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发言 发表于 2007-2-2 09:02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2-1 23:35 发表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认为是精神追求应该大于物质追求,一个人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呆的越长,那么他做为人的感知力就越衰弱。物质只能带给神经器官以刺激,而不能带动大脑去思考。刺激是可以模仿的,而思考却是独立 ...

可常常觉得, 是不是不去思考的人活得更简单快乐一点呢?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2-2 11:03

原帖由 偶尔发言 于 2007-2-2 09:02 发表


可常常觉得, 是不是不去思考的人活得更简单快乐一点呢?

所以才有难得糊涂一说,主动地糊涂和被动糊涂我更喜欢前者,毕竟多了一种选择可能。

;)

Herbstzeit 发表于 2007-2-2 11:05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汗$

偶尔发言 发表于 2007-2-2 11:47

觉得eisenstange一定是个高人。;)

Freundchen 发表于 2007-2-2 12:15

我是俗人,我爱物质享受~$汗$

偶尔发言 发表于 2007-2-2 12:38

原帖由 eisenstange 于 2007-2-1 23:35 发表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认为是精神追求应该大于物质追求,一个人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呆的越长,那么他做为人的感知力就越衰弱。物质只能带给神经器官以刺激,而不能带动大脑去思考。刺激是可以模仿的,而思考却是独立 ...

这段话太深刻了。$送花$

偶尔发言 发表于 2007-2-2 13:31

中国的文化好像是不支持独立思考的。

父母要为孩子活着, 孩子要为父母活着。 丈夫要为妻子负责,妻子要为丈夫着想。有了那么多的牵挂, 怎么能独立的思考, 更难付诸行动了。

eisenstange 发表于 2007-2-2 13:58

原帖由 偶尔发言 于 2007-2-2 13:31 发表
中国的文化好像是不支持独立思考的。

父母要为孩子活着, 孩子要为父母活着。 丈夫要为妻子负责,妻子要为丈夫着想。有了那么多的牵挂, 怎么能独立的思考, 更难付诸行动了。

责任感约束的是人的自私本性,而独立思考是用实际行动完成责任的必经之路,思考的越多,越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twosteps 发表于 2007-2-4 12:12

原帖由 偶尔发言 于 2007-2-2 13:31 发表
中国的文化好像是不支持独立思考的。

父母要为孩子活着, 孩子要为父母活着。 丈夫要为妻子负责,妻子要为丈夫着想。有了那么多的牵挂, 怎么能独立的思考, 更难付诸行动了。
所以有时候会有想法和现实的冲突 $郁闷$

serenita 发表于 2007-2-4 17:15

怀念高中那段纯精神的友谊。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也来问问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