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子在内地
香港学子在内地 香港/江迅香港大学生吴浪,在北京与几个香港同学走进王府井一家小吃店,刚坐下,一位靓丽的女服务员走近他。他的普通话实在太差,他壮了壮胆,压低声线,凑到女服务员耳根说:"小姐,水饺多少钱一碗?"那女服务员听成"小姐,睡觉多少钱一晚?",脸一红,拂袖而去。
香港人那些不咸不淡的普通话常常闹出笑话。还是那个吴浪,接受北京记者采访,双方以普通话交谈。记者问他:"你今年几岁?"他答:"洗脚水。"在场的听了捧腹大笑。其实,他想回答的是19岁。他和两个同学乘一辆出租车去建国门内大街,3人所去的地方不同,一个在大街东下车,一个在大街中下车,另一个在大街西下车,他们以普通话对司机说:"这里杀(下)一个,前面灯位杀(下)一个,到街尾再杀(下)一个。"司机听了笑了:"一条街就杀3个人,北京人很容易被你们杀光了。"
香港学生说普通话,疏忽拼音,发音不准,往往让北京人摸不着头脑。吴浪和同学们暑假在北京半个月,因语言问题闹出的笑话,真是一箩一箩。香港学生懂了,将来大学毕业北上工作,不掌握普通话还真不行。
暑假结束,近来听不少香港学生从祖国内地旅游、考察归来谈感受。
来自香港10所大学的12名学生,一早去上海外滩,拎起水桶,拿着抹布和扫帚,打扫风景区,以公益劳动开始在沪暑假实习的第一天。学生郭文仪说:"将来很想来上海工作,很高兴现在就能为美化上海尽点力。"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与浙江大学学生交流访问,主题为"大学生与开创新世界"。在杭州,同学们参观、座谈、联欢。香港中文大学会计系三年级学生刘家仪说,浙江大学的同学才艺多样,琴棋书画各有所长,而香港大部分同学,除了能唱歌,还是唱歌。刘说,内地学生学无止境的热情给她留下深刻印象。香港学生不爱提问,在课堂上也是松散状态,而内地学生爱思考,在专题讲座时,浙江大学的学生提问踊跃,思维活跃,看得出他们注重学业,而香港学生则讲究实际,追求功利。香港学生本科毕业能找到工作,就不会为提高学业而读研究生。
不过,郭还说:"内地学生不易接纳不同意见。当观点不一时,内地学生常常激烈辩论,而不是反思。交流就是交换看法,多听别人意见,而不是必须让别人接受你的意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