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哼哼
发表于 2007-4-15 00:15
第三章 不同时机的投资技巧
第九节 淡季时投资的技巧
成交量的增减与股市行情枯荣,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大凡交易热闹时进场,才有希望获得短期的差价收益。如要着眼于长期投资,则不宜在交易热闹时进场,因为此时,多为股价走高的阶段,如进场建仓,成本可能偏高,即使所购的股票为业绩优良的投资股,能够获得不错的股利收益,较高的成本还是会使投资报酬率下降。
如果长期投资者在交易清淡寥落时进场建仓,或许在短期内不能获得差价收益,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投资成本低廉,与将来得到的股利收益相比,投资报酬率还是可以令人满意的。因此,交易清淡时,短线投资者应袖手旁观,而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则是入市建仓的大好时机。
主张长线投资者在交易清淡时进场收购,并不是说在交易开始清淡的时候,就可以立即买进。一般来讲,应该是淡季的末期才是最佳的买入时机,问题的难度在于没有人能够确切的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淡季的尾声。也许在长期投资者认为已经到了淡季尾声而入市,行情却继续疲软了相当一段时间;也许认为应该再慎一慎的时候,行情突然好转而痛失良机。
所以,有些投资者,尤其是大户投资者,在淡季入市时,采取了逐次向下买进的做法,即先买进一半或三分之一,之后不论行情是涨是跌都再加码买进,这样即使是在淡季进场,不错失入市良机,又可收到摊平成本的结果。
猪哼哼
发表于 2007-4-15 00:15
第三章 不同时机的投资技巧
第十节 超买超卖时投资的技巧
超买与超卖是股市上两个专有的技术名词。对某种股票的过度买入称之为超买,反之,对于某种股票的过度卖出则称之为超卖。
股市上,经常会出现因某种消息的传播而使投资者对大盘或个股作出强烈的反应,以致引起股市或个股出现过分的上升或下跌,于是便产生了超买超卖现象。当投资者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超买超卖所造成的影响会逐渐得到适当的调整。因此,超买之后就会是股价出现一段回落;超卖之后,则会出现相当程度的反弹。投资者如了解这种超买超卖现象,并及时把握住其运动规律,就又能在股市中增加获利机会。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适时地测度出股市上的超买超卖现象。目前,测度超买超卖现象的技术分析方法很多,主要有相对强弱指数(RSI)、摆动指数(OCS)、随机指数(STC)及百分比等。对于这些技术分析指数,我们将在“技术分析常识”部分中向您详细介绍。
猪哼哼
发表于 2007-4-15 00:16
第三章 不同时机的投资技巧
第十一节 多头市场投资的技巧
一般来讲,选择恰当的股票,必须在股市循环的内涵下进行。对于涨势市场或多头市场的循环阶段,通常会出现四种行情。
在多头市场的第一段行情中,大多数股票的价格会摆脱空头市场的过度压抑而急剧上涨,整个股市的指数升幅较大。通常占整个多头市场行情的50%左右。对应的在第一段行情的投资策略是,迅速的将留存的观望资金投入股市,特别是投向那些高度风险股票和小型成长股。因为高风险股由于具有最高度的走向破产的可能性,因而在空头市场可能被打击得最为惨重。持有此类股票的投资者极易在此种情况下逃离股市而使股价跌到极低的、非正常的水准,而一旦多头市场出现,投资者信心恢复,这类高风险股就会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在多头市场的第二段行情中,市场指数的升幅往往超过多头市场行情的25%,但是股票选择变得更为困难,在此期间,大多数风险股已涨到接近其实际应有的价格水平。与其他股相比,已不再投资价值,因而此时选股时必须基于长期展望来考虑。相应的第二段行情的投资策略是,将资金主要投资于成长股,特别是小额资本的成长股。因为此时人们普遍看好市况并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而小额资本企业较之大型工业企业具有更大的成长性,所以,小额资本的成长股能更多地吸引买盘从而使其股价更快的攀升。
在多头市场的第三段行情中,股价的涨幅往往少于整个多头市场行情的25%,而且只有极少数股票在继续上升。对应第三段行情的投资策略是,慢慢卖出次等成长股,将部分资金转移到具有多头市场里维持价位能力的绩优成长股;或将部分资金抽出转现。因为在此行情中,股市涨落大部分已告结束,这时买卖股票必须具有选择性,只能买进绩优成长股,以及那些在未来经济困境中仍能获益的顺应大势股。简言之,必须开始对承受空头市场的风险作好准备。
在接下来的第四段行情中,该涨的股票已经基本上涨得差不多了,因此能赚到一两成就算很幸运了。此时只有绩优成长股和少数可在经济困境中获利的股票才能继续上升。对应第四段行情的投资策略是,最好将持有的股票全部脱手以观变化,将其投放在收益较安稳的各种债券和存款上,以便在空头市场完结时在再进行新一轮的投资。
猪哼哼
发表于 2007-4-15 00:16
第三章 不同时机的投资技巧
第十二节 高价买进的技巧
高价买进是指投资者以较高的价格买入已经上涨了的股票,以期待股价进一步上涨而获利的技巧。
采用高价买进策略必须注意三点:
