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你们
听着老歌,突然想到那个灯火糜烂的夜晚,在人群中,和我最爱的人,和我一起共同患难成长的朋友,挥发着仅仅留下的一点点热情。的确,我们还是年轻过啊,在年轻的生命中,我们拥有了如此多青春美好的回忆,有过笑,有过一起干杯,有过彼此开着黄缎子的玩笑,谁说我们寂寞了,谁说我们只是改革开放中随波逐流奔波的一代,谁说我们就没有友谊,没有真爱,没有理想了?
其实我们是幸运的,比起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他们,我们有着算得上衣食无忧的童年了,我们能上幼儿园,能偶尔怀抱一个布娃娃,能在小学还没毕业赶上电视机新起的时代,能在那个稚嫩的年代接到班上暗恋男生大半夜跑到爸爸工厂的值班室打的电话,原因只为了能感受一下电话里面声音的变化。比起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那我们就拥有更多了。我们伴随着蓝精灵,咪咪流浪记,一休哥成长,一边吃着五分钱的酸梅粉,一边大口大口的嚼着五分钱的最原始的泡泡糖。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泡泡糖能吹上那么大的泡泡,不知道为什么酸梅粉的味道为什么让我记住了几十年,还有那雪糕冰棍那纯正的奶牛味经常让我偷偷想起妈妈乳头的香味,绿豆冰棍买来时最爱攀比的是谁的最前面的绿豆多,似乎那当时花一毛五买来的绿豆,比起现在花几十倍买来的哈根达司,永远要好吃那么一点点。
那时候参加舅舅的结婚是在单位大食堂办的,当时接亲用的是单位的大客车,一堆人,连我们几个侄女也只能站在下面干着急,然后不知道哪位堂哥突然踩来三轮车,硬是把我们几个人拉到了新婚家抢红包。红包的世界里面因为藏着那么多秘密,我们踏过当时的嫁妆,一台电视,两个面盆,三把椅子,最后在马桶里面找出了我们的“酸梅粉,泡泡糖”,闹洞房的情景依然清晰,舅舅舅妈被背靠背捆着,中间吊着个苹果,同事朋友挤在才一个卧室,一个小厨房的新房里面,硬是闹着让他们把苹果啃完了。也是从那第一次知道,什么叫爱情的滋味,原来,也就是比苹果甜一点,比热闹浓一点。
现在的孩子或许永远都不明白,为什么我们那时候会因为拍“洋菩萨”争得面红耳赤,更不明白,滚铁环的孩子后面为什么永远跟着那么多追逐的小孩,几颗五颜六色的小弹珠能滚出来什么谁最远,谁又撞击到了谁。更离谱的是为什么男孩子和女孩子是在一起做游戏?我们打着赤脚在一来一回中跳着皮筋,女孩子会和男孩子较量什么叫做“鹰钩脚”,在跳房子中男孩子会向女孩子们证明他们偶尔也是会很灵活的。可是比起谁做的沙包细致而有手感,谁做的毽子会最轻巧而实用,男孩子只能回家求求妈妈或者姐姐了。
我们虽然是不幸的一代,我们老是赶上变革,进初中遇上体育达标,上高中实行志愿改革,进入大学还遇上个改公费为自费。可是,我们拥有的象梦一般美妙的童年,又有哪一个年代的人能和我们相比?为我们这一代人喝彩!在人群中,我们是最快乐,拥有记忆最多的我们! 我们虽然是不幸的一代,我们老是赶上变革,进初中遇上体育达标,上高中实行志愿改革,进入大学还遇上个改公费为自费。可是,我们拥有的象梦一般美妙的童年,又有哪一个年代的人能和我们相比?为我们这一代人喝彩!在人群中,我们是最快乐,拥有记忆最多的我们!
$支持$ $支持$ $支持$ http://www.qlfy.sdedu.net/source/song/mp3_1/4.mp3
我最喜欢的歌,分享一下,每个人都回唱,虽然不是我们那个年代特有的
[ 本帖最后由 奥丁战神 于 2007-5-25 23:20 编辑 ] 哈哈,我还是最喜欢唱那个可爱的蓝精灵,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每个学校演出都爱表演用那首歌当伴奏吧
“哦,可爱的蓝精灵,我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打败了格格巫,我们唱歌跳舞欢快多欢心。” 感触颇多啊!!!!!!!!!!!!!!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写得好 $支持$
写得真好 那时候的我们虽然条件不如现在的孩子,但是我们是从心底里感到幸福,感到满足!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