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flowers 发表于 2006-9-22 10:06

关于李商隐的锦瑟诗

一直觉得对这首诗似懂非懂,查了一下,找到了这篇文章,虽然依然有些词意朦胧,但总比以前看的一本李商隐传的俗不可耐好,那本书里面借用锦瑟为令狐楚妾的说法,胡乱编出了李商隐初恋情人的故事以及情人逝去李在追悼的情思中写下锦瑟一诗的杜撰。

----李商隐《锦瑟》诗诌议

龚 焱

            与杜牧合称“小李杜”的晚唐诗人李商隐,一生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无题》诗,更是代代共诵,人人传唱。

            李商隐的《无题》诗确实堪称一绝。所谓“无题”,是诗人别有寄托而又不愿明说,就用“无题”名篇。此外,也有诗人仿照《诗经》的办法,取诗的起首二字作为标题,而标题又不能概括全诗的主旨,这类诗仍属于“无题”之类。

            李商隐的诗集开篇第一首,题为《锦瑟》,人们也把它看作是无题的作品。由于它的词藻华丽,情意缠绵,景象迷离,含义深邈,诗的中心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论。相传宋朝时,“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读了《锦瑟》也觉得不好理解,甚至找他的老师苏东坡请教。可见一千多年来,这首诗成了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原诗是这样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的每一联都是朦胧的。首联两句,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绪乱,惆怅难言。千重往事,九曲情肠,形成了诗的多层次朦胧的内蕴。

            颔联由庄周梦蝶,写到杜宇化为鸟。庄周在虚渺的梦境中,忽而“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忽而又醒来,“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乎,蝴蝶之梦周欤?”这是朦胧的梦境。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每年暮春三月啼鸣求偶,口中流血,声哀情苦。这里写的是空灵虚幻的人魂化鸟。诗人写梦迷,写冤禽,所要表达的,仍然是朦胧的内心世界的悲戚与怨愤。

            颈联以“泪”、“暖”为诗眼,写了明珠和良玉。月为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中——形成了一个月、珠、泪三者难解的朦胧妙境。下一句写的则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的朦胧景象。纵观全联,写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异,而怅恨则一。朦胧的自然景象所体现出的,是朦胧的感情世界。

            尾联两句更是多层次的、曲折的感情世界的剖析:如此情怀,今朝已化为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当初是何等地使人怅惘迷恋呵!

            通读全诗,我们便会发现:诗人托物传情、一往情深所追求的对象,究竟是一位情人呢,还是某种令其神往、促其献身的政治目标?诗中没有明说,也未曾暗示。诗人把这最大的“一团模糊不清”交给了读者。

            总起来看,《锦瑟》不可能不是一首“自道平生之诗也”。

            但许多人却刻意求深,力图发掘出这首诗的所谓“隐秘”。有的认为,李商隐“婚王氏,时年廿五,意其妇年正同,夫妇各廿五,适合古瑟弦之数。”有的认为,“锦瑟乃当时贵人爱姬之名。” “或云锦瑟,令狐楚之妾。”他们断言《锦瑟》是悼念一个女人的作品。

            然而,许多人都不同意这种索隐式的解释。倒是苏东坡对《锦瑟》一诗的解释,既照顾了全诗中间两联四句与“锦瑟”的关系,又能概括五十年的饱和着复杂的思想感情。他说:“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如:“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明月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

            不过,作为表现一般的“适、怨、清、和”情致的四句诗,对于李商隐来说,又当有它特定的含义。所谓“庄生晓梦迷蝴蝶”,在“适”中又蕴含了“迷惘”的成分,这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诗所特限了的;所谓“蓝田日暖玉生烟”,在“和”中又孕育着“可望而不可及”的短暂希望和最终破灭,这同样是被“当时已惘然”所限制了的。

            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李商隐这首《锦瑟》诗的中间两联四句中,似乎还存在“獭祭”的痕迹。唐宋人作诗每有先得佳句而后成篇的,这自然就增加了索解的困难。金代元好问对《锦瑟》早有论定: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他的见解,应当是颇有见地的。

小走 发表于 2006-9-22 10:09

请问,这段评论是原创么?

小走 发表于 2006-9-22 10:10

他说:“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如:“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明月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

$支持$$支持$$支持$

pandoralee 发表于 2006-9-22 10:17

李商隐那些诗,晦涩的很,净弄些无题无题,别人也不知道他究竟就写写儿女私情还是暗示别的。

小走 发表于 2006-9-22 10:30

原帖由 pandoralee 于 2006-9-22 11:17 发表
李商隐那些诗,晦涩的很,净弄些无题无题,别人也不知道他究竟就写写儿女私情还是暗示别的。


别的还有什么$frage$$frage$

个人很喜欢,只是当时已惘然。

觉得万语千言只在这一句。

pandoralee 发表于 2006-9-22 10:37

原帖由 小走 于 2006-9-22 11:30 发表



别的还有什么$frage$$frage$

个人很喜欢,只是当时已惘然。

觉得万语千言只在这一句。


李商隐无题   
无题二首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二首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二首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八岁偷照镜, 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
材笑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 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 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 背面秋千下。


【无题】
对影闻声已可怜, 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 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 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 绣被焚香独自眠。

【无题】
七夕来时先有期, 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 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 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 莫道人间总不知。


【无题】
闻道阎门萼绿华, 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 偷看吴王苑内花。

【无题】
水精如意玉连环, 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 断肠声里唱阳关。


【无题】
白日相思可奈何, 严城清夜断经过。
只知解道春来瘦, 不道春来独自多。

【无题】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无题】
东南日出照高楼, 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 不知供得几多愁?

【无题】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weiss 发表于 2006-9-22 10:59

pandoralee 发表于 2006-9-22 11:03

原帖由 weiss 于 2006-9-22 11:59 发表
我觉得看李商隐的东西,就好像看六朝骈文一样,只是觉得华丽读着舒服就足够了,别的并不重要


$握手$$握手$

懒得追究那么多,就当是言情诗了。

weiss 发表于 2006-9-22 11:04

小走 发表于 2006-9-22 11:18

原帖由 pandoralee 于 2006-9-22 11:37 发表



李商隐无题   
无题二首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


谢谢pandoralee,这篇总结的好,塞个红包先,8过其实偶是问他的晦涩里除了儿女,还有什么呢?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李商隐的锦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