1.购买的股票应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股类。因为此时股票投资的魅力在于日后可能获得的较高的回报。只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股票,才能在较高的价位上再节节攀升,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2.高价买进的时间必须是在行情看涨期。只要是在行情看涨期,即使目前一时不被投资者欢迎,也可能提早恢复股票的知名度。
3.选择知名度周期长的股票。股票知名度周期越长,其股价持续上涨的时间也越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价买进是一项风险性较高的投资策略,如果没能把握股市的通盘行情,最好不要采用。
猪哼哼
发表于 2007-4-15 00:17
第三章 不同时机的投资技巧
第十三节 买涨与买未涨的技巧
买涨与买未涨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股票买进的时机选择技巧。
买涨通常指投资者顺势而为,见涨抢进,且大多有追涨杀跌的习惯。这种买涨的做法,在大势反转向多头市场时,大多能轻易获得利润;如若在遇到主力介入操纵股价时,大多也能跟进获利。其不利之处在于进出股市较为频繁,因而手续费的支出较高,一旦抢到最高价而不能出手,就会出现亏损累累的局面,因而风险也较大。
买未涨是指投资者将购进股票的时机选择在股价处于尚未涨阶段的策略。这种投资者除了精于计算投资报酬率外,更注重发行公司的业绩展望。这种作法大多对个股进行分析比较,由于股市大多有轮番涨跌的习性可寻,故其选择那些处于尚未上涨的成长股作为投资对象,除了风险较小以外,通常也有利可寻。如果是买到最低价,有时获利甚至能多达数倍。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买涨着眼于短线利润,较具投机性,适合于一般的中断线操作;买未涨着眼于长期利润,适合于较为稳健的投资者进行中长期投资。这两种不同的买进时机选择的技巧,可供不同个性的投资者选用。
猪哼哼
发表于 2007-4-15 00:18
第三章 不同时机的投资技巧
第十四节 换手的技巧
换手的技巧是投资者在股价轮番上涨的过程中,将持有的已上涨股票脱手转现,转而购进其它更具有增长可能性的股票的投资技巧。
国内外股市运作的经验表明,股票市场在结束熊市而进入牛市的初始阶段,经常由于有心人的介入炒作而使股价出现轮番上涨的情形,投资者如能把握市场行情,进行不断换手,即不断地抛出涨幅较大的股票,以转移资金去购进价格较为平稳的股票,就能在股市的轮番上涨期间不断的获利。
投资者进行换手的时机通常选择在成交量开始增加、交易开始活跃时进行,此时会有较多的投资者承接补进,使股票顺利出手。
当然,换手策略也有缺陷。如果在股票换手后,所抛出的股票仍在继续攀升,而所承接的股票价格依然维持原状,甚至出现下滑,就会使换手者遭受损失。而又如果在换手后,抛出的股票和承接的股票都以同等的幅度出现涨跌,则会使投资者加大投资成本,白白支出一些交易的税费。
换手投资的策略仅适用于经验丰富的股市老手采用。
猪哼哼
发表于 2007-4-15 00:18
第四章 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在股票市场中,股票发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决定其股价的长期的、重要的因素。而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则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因此,分析和研究财务统计报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基本分析的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进行股票投资的投资者在研究如何衡量股价以前,应先了解发行公司财务报表。不论买卖股票的动机,是从事投资或进行投机;不论从事交易的方式,为长线或短线交易,至少应晓得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上面各项数字所代表的涵义,如果能进一步进行简单的财务比率分析,那就更能了解发行公司的营运情况、财务情况及盈利情况了。
从传统股票投资学的定义看,股价即为发行公司“实质”的反映,而发行公司的实质,就是它的营运情况、财务情况及盈利情况,最直接最方便的办法,便是从发行公司的财务分析着手。了解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效及其股票价格涨落的影响,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股票投资的财务分析,就是投资者通过对股份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解释,来了解该公司的财务情况、经营效果,进而了解财务报告中各项的变动对股票价格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最终作出投资某一股票是否有利和安全的准确判断。因此,一般认为,财务分析是基本分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分析方法很多,在下面我们将向您介绍其中常用的差额分析法和财务比率分析法。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从这三种表中应着重分析以下四项主要内容:
