比较,似乎很难作决定。既然这么难,回家陪陪老婆岂不是更美?
剩下的半条街就是普通人家了。一个女孩子正坐在阳台上看书,似乎一点也不被隔壁的交易打扰。不过确实也没什么可烦她,一切都是静静的。
过了石柱,老公似乎松了一口气;好像表示,我们已经出了警戒区,你想干嘛就干嘛吧。
我期待很久的红灯区之行,就这么晃过去,结束了。
我们继续往街里走。这条街并不长,看上去尽头似乎有水。我正幻想会不会有片袖珍沙滩的时候,左边楼里出来两个警察,全副包装,看上去岂是一般的酷毙!在我犹豫要不要掏相机的当口儿,他们已经跨上自行车飙走了,只留下帅得一塌糊涂的背影。
错过黑白两道之后,发现我们站在一个码头前。那水是一条大河,没有沙滩,却跨着两座大桥,西边是铁路,东边是公路。我突然发现,铁路桥上有人,还骑自行车,还带着小孩儿。我又兴奋起来,“上桥!”这次无论如何要拍两张照片,谁也别想拦着我。
沿着码头边的阶梯攀上去,我们就踩在了非常舒服的自行车道上,一点声响也没有;黄砂似的颜色,叫它看起来特别像体育场的跑道。我站在道中间使劲往两边望,拼命踮脚,还是看不到边。铁轨和自行车道被玻璃隔着,一有火车经过,按摩椅似地直颤。玻璃栅栏上贴着好些照片,拍的大概是孩子们的泥塑作品,色彩鲜艳且极富生气,叫人一个也辨不出来。在桥柱子上,我们见到了一群长着白眼的小蝌蚪;依据有限的生理知识,我不由得判断那是一小撮精子;联系上一旁的镰刀鎯头标志,让人顿悟无产阶级的战斗理念:革命的人儿走到哪里,就要把革命的种子播到哪里。
在大桥上往东边望,公路桥边立着好大一个摩天轮,再过去是一座碉堡似的塔楼。老公说那儿本有一座古塔,毁于战争或是什么邪门事情;大家想重新把它砌起来,又怕影响市容,于是学生们就搭了个模型在那儿,好让大伙儿瞧瞧是什么模样,再做决定。难道说那居然是个纸糊的架子?它看上去可是那么的威武。得瞧个仔细去。
于是我们下桥,向塔楼出发。沿着码头,一路又看到好些人在搭舞台,这才想起来问个究竟,原来这都是为了下个礼拜的徒步节。每年夏天,全世界各地的徒步爱好者都会聚集到奈梅亨,绕城走上四天,没有奖品,没有荣耀,比的就是诚实和耐力。今年大概有4500人参加,观众就没办法数了;晚上自然要轻松一把,这么多舞台还不知道够不够他们折腾呢。
公路大桥边的那条街区,林林立立的全是酒吧,古典的,嘻皮的,浪漫的,摇滚的......摩天轮就竖在酒吧街外,紧挨着赌场。借着酒劲,来点荒唐事,所有人都乐得放纵一回。吸毒,赌博,逛窑子,既然禁不了,那就登个记,上税吧。
穿过酒吧街走上一段,向右拐,一段旧城墙横在面前。老公讲不出它的故事,我只得作罢。顺着城墙爬上小山,就是那座纸糊的塔楼了;学生们想得够周到,连窗户都给描上了;可惜少了留给情人爬阳台的常春藤,窗下尽是纷杂的广告,。我怀疑这么一幢轻飘飘的东西是否经得起攀爬,老公非常肯定地回答,可以,因为早已有人爬到顶,然后跳楼西去了。
纸塔里边正在施工,看来大家都接受了这个胖家伙的再生。等到竣工之日,爱热闹的人们又可以多个借口聚一聚了。
工地旁边,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古建筑,砖头砖脑,虽说破了一半,看上去还是很结实。看着它圆鼓鼓的身段,我实在想不出这是捣鼓什么的场所。老公神气地告诉我,它建于罗马时期;那腔调让我想起了长城边的假文物贩子,逮什么都说是秦朝玩意儿。到处都在搭舞台,罗马古董也没有被放过,剩下的半圆正好成了绝佳的背景。每个人都在忙活,我们两个闲人显得有些多余。走了,不在这儿碍手碍脚的。
从山坡的另一边下来,是片开阔地。同样地,已经竖起了一座巨大的舞台,把后边的所有景致遮个一干二净。空地上的几个年轻人一边忙碌一边嘻闹着。谁曾想到,几天后所有的一切竟草草收场;谁又愿意去想呢,在每个人都忙得这么开心的时候。
后话:今年这儿的夏天热得反常;老公置疑,我是不是把家里高瓦数的太阳带了过来。徒步节的头一天,两个人就在晃晃烈日下呜呼了,三百来号人中暑进了医院,徒步活动取消。据说这节过了九十年,这还是头一回。虽说节日照旧,可是大家都没了兴致,晚上的狂欢不了了之。所有人巴巴盼着的热闹一下子烟消云散,完了。 Nijmegen半日游 Nijmegen半日游 引用
