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姑妈一家(我和婆婆以及婆婆的婆婆续集)
婆婆转完了,现在来续集,有人看吗?[ 本帖最后由 可乐的大宝 于 2007-5-14 19:41 编辑 ] 以前只是知道姑妈是奶奶的干闺女
介与于姑妈相识后,偶一直就没有弄明白,
那么聪明的奶奶为什么要找这么一个人当她的干女儿?难道她真的想女儿想疯了?(奶奶只有公公一个孩子)
因想到老公也非常之讨厌姑妈所以偶也没有问过
问过婆婆,婆婆也说的没完没了的,大概好象是姑妈当时非要叫奶奶为干妈的,具体也没说清楚
直到奶奶来我家的时候,我才将此事完全弄清楚 是在姑妈第二次来偶家
给奶奶18元买了两套衣服后,偶在旁边当着婆婆说:妈啊,你看大姐给你买的内衣都是80多一个的,没想到姑妈给奶奶……呵呵……看来还是亲闺女好些哈!!
奶奶当时脸很难看,气呼呼的说:我才不稀罕
偶也趁机问到:对了奶奶,她怎么会成为你的干女儿呢
奶奶:哼,你以为是我认的啊,是她自己非要这么叫我的
偶:为什么哪
婆婆在旁边道:因为你奶奶救过她的命! 偶:真的啊,奶奶你真救过她的命啊,我很好奇呢
奶奶:他们家的人,我何止是只救过她的命啊,他们家能有今天全是靠我,没想到她现在居然还在我面前显摆,还跟我家比,哼
偶:奶奶,你说说嘛,我想知道呢,因为她每次来的时候都说,当初大姐在她家她是多么的照顾,小四去了她家她是多么好的待她,好象我也要必须对她好,因为她曾经对大姐和老公都这么好
奶奶:哼,她对你姐和小四好那是她应报的恩,没想到,她却把你大姐当保姆的用,要不她你大姐也不可能到这么晚才嫁人!
偶没有想到这之间有这么多的恩怨情仇,只好听奶奶慢慢的讲来 原来,当时姑妈一家和老公家在同一个村子,都是菜农
姑夫家很穷,一是兄弟姐妹多,二是他夫母又是那种老实人,实在挣不了多少钱
姑夫与公公是从小玩儿大的朋友,因为奶奶和爷爷开了个饭馆,而且只有公公一个孩子所以家境很殷实,姑夫天天到奶奶家与公公玩,后来也一起上学,他大冬天的还光着脚丫子,而公公那时候已有皮鞋穿了,奶奶看姑夫可怜,就拿些公公穿旧的鞋子给他。
所以姑夫除了晚上睡觉是在他家外,其余的时候都是在奶奶家的,包括吃饭。一直到高中毕业,姑夫与公公关系那可是铁哥们儿,奶奶待姑夫那也象自己的儿子一样 到后来公公和姑夫都结婚了,姑夫结婚后就分了家,他只是分了一口缺了个口的锅,和两个缺了个口的碗,4斤玉米面,和一间四三面透风的房间
姑妈是从山里面嫁出来的,在那贵州的大山里,走最近的镇子那也要三十多里地
而姑夫家却挨着城边,靠种菜,种菜是个细致活儿,在山里面做惯了粗种粗收的姑妈来说,种菜这活儿可很难,她干起活来老是笨手笨脚,因此她婆婆就指桑骂槐的骂,姑夫有的时候也是对她拳打脚踢。 同在一田头干活,婆婆看她给打骂的可怜,就过去手把手的教她。
看她没有吃的,奶奶也好心的,私下里拿些米啊肉啊的给她
在饭桶表哥两岁的时候,姑夫因是高中文化补前来招兵的招走,而公公当时因和奶奶吵架,去了另一个县城的亲戚家玩,当收到奶奶发的电报赶回来时,招兵的人已走了三天了。公公因此错过了他人生一次可以转折他命运的机遇。
因为当时全村就只有公公和姑夫两个高中生,而姑夫因为形象太差,一是有点驼背,二是有点结巴。
选了几天也没有选出个更高文化的,再加上奶奶的面子,姑夫最终给招走了,要是当时公公在家,那走的肯定是他了 姑夫走的时候姑妈已经怀孕两个月了,
姑夫走后她一个人还是照样种菜,由于她脾气太坏,又喜欢嚼舌头,而且因为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就耀武扬威的,所以她的妯娌和她婆婆都不喜欢他
她肚子一天天的大起来却没有人帮她一点点
婆婆看着她实在可怜,经常的帮她种菜和挑菜
因为她们那时菜农种的菜全部是由供销社(供销社究竟是个什么机构偶现在都没有弄明白)统一收购
婆婆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先把自己家的菜挑去供销社,然后再回来把姑妈家的帮她挑去 渐渐地姑妈的肚子越来越大了