1.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利润的高低、利润额的增长速度是其有无活力、管理效能优劣的标志。作为投资者,购买股票时,当然首先是考虑选择利润丰厚的公司进行投资。所以,分析财务报表,先要着重分析公司当期投入资本的收益性。
2.公司的偿还能力。目的在于确保投资的安全。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看其有无能力偿还到期债务,这一点须从分析、检查公司资金流动状况来下判断;二是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这一点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不同权益项目之间的关系、权益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检测的。
3.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即进行成长性分析,这是投资者选购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4.公司的经营效率。主要是分析财务报表中各项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以检测股票发行公司各项资金的利用效果和经营效率。
总之,分析财务报表主要的目的是分析公司的收益性、安全性、成长性和周转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猪哼哼
发表于 2007-4-15 00:19
第四章 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公司最主要的综合财务报表之一。它是一张平衡表,分为“资产”和“负债+股本”两部分。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反映企业的各类财产、物资、债权和权利,一般按变现先后顺序表示。负债部分包括负债和股东权益(Stockholder's Equity)两项。其中,负债表示公司所应支付的所有债务;股东权益表示公司的净值(Net worth),即在偿清各种债务之后,公司股东所拥有的资产价值。三者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根据所列的资产负债表可知,1997年底×公司的资产为2545000元。负债为861000元,股东权益为1684000元,分别比1996年提高了145000元,81000元和64000元。这表明某公司在1996-1997年度得到了发展并日趋繁荣。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解释如下:
1.资产。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资产、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4种。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适销证券、应收帐款、存货和预支款项,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现金包括公司所有的钞票或银行里的活期存款。当公司现金过多而超过需要的持有量时,公司就把超额部分投资于短期的适销证券或商业票据。应收帐款是由于赊销或分期付款引起的。存货包括原料、再加工产品和制成品。生产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原材料、再加工品和成品,而零售企业则只有成品库存。流动资产的作用可用营运资金循环图来说明。
某公司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单位:(千元)
资产 1997.12.31 1996.12.31
流动资产
1.现金 ¥320 ¥375
2.适销证券 195 138
3.应收帐款(净) 200 250
4.存货 240 200
5.预支款 5 7
6.流动资产 ¥960 ¥970
长期投资
7.××公司普通股 70 20
固定资产
8.土地 900 900
9.厂房与设备(净) 600 490
10.固定资产总额 1500 1390
无形资产
11.商标 15 20
12.总资产 ¥2545 ¥2400
负债与股东权益 1997.12.31 1996.12.31
流动负债
13.应付帐款 ¥220 ¥190
14.应付票据 160 151
15.应付费用 66 69
16.应付税款 35 30
17.流动负债总额 ¥481 ¥440
长期负债
18.应付债券 ¥380 340
19.总负债额 861 780
股东权益
20.优先股(每股¥10) 100 100
21.普通股(每股¥1) 1000 1000
22.股本溢价 90 90
23.缴入资本总额 1190 1190
24.留存收益 494 430
25.股东权益总额 1684 1620
26.负债与股东权益总额 ¥2545 ¥2400
购 收款
买 ┌───────现金─────────────┐
│ │└─────┐ │
│ │ │ │
│ ┌───┼───┐ │ │
│ │ 经营费用 │ │ │
│ │ │ │ 现 │
存货 │ 工资租金 │ 金 应收帐款
│ │ │ │ 销 │
│ │水,电杂费│ 售 │
│ └───┼───┘ │ │
│ 利 润 │ │
│ │ │ │
│ │┌────┘ │
└───── 销 售 ───────────┘
