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kou 发表于 2007-2-13 23:28

柏林电影节--关注华语电影!

ZT:

截至柏林当地时间10日下午,本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22部参赛影片中已有7部正式亮相,从当地媒体和影评人的观众评分来看,中国影片《图雅的婚事》暂时领跑,力压罗伯特·德尼罗和马特·戴蒙主演的《牧羊人》,而尚未亮相的中国另一部影片《苹果》则引起了电影节最大的话题。

  《图雅的婚事》:分数最高

    《图雅的婚事》在柏林放映前并没有吸引太多关注。不过媒体的冷淡,并没有影响这部影片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图雅的婚事》在柏林时间10日早上举行了首映式,能容纳1400多人的大厅里几乎满座。国外记者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不错,表示很喜欢那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同时又是少数民族风味的中国电影。这部影片在放映后更是获得了专业民间影评人的好评。作为国际电影界最为知名的三本英文专业刊物之一,电影杂志《国际银幕》每届欧洲三大电影节期间都邀请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知名影评人,组成和官方评审团人数相等的“民间评委会”为参赛片打分。在《国际银幕》发起的“民间评审团”的排行榜上,《图雅的婚事》以2.33分暂时领先,力压排名第二的罗伯特·德尼罗的《牧羊人》。

    《牧羊人》:记者最爱

    老牌明星罗伯特·德尼罗,优质偶像马特·戴蒙,再加上德国本土女星玛蒂娜,这样的明星阵容,无疑让开幕以来一直遭遇“星光黯淡”的柏林电影节为之一振。

    柏林时间10日下午,影片举行首映式,现场聚集了超过300名记者,电影发布会的规模创下了本届柏林电影节开幕之最。下午电影发布会还没开始,就有大批记者进入会场等候,发布会开始之后,许多晚到的记者不得不被阻挡在会场外。会内场的景象则更加让人吃惊。许多记者甚至已经席地而坐,等待电影的亮相。

    《苹果》:“话题”最热

    虽然另一部中国参赛影片《苹果》要到当地时间2月14号才会举行首映会,但是因为“多达50多处”删减内容,《苹果》引起了海外买家的高度关注,这部影片的国际发行商在柏林时间10日“欧洲电影市场”上,为海外买家放映了这部影片112分钟未经删减的“导演版”。一位看过影片的法国买家向记者透露,“影片中并没有出现裸露的画面,即使是一场强奸戏也被导演处理地非常收敛,‘性’并不是这部影片的卖点所在。”柏林电影节的媒体负责人弗劳克·格林那表示,“组委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拷贝,不过无论如何,我们只会放映导演和制片人向组委会提供的版本。”

    《苹果》将于15日进行官方放映,到时候李玉导演会给观众带来哪个版本的电影,目前还是一个悬念.

Moukou 发表于 2007-2-13 23:31

王全安 ----《图雅的婚事》ZT

ZT:柏林行记

    这里是电影人的天堂

    柏林当地时间2月10日,这是我们此次柏林之行最为忙碌的一天,《图雅的婚事》主要的官方活动都被很集中地安排在这一天内进行。记者会,红地毯,首映式……一早起床后,我就和电影节组委会的技术人员们一起到电影大厅去调试拷贝。

    早上九点,《图雅的婚事》的媒体场率先放映了。组委会原定在上午10点45分开始的记者会推后了将近半个小时后才正式举行,组委会的一个朋友告诉我,推后的主要原始是,因为观影的记者们全部都等到影片放映之后才离开放映大厅,而这也正是他们对于一部影片表达敬意的方式之一。

    对于这些,我很感动也很开心,毕竟自己和剧组的全体工作人员在拍摄前期及后期付出了那么多的辛苦,我们的辛苦换回了很多人的认可,真的是很值!

    记者会上,和记者朋友们交流影片的心得是我非常看重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对于这部影片。一位德国记者这样问我:中国的艺术片要如何平衡拿奖和上映的关系?我对他说,前辈导演法斯宾德早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在法斯宾德的影片中,不仅充满了现实批判的力度,而且他在技巧上的使用也非常之好,他十分擅长于让自己的作品贴近大众的观赏趣味,而这也正是我努力探索并去实现的一个方向。

    出发到柏林之前,有很多国内的记者朋友都在问我一个问题:“你对柏林电影节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是感激?还是期望?又或者是一个荣誉?再或者是自己能到一个国际电影节上露了露脸?有很多疑问和声音在脑海里出现,但我始终就找不到一个最准确的回答。而就在昨天晚上,当我和余男一起坐在《图雅的婚事》柏林首映的电影大厅里,听到观众如潮的掌声时,我突然找到了答案---柏林电影节最伟大的地方,并不在于它集结了全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和他们最伟大的作品,而是它能够让这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与最普通的观众们近距离地接触和交流,艺术家们也无需孤芳自赏,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天堂。(文/王全安)

Moukou 发表于 2007-2-13 23:44

《图雅的婚事》女主角 余男

照片:

余男的名字即使对一些媒体从业人员而言,也会有陌生感。不接电视剧,电影方面,也因为她合作的导演太“专业”,国内观众几乎不能在大银幕欣赏到。唯一一部为余男争得国内专业奖项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电影《惊蛰》,由于只是“内部放映”,当时余男赢过蒋雯丽时,还颇受争议。

  随着第57届柏林电影节提名名单的揭晓,余男将又一次踏上前往角逐影后的道路。实际上,毕业的7年时间里,她已经有3座影后奖杯。其中,还有一座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的影后奖杯在家收藏。

  打通电话的时候,余男正在台湾女导演李芸禅的新片《基因决定爱情》的片场。采访时间不长,但余男的个性却是一听了然———自信、率直。

  她会相当自信地告诉你,入围柏林影后当然会有期待,“这次是更大的舞台了,我的心痒痒的。”

  她也会非常直接地表示,自己就是喜欢、崇拜巩俐,“没有人能重复巩俐。”
“我从来不觉得巩俐在那些好莱坞电影里是花瓶。”

  余男很看中“柏林影后”这个头衔,“只有巩俐、张曼玉这样的演员才得过这个奖。”

  巩俐是余男每逢采访必然会提到的一个名字。她曾说,自己小时候最迷恋的就是巩俐和陈冲(blog)演的电影。虽然那时候,她并没有考虑过步她们的后尘。

  这一次说到巩俐,话头是关于评价余男是“才女”。“真不好意思……”余男的英语功底相当好,这让她在接演好莱坞影片《权杖》时,完全没有障碍。而在拍摄法国影片《狂怒》时,她也是用6个月的时间,就从不识一个单词,到可以用法语“蒙骗”法国人。这样的语言功底,让余男有了“才女”的称号。可她觉得,语言只是一种锦上添花:“语言只是让我在有机会出演国外电影的时候,不需要花时间再去学。让我多一些机会,可以接触到一扇门。”话锋一转,余男又扯到巩俐身上:“巩俐的英语不是最好,但好莱坞的导演一定找她演戏,因为她的演技,她的那个气场达到他们的要求。因为她是巩俐。我从来不觉得巩俐在那些好莱坞电影里是花瓶。那都是适合她的角色。”

[ 本帖最后由 Moukou 于 2007-2-13 23:50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柏林电影节--关注华语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