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 发表于 2007-9-9 23:18

【影评·飞行日志】我们都在路上

《从吉林到北京》,我正在听的这首歌,很喜欢。
所有北漂的人们,都一样,从**到北京,
电影看完几天了,几次提笔想写点啥,总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正如某个飞碟所说的,非飞碟和飞碟看这电影有不同的感受,飞碟认为里面的小飞就是我们的飞宝;那么北漂的人和非北漂的人看这个电影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吧,北漂的人在里面大概能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即使我们追求的梦想不同。

现在,我的脑海浮现的是那张火车票:北京到四平。
这不仅仅是一个线路,
它是一个梦想的破灭,
放弃,但也无奈。

这个片段,我哭了。呵呵,也不知道坐我旁边的某人,有没有吓到,
但冰雪聪明如她,大概能体会我的心情吧。
作为一个北漂的人来说,这样的经历,大概都有过吧。
累,不是身体的累,而是身心的疲惫,
无助与无力。

当你在瑟瑟寒风中的情人节,一个人去找租的房子,然后疲惫地坐在公车上,竟然接到4个好友分手的消息时;当你因为你无力改变的因素,失去年薪15万的工作机会时;当你站在高楼间,抬头仰望,却发现这里并没有你的家时。真的不明白到底自己在坚持什么。

我也常会想起,小飞说的“死也要死在北京”,
不是因为是她的歌迷才说这样的话,
飞已经是我的自我鼓励,虽然她小了我近半轮。

我有点遗憾的是,在我的感觉,这个电影对于北漂的人的苦,并没有刻画地那么深刻,
只要看看飞之前的经历,甚至只是看看一梦那个“有关飞,你可能不知道的几个数字”这篇文,
你都能知道,电影里的小飞较之我们的飞宝幸福很多很多。
或者北漂人的辛酸,导演更多地放在了“老仙”的身上。
也或者导演更想传达的是一种鼓励,而不是悲情。
当她们在台上大汗淋漓地唱着歌,当她们一起吃着泡面,当她们坐在车上拥抱蓝天时,
那是一种幸福。你也会不由地心感安慰。

其实从一开始,我对这个电影的定位就是音乐电影,而它也没让我失望,音乐很棒!
我很喜欢电影里这些画面,追求音乐梦想的孩子们在舞台上挥洒自己的青春,那是一种梦想实现或者梦想实现的过程。

小飞的表演,给我很多惊喜。比如她对着黄觉偶尔展现的调皮,比如她和黄觉那场感情戏,羞涩中的期盼,期待中的紧张,很好,恰如其分~~

谢谢导演拍了这么一个题材的电影,

我们都在路上,或是跑或者走,也许偶尔的停顿,
但只要在路上,无论康庄大道或者羊肠小道,
那就好~~



[ 本帖最后由 有时候 于 2007-9-10 00:32 编辑 ]

有时候 发表于 2007-9-9 23:21

飞行日志影评:天空的颜色

<飞行日志>的定位是青春励志音乐电影,有一款海报的画面上,主人公小飞与阿行的迷茫与憧憬,在湛蓝的天空下,如飞机带着轨迹划过,这个场景,在影片中几次出现,而整个影片的色调,便如这蓝天一般清新自然,让人回味.

青春的反叛或妥协,是人生的必经,在每个人成长途中留下印记,小飞和她的朋友们在追求音乐梦想的过程中,有开心,有争执,有彷徨,也有拼搏,<飞行日记>正是一段关于青春的回放,也许,在这个故事里,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对影片中那个"飞行者"乐队的LOGO,印象深刻,大写的"AIR",两边是展开的双翅,给梦想插上想飞的翅膀,兜兜转转中,追逐梦想过程中的点滴心情,跃然大银幕之上,影片准确描摹出青春的绚烂色彩,校园,酒吧,天台,晴空,草地,赏心悦目的同时又唤起每个人心底的纯真回忆,年轻,就是这么美好.

影片的重点没有放在爱情上,因而处理得比较朦胧;但是对于友情,却不惜浓墨重彩.小飞生病时,好友萝卜在半夜粗鲁地敲打其他宿舍的门,为了帮她找到退烧药;小飞心灰意冷不再唱歌时,升哥到她打工的餐厅看她,没有什么劝慰,激励之情却尽在无言;冬日,准备离开北京的小飞,开门发现萝卜从韩国回来,二人深情相拥;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大喜大悲的戏剧化情节,只有淡淡的温馨,青春相伴的那份理解与宽容,鼓励与互爱,令人动容.爱情与友情,好象沙子,在成长的沙漏中流失,越来越少,于是,寻寻觅觅,亦或恣意挥洒,也便成了青春的另一个主题.