赊销
资金循环图
如上图所示,存货的销售导致了现金和应收帐款项目的增加。当应收帐款实际收到时,现金又会再次增加。随后,这笔现金又被用于购买新存货,支付营业费用,如工资、租金、保险费、水电杂费等。企业维持日常生产,不仅必须拥有适当的营运资金,而且要保证资金循环的顺利进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应收帐款收回太慢,企业会因财力不足而不能按时购买存货或支付费用;若存货销售过慢,资金会大量积压,企业也会因现金短缺而陷入困境。固定资产包括公司的财产、厂房、机器设备、仓库、运输工具等。它们是企业用来生产商品与劳务的资本商品,使用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上。长期投资指企业为了使资产多样化,为了扩大企业的规模或兼并其他企业而进行的,期限超过一年的投资。无形资产指像商标、专利和商业信誉(Good Will)这些没有实际形体, 但对公司确有价值的资产。
2.负债。负债的两个主要成分是流动负债与长期债务。流动负债是指一年以内到期的债务,主要包括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费用和应付税款。应付帐款表示公司由于赊购而欠其他公司的款项。应付票据表示公司欠银行或其他贷款者的债务。它通常由公司的短期或季节性资金短缺而引起的。应 付费用包括员工的工资和薪水、到期的利息和其他类似的费用,它表示公司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所应付费用的情况。应付税款表示公司应缴纳税款的金额,它与公司的所得税法有密切的联系。长期债务指一年以上到期的债务,它包括应付债务、抵押借款等项目。一般而言,公司通常借入短期资金来融通长短期资产,如存货和应收帐款等。当存货售出或应收帐款收回时,短期负债就被偿清。长期债务通常用来融通长期或固定资产,如厂房、设备等。短期负债权利率通常比长期的要低,原因之一是短期贷款所涉及的风险较小。因此,当长期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并预计不久将会下降时,企业可能会先借入短期资金周转,等利率下降后再借入所需的长期资产,以便降低筹资的费用。
3.股东权益。它表示除去所有债务后公司的净值,它反映了全体股东所拥有的资产净值的情况。 股东权益分缴入资本(Contributed Capital )和留存收益(Retained Earnings)两部分。缴入资本包括以面值计算的股本项目(Capital In Excess Of Par)。留存收益 表示公司利润中没有作为股息支付而重新投资于公司的那部分收益,它反映了股东对公司资源权益的增加。留存收益通常并非以现金的形式存在;虽然留存存收益可能包括部分现金,但其大部分都被投资于存货、厂房、机器设备之中,或用于偿还债务。留存收益增加了公司的收益资产,但其本身却不能再作为股息来分配。
猪哼哼
发表于 2007-4-15 00:19
第四章 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第三节 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亦称资金来源和运用表,简称资金表(The Funds Statement)。它是反映两张资产负债表编制日之间公司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表格。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公司每年向其股东或证券管理委员会呈交的三种主要财务报表之一。为了向股东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往往编制两个连续会计年度的资产负债表。以说明平衡表上所有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项目的变动情况。 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了公司资源(或资金)的所有流入和流出活动。它不仅包括由公司内部的经营活动,而且还包括公司外部的融资与投资活动所引起的公司资源的出入情况。其目的是报告在本会计年度里所有流进公司的资金来源以及这些资金被运用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年度 1995 1996
1.本年利润 101653550.5 140797692.97
固定资产折旧 26199241.89 26157147.42
无形、递延及其他资产摊销 5551081.45 6425494.88
固定资产盘亏(减盘盈) 0 0
清理固定资产损失 1243945.39 -156118.1
小 计 149304254.38 182318288.26
(1)固定资产清理收入 71000 1031019.62
(2)增加长期负债 415717.51 22595354.4
(3)收回长期投资 --- 0
(4)对外投资转出固定资产 --- 12939266.54
(5)对外投资转出无形资产 0 0
(6)股本增加净额 111220789.72 86623517.73
小 计 114232106.26 129239878.79
流动资金来源合计 263536360.64 311558167.05
(1)应交所得税 0 0
(2)提取盈余公积金 46971558.43 14687052.06
(3)提取公益金 20249231.29 7343526.03
(4)已分配股利 159280000 29843352.24