一、 自然环境 奈梅亨市位于荷兰和德国的交界处,在马斯河和瓦尔河地区的东部,该地山青水秀,自然风景优美。奈梅亨市面积 2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75万,其中市区人口15万。
二、 交通 奈梅亨濒临瓦尔河,是连接荷兰西部工业集中区和德国鲁尔区的重要通道。通过马斯-瓦尔运河与比利时和法国内陆相通。其集装箱集散站是英国、鹿特丹和德国内地之间一重要转运站。该市处于高速公路网内,各大铁路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
三、经济、科技 奈梅亨市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在荷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其中,荷兰飞利浦公司更是闻名全球。该公司是全球十大电子企业之一,在全世界拥有26万余员工,分布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达350 亿美元。奈梅亨市还是繁华的商业中心。
四、 医疗、教育 奈梅亨市区有两所重要的医院,圣拉德伯德大学医院和威廉弥那教会医院,分别拥有病床960个和675个。
著名的奈梅亨大学建于1923年,现有学生12000名,教职员工7500人,设有9个系和35个专业。学校的计算机中心不仅是欧洲最现代化的计算机中心之一,而且也是世界电脑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文化旅游 奈梅亨市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市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巴巴罗萨废墟、古渡税所、城墙上的望景楼、市政厅、计量所、圣施戴文斯教堂、圣尼科拉斯教堂、犹太教堂等。奈梅亨也是旅游观光的理想城市。每年七月,奈梅亨市都要举行"夏季四日漫游"节,即徒步旅行。节日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商贸、娱乐活动,吸引各国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渡假。
奈梅亨市与苏州市于1999年9月23日缔结为友好城市。
——来源于苏州市外事办公室秘书处:D 照片拍得漂亮,天气也真好。$支持$ $支持$ lz 是前一段时间去的吧?现在是没有这么好的天气了。 奈梅亨是在哪儿?在荷兰么?
Nijmegen知道,好象在57高速的尽头。。
那河边的铁炮着着象18,9世纪的东西。虎门炮台上还有好几门这铁家伙 原帖由 smilingmimi 于 2006-8-25 21:58 发表
照片拍得漂亮,天气也真好。$支持$ $支持$ lz 是前一段时间去的吧?现在是没有这么好的天气了。
我也觉得是呢,近段时间阴见多云,好少艳阳天 奈梅亨就是Nijmegen哈
上个月大热天拍的照片,翻出来赚分的:P Nice city, next time when I visit North Holland again, this should be on my lists. 原帖由 Capoeira 于 2006-9-6 12:46 发表
Nice city, next time when I visit North Holland again, this should be on my lists.
C班,喜欢购物的话,还可以去ROERMOND看看:)
哪儿有个很大的MALL,里面有三百多家店呢:D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