可是她婆婆妯娌却没有一个人关心她,而她娘家人一是因为住的太远,二是因为她家人认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居然也没有人管她
她不但要挺着个大肚子做事还要照顾年幼的饭桶表哥
奶奶和婆婆看他实在是可怜,当然不但帮她干活,还拿些肉啊米啊的给她 到了晚上十点姑妈还是没有生出来,前前后后已经折腾了一天一夜了(妈妈哦,想起都恐怖,幸好偶当时发作了就剖了),
居然大出血了,她家的人当然知道大出血意味着什么了,吓慌了,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时候她兄弟媳突然才想起奶奶来,连忙跑到家里来叫奶奶,
奶奶过去一看,天啦,那血跟决了堤的水一样往外昌
姑妈早已晕S过去,脸白的跟纸一样 奶奶大叫:快点送医院啊
可是姑妈的家人却没有动,奶奶就开口便骂:愣个X子(据婆婆和老公大姐们的回忆,这是老太太有史以来说的第一句粗口话,在偶家说是住在B旮旮里为第二句粗口话),送医院,再不送大的小的都保不住了
这时候姑妈婆婆才吞吞吐吐的说:我们没有钱!! 奶奶大骂:没钱就让她S了啊?快点送医院,钱我先垫着
于是这时大家才七手八脚的把姑妈送到了医院
奶奶也跟着去了医院,还是把院长从被窝里催了起来
结果经过医院四个小时的全力抢救,姑妈和她的小儿子平安无事
当时姑夫正在部队,对于家里的发生的险情一点也不知道
姑妈出院后,又是婆婆忙后的照顾她,奶奶也给她买了鸡蛋,糖啊什么的
她婆婆自她出院后就一直没有进过她的房间 等姑妈满月后
就跑过来非要认奶奶为她的干妈,说奶奶救了她和她儿子的命,只在把奶奶当作她的妈,她才奶报答奶奶
奶奶看她说的具情具理,再加上奶奶本来也没有女儿所以也就答应了
她成了奶奶的干女儿后,当然有奶奶的照顾她过得很好。
姑夫也蛮争气的
到了部队的第二年就考上了军校
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军区 $送花$ $送花$ 偶看了,也帮顶 姑妈虽然一人在家带着两孩子但有奶奶照着她过得还算不错。
姑夫分到广州的第二年,就申请把姑妈转过去,当时公公天天在外面跑着去帮他们娘儿三去办手续,三个月后一节手续办妥,姑妈带着十岁的饭桶表哥和四岁的小儿子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现在想来那时候的火车真慢,现在从贵阳到广州也就二十几个钟)来到了广东
姑夫当时看到他们母子三人平安健康的到了身边,心里当然也非常的感激奶奶一家
逢年过节的也会打打电话经常问后一下下 大姐读完初中后因为后面二姐三姐老公还有小五陆续都在读书了
刚好公公与人合伙做辣椒生意因为在运输过程中翻车了,结果生意赔了不说,车也彻底报废,公公也摔断了腿
所以大姐读完初中就自动辍学在家了
因为公公也出事后家里就更紧了,奶奶只有买了一块地,当时好象是买了一万多块吧,来给公公还帐
这时姑夫正好回来过年 姑夫走的时候对奶奶说:大妹不读书了我就带她去广东吧,在广东打工去
当时是1988年
那时候内地出来沿海打工的可是很少
奶奶想着在大姐在家反正也是闲着,
再加上是姑夫出面,奶奶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大姐也就这样跟着姑夫来到了广州,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 直到二姐三姐包括老公来到广州后才发现这么些年大姐在这边过的日子
尤其是在姑妈家过的日子
姑妈在带走大姐时曾经给奶奶说过,她也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她会把大姐当她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
为此感动得婆婆热泪盈框 其实大姐在这边,每天在宾馆上班是十个小时,工作内容就是打扫整理客人退房后的房间,我至今也不知道那工作量有多大,
不过老公说反正一天十个小时没有时间休息,一天下来都是腰酸腿痛
而大姐早上八点半上班,晚上八点才会下班
回到姑妈家,还得给他们全家人洗衣服,洗他们全家一天吃的碗,拖地板
大姐每个月还得给姑妈交二百块的房租,