小 计 226500789.72 51873930.33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加 68144091.4 111068108.03
(2)增加无形、递延资产 2000000 5217064.19
(3)偿还长期负债 2000044.96 ---
(4)增加长期投资 16550254.25 40095749.17
小 计 88694390.61 158297249.54
流动资金运用合计 329851615.48 219265250.96
流动资金增加净额 -66315254.84 92292916.09
1.货币基金 44189426.35 18537971.7
2.短期投资 -1046193.39 -4913994.44
3.应收票据 --- 0
4.应收帐款净额 79484157.69 63299268.6
5.预付货款 591143.58 11352399.01
6.其他应收款 5245639.91 116785931.11
7.内部应收款 7572763.73 0
8.待摊费用 771914.39 194367.83
9.存货净额 17191284.57 -13748929.55
10.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133325.14 932081.02
流动资产增加净额 154133461.97 192439095.28
1.短期借款 63204000 58363200
2.应付票据 0 0
3.应付帐款 11793077.31 -5054010.83
4.预收货款 12363357.62 104858669.3
5.应付福利费 650.61 427711.84
6.未付股利 84796677.05 -65995911.66
7.未交税金 12911163.28 2133967.81
8.其他未交款 108640.77 -253282.38
9.其他未付款 8086730.15 16082374.92
10.内部未付款 28147715 0
11.预提费用 -963294.98 3849777.53
12.待扣税金 --- 0
流动负债增加净额 220448716.81 100146179.19
流动资金增加净额 -66315254.84 92292916.09
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主要作用是:
1.向企业的股东、管理部门、投资者或货款者,以及其他的报表使用者提供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财务状况变动表说明了企业资金的各种来源和运用情况,反映了资产负债表初期与末期各项目的增减情况及原因,体现了公司的经营和投资方针。同时,它还解答了一系列重大的财务问题。如购入新资产的资金来源是依靠企业积累,还是靠负债;营业所需的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是否适当等。
2.财务状况变动表是沟通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这两种主要财务报表的桥梁。财务状况变动表是说明企业财务动态的财务报表,它是依据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及其有关注释中可得到的财务数据,经过分析加工之后编制而成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所提供的资料是经过提炼之后才有的,弥补了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不足,使净收益和其他收益或损失同资产、负债和其他权益的变化相互结合起来。
3.财务状况变动表通过反映企业资金来源的运用的具体情况,可以体现出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策略,发现公司是在扩展经营还是在缩减经营。财务状况变动表不能反映出公司对营业收入,股本或负债依赖性的强烈程度,也不能反映出公司的财务政策与过去年份或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比的异同等情况。
猪哼哼
发表于 2007-4-15 00:20
第四章 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
第四节 收益表
收益表又称损益表,也是公司最主要的综合财务报表之一,是反映一个公司在一个财政年度里的盈利或亏损状况的表格。这种盈利或亏损是通过营业收入的营业费用的对比来体现的。收益表反映了两个资产负债表编制日之间公司财务盈利或亏损的变动情况。下表是某公司1997年财政年度的收益表。
表1 某公司1997年收益表
收益表
1997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1.销售额 1,000
2.减去:销货成本 620
3.销售毛利 380
减去:营业费用
4.销售费用 84
5.管理费用 67
6.折旧费用 40
7.摊提费用 5
8.营业费用总额 196
9.营业收入 184
10.减去:利息费用 14
11.税前收入 170
12.减去:营业所得税 68
13.非常项目前收入 102
14.加上:非常所得 5
15.减去:所得税 2.3
16.净收益 105
17.普通股每股收益
18.非常项目前每股收益 0.102
19.非常项目每股收益 0.003
20.净收入 0.105