小飞的扮演者是人气歌手许飞,跟"超级女生"舞台上的那个身背吉他的单薄女孩一样,她几乎是在扮演生活中的自己,对于成名道路上的每一步艰辛,她无疑有最深的体会,本色而不事张扬的演绎,让角色真实可信,宛如一个不善言辞,内心有梦的同桌女生;黄觉扮演的阿行,无论是帅气的造型还是内敛的个性,都极富神采,与小飞之间的似有似无的感情,若即若离的关系,更是还原了我们记忆中那份初恋的美好.另一位女主角萝卜,则完全被遮住了光芒,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否则,这个故事倒多了几分中国版<NANA>的味道.

除了主演之外,友情演出的几位"绿叶",虽然戏份不多,却同样让人难忘;陈国新没有一句台词,却让一位严厉去不乏可亲的音乐老师形象栩栩如生;黄渤的出演,给影片带来了一抹轻快的喜剧色彩,却也带出了选秀歌手不得志的辛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歌坛老将陈升扮演的音乐人升哥,体恤后辈,对歌坛丑陋现象敢于仗义直言,心直口快,颇有大哥风范,成为了影片中另外一个亮点.

影片有以校园民谣和轻摇滚风格为主的十余首歌曲穿插其中,看得出音乐创作者的用心,每一首歌曲都是为主人公量身定制,丝毫没有游离于电影之外,很好的烘托了剧情和人物的内心情感,音乐部分比重虽大,却不是画蛇添足,而是锦上添花,这种平衡感的把握上也可以看得出拍MV出身的韩可一导演不俗的功力.

音乐人跨行大银幕演出,其实并不鲜见,比较暑期档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打造角色时定位准确,尽可能发挥音乐人的长处,许飞手上有了吉他,正如同周杰伦身边有了钢琴,就可以潇洒自如,轻松自信,音乐,也便成了他们演技的催化剂.


作为成龙"中国新电影扶植计划"的开篇之作,虽然影片整体上还稍显青涩,但贵在诚意十足,日本可以拍出<LINDA,LINDA>,<NANA>这样优秀的青春音乐片,我们一样可以做到,希望将来可以看到更多这一类型的影片,也让即将"奔三"的我能在银幕上找回更多逝去的青春回忆.



[ 本帖最后由 有时候 于 2007-9-10 00:30 编辑 ]

kiwi-rr 发表于 2007-9-9 23:39

mm是飞碟啊,顶一下,长沙赛区我最喜欢许飞了

有时候 发表于 2007-9-9 23:43

原帖由 kiwi-rr 于 2007-9-10 00:3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mm是飞碟啊,顶一下,长沙赛区我最喜欢许飞了
谢谢亲帮顶$送花$ ,偶是铁杆飞碟$害羞$ 小可招人疼了$m12$ $m2$

有时候 发表于 2007-9-10 00:13


爸爸妈妈 ——— 那条通向家的路

http://218.108.234.106/new6/20070608/3/4.wma


关于音乐:

词/曲:许飞
制作/编曲/吉它:关伟

几天前,我给一个朋友听这首歌,她说,原来在这聒噪的世界上,还有这么恬静纯洁的声音。当我又说起这首歌时许飞自己作词作曲时,她几乎都要变成飞碟了。还记得在长沙赛区20进10时,顺子老师说飞的声音很像小孩子,有Sheryl Crow的感觉。这是我初听这首歌的感觉。但,飞的声音更清亮,更婉转。不得不承认,飞的长音总是唱得很好听,到位,缠绵。不过,这首歌的歌词能做得再精细一些就好了。本人觉得,飞的词很有特点,坦白,真实。如果可以,希望飞在写作时,韵脚能处理得更好一些。


关于感动:

六月初,一个匆匆忙忙要赶回宿舍的夜晚,娃给我传来了这首期待已久的歌。总觉得,那是一个想家的孩子,就这样静悄悄坐在我面前,拨着弦,眼神转注,浅浅道来,在思念中张望着什么,场景时常有交换,瞬间是觥筹交错,瞬间是寂静无声,只有你,总在浅浅地唱,唱出微有受伤的思绪。
每当夜悄悄来临,还是会习惯想家。
是啊,每个离家的孩子,听到这句话,会不会又会红了眼眶,默默无语。
游子,也许是你,是我,是每个找不到家,正在盼望的人。
勇敢,温柔的爸爸妈妈,永远是我们最爱,最幸福的依靠,不是吗。

最后,套用顺子老师的一句话

你 永远是我的宝贝

有时候 发表于 2007-9-10 00:19

有时候 发表于 2007-9-10 00:20

有时候 发表于 2007-9-10 00:22

有时候 发表于 2007-9-10 00:23

有时候 发表于 2007-9-10 00:26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从昨天,到今天--【也许·飞】--我们的楼---陪你看,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