而星期天饭桶和他弟上街的时候还要拉着大姐买这样那样的东西 从大姐去姑妈家后,姑妈没有再洗过一次衣服,也没有再洗过一次的碗,更是少少的才扫一次地
姑妈对此是这样说:啊,大妹是在宾馆干这种活的,她做的比较专业,我一直不太会做(TMD,我后来听说这句话的时候气都不打一处来,你以为你是什么玩意儿,你不会做,当然了,你是山里出来的野人,你家压根儿从来不用碗,穷的没钱买,更不用洗碗,你家一年到头都不换衣服,当然不会洗衣服,当然了你家住岩洞当然不会拖地了,哼~~~~~~什么人真是的,大姐是干这活的,大姐天生就是给你家当丫头的,还自带薪!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大姐会从她家的使唤丫头变成今天商业营销公司的老总) 姑妈到广州后,因为一家四口都靠姑夫的工资过日子,再加上饭桶们又要读书,所以军区考虑到他家的情况,就让姑妈去家属院里守大门
因为姑妈一字不识,说普通话更是一大考验
现在几个姐姐和老公一提起姑妈当年守大门时都笑到肚痛
因为军区家属院不是一般人都可以进
那时候可不象现在有全全自动识别系统啊
姑妈的任务就是每天让进进出出的陌生人登记
姑妈是这么说:喂,你找谁呀,进来登个记吧
大家读来挺正常的吧
可是姑妈说话不标准啊,她最后两字是这样说的:喂,你找谁呀,进来登个记吧(ji ba 发一声)
哈哈,有点粗俗,让大家见笑了 此事不知道笑翻多少人,后来连饭桶提起此事也笑翻,
笑完了还加一句:老母那个傻B能有什么水准嘛,笨得要S现在广东话都还听不懂(在广东30年了),普通话说的也是满口贵州味!就没有见过比她更笨的
再后来姑妈就进了白云山制药厂
姑妈每每在我面前或婆婆面前都会洋洋得意的说,我现在退休了,还有几百退休工资呢
偶后来问老公,她在白云厂做什么?
老公说:当清洁工啊,扫厂区
晕S就这也值得到处炫耀? 姑夫在军区一直混到少帅
可是再怎么也混不上去了
再加上与战友的关系也不太好,经常受人排挤
眼看着比自己年轻的提上去了,比自己能力低(他自认为的,要是照我们的眼光,他能提到少帅也是碰到好年代了)的也提上去了
于是他郁闷,他愤怒
一气之下申请转业 由于他大大小小还算是个军官,所以转业后被分到了广东进出口公司任了一副总经理
不过话说回来,说倒他当官倒还真是党的好干部
当初他负责建公司下属一楼工程,二十个亿的工程,他愣是没有贪污一分钱
别人给他送礼都给他退回去了
只有姑妈背地里偷偷的留下了一条铂金项链,价值也就三千多块钱吧
这条项链已被后来的到他家的小偷顺手牵走了 饭桶在初中毕业后,就再也读不也去了,于是就在社会上游荡
当时他和军区大院中的一帮高干子弟一天混在一块儿
当时进出口贸易可是刚刚兴起来
好多人办手续很麻烦
于是这帮高干子弟就利用父母的关系网,将一些盖上公章的手续办好然后以高额的价格出售。然后把赚来的巨额款项再平分到每人头上 当然饭桶参于这些交易的事姑夫和姑妈是不知道的
有一天姑妈在给饭桶整理房间的时候
居然从床下边发现在几大捆人民币,姑妈哪见过这么多的钱,吓得半S
据说那笔钱足足有三百多万
那时候广东东山区的房价才四千多一个平方,如果饭桶那时候要是把这些钱投资到买房中去现在肯定坐吃收租都用不完 可惜的是
这个败家子不到半年时间里吃喝嫖赌,把所有的钱挥霍个精光
偶当时不明白,问老公,那你姑妈和你姑夫为什么不帮他把那钱存起来呢
老公:姑夫都不知道,姑妈知道后问饭桶的钱哪来的
饭桶对他老妈说:你别管我,要是告诉老豆我就打S你~~~~~~```
晕,吓人~~~~~~~~~~~ 当姑夫知道这事的时候已是半年后了,钱早已给这小子花光光了,还得了一个“五毒教主”的桂冠
我从奶奶口中得之,姑夫和姑妈从小就不喜欢饭桶
因为这小子除了从小淘气,考试次次不及格之外再也没有第二本事
姑夫在家只要与他说话肯定是大吵一架
姑妈曾经骂他:我生你还不如生块叉烧 这是一句广东人骂人的话
偶和老公一直没有弄明白它的具体意思
后来问一广东朋友,朋友是这样说的:叉烧可是用来敬神,当然最主要的是用来吃
没想到姑妈来广东30年了,好多广东话都听不懂,居然把这句骂人的话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