收益表主要有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营业收入或销售额;第二部分是与营业收入有关的生产性费用和其他费用;第三部分是利润和利润在股息与留存收益之间的分配。其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费用。
1.营业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对外提供劳务而获得的新的资产,其形式通常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等项目。对一般公司来说,销售收入是公司最重要的营业收入来源。一般而言,公司的营业收入通常与它的营业活动有关,但也有一些公司营业收入的某些部分与其自身的业务并无关系。因此区分营业收入和其他来源的收有重要意义。
2.营业费用。是指企业为获得营业收入而使用各种财物或服务所发生的耗费。销货成本是一般公司最大的一笔费用,它包括原材料耗费、工资和一般费用。一般费用包括水电杂费、物料费和其他非直接加工费。与销货成本不同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包括广告费、行政管理费、职员薪水、销售费和一般办公费用。利息费是指用以偿付债务的费用。上述费用都会导致公司现金开支的增加。折旧费的摊提费是非现金开支。折旧费的增加表示公司固定资产价值的下降,摊提费的增加则表示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或资源价值的减少。计算折旧费的方法通常有4种:直线折旧法(Straight line Method);折旧年限积数法(Sum-of-the-years-Digits);余额递减法(Declining Balance);成本加速补偿法(Accelerated Cost Recovery System)。直线折旧法是一种使用最广泛也是最保守的折旧方法。这种折旧法在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里每年提取等量的折旧费。折旧年限积数法和余额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的方法。加速折旧法在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初期提取的折旧费较多,以后逐年减少。具有加速资产折旧,推迟初期税款缴纳的作用。直线折旧法与加速折旧法两者应缴纳的总税额相同,但缴纳的时间先后不同,成本加速补偿法的主要特点是,它放弃了有效使用期限的原始划分,人为地把各种资产进行分类,并规定各类资产的成本补偿期限。这种期限通常比资产的实际有效使用期限短。它可以折旧全部资产价值,不再计算残值(Salvage Value),它规定了种类资产不同年份的折旧率。其具体计算公式是:
(1)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
成本-残值
每年折旧费=——————————
估计有效使用年限
(2)按折旧年限积数法,每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是:
本年起算所剩的使用年限数
每年折旧费=————————————————×(成本-残值)
使用年限积数
(3)按余额递减折旧法,每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是:
1
每年折旧费=————————×2×(成本-累积折旧额)
估计使用年限
一般而言,3种折旧法相比较而言,余额递减折旧法在资产最初的使用年限里折旧的费用最高,折旧年限积数法次之,而直线折旧法最小。但在最初的使用年限里,直线折旧法的应缴税额和税后利润最高,折旧年限积数法次之,而余额递减折旧法最少,其原因是直线折旧法在使用年限的初期所提取的折旧费最少,因而公司利润较高,按一定税率上缴的税额比较多。由于以上差别,有些公司可能在缴税时使用一种折旧方法,而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则使用另一种折旧方法。某些公司在缴税时使用加速成本补偿的折旧方法,以增加营业费用,减少利润金额,从而在初期可以少缴纳税款;而在计算公司净收益时则使用直线折旧法,以减少营业费用,增加利润金额,从而向股东报告较多的收益,宣传公司的业绩。不管采用哪种折旧方法,折旧本身并非是一种定值过程。一般而言,公司资产的帐面值并不等于该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折旧,帐面价值减少的同时,其市场价值还可能会增加。因此,折旧费是对公司固定资产成本的一种分配,并不反映资产市场价值的情况。
3.利润。税前利润由通常的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之差来决定。从税前净利润中减去税款,再给非常项目调整后,剩余的利润就是税后净利润。税后净利润又分为支付给股东的股息和公司的留存收益两项。公司若亏损,公司的留存收益就将减少,公司多半会因此而停止派发现金股息。若公司盈利,这些收益将首先用于支付优先股的股息,之后再由普通股取息分红。若公司收益不足以支付优先股时,则有两种情况出现:若优先股是累积优先股,则本年度的所有股息转入到期未付的债务项下,待有收益时再优先偿付;若优先股是非累积优先股,则优先股与普通股一样不能得到股息。每股收益等于普通股的收益除以已发售普通股的股数。每股收益的水平和增长情况是反映公司增长情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