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之住人 发表于 2007-11-18 17:57

看了这个帖子很久,觉得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对自己的工作背景、工资待遇以及最初面试时候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各抒己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到了60页之后,也看到了luft@de和cloud两位网友就trainee的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我想我可以就这个问题写一写,因为我就是参加某公司的trainee项目并且在trainee结束之后留下继续工作的。

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吧。80年生人,在国内排名前十的本科毕业,学的是通信,毕业之后因为拿到了一份大公司提供的奖学金,来到德国继续读书,全英文授课的master。04年末开始工作,至今正好3年了。

语言发面:因为在学习期间接触德文的机会不多,包括大小project和毕业论文都是用英文写的,所以德文十分一般。曾经上过歌德学院的夜校,混了个mittlestufe,但是德文也仅仅保持在能和德国同事会话的基础上,往深里走,就听不太明白了。但是英文在国内的同龄人中,应该算是比较不错,初三四级优秀,高三托福653分,也曾拿过市级以上英文比赛的1等奖。在这里讲我的英文水平,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说明,这个是对我极为普通的德文水平的弥补。因为就我的个人感觉,在申请跨国公司的职位的时候,英文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德文。

成绩方面:在参加同一个master项目的中国人里,我的成绩并不算特别突出的,同班的另一位女生均分在1.2,而我,差不多在1.7左右。当时她也申请了s公司的trainee项目,但是在第一论的时候筛了下来,原因后面会提到。

2004年毕业前夕,在jobpilot上看到了某IT跨国公司(以下简称为S)的为期18个月的trainee项目。当然在招聘广告上,他们写的是毕业生项目,即graduate program。但是性质同之前几位网友提到的trainee项目是一样的。

因为学的是通信,但是自己是女孩子,更喜欢做管理和市场类的工作,而S公司提供的graduate program许诺了在18个期间可以提供至少6个月的management培训,使我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就投了简历,时间是2004年的5月左右。

大约过了1个月,就收到了HR的一份email,要我参加一个在线测试。因为完全不知道测试的内容,于是在测试的前一个星期,询问了国内几个曾经做过在线测试的本科同学。这几位同学无一例外的都在投行和咨询业工作,一个在上海的BCG,一个在香港的JP morgan,而其他偏技术的外企比如Oracle,Google,微软的同学,则没有接受过此类测试。他们面临的多是编程和IQ测试。

于是接受了香港morgan的朋友的意见,做了一套jpmorgan的测试题,是所谓的压力测试,也就是基本在给定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内容非常类似GRE,分成三个部门,1,数学quantity,2,逻辑单题,3,管理能力测试。因为本科的时候曾经考过GRE,分数也还不错,大于2300,所以可以应对。但是感觉就难度而言,绝对在GRE之上,逻辑最后一题没有来得及做完,瞎猜了一个。

在完成测试之后的3星期,就收到了面试通知。面试官是HR加上未来部门的大头,面了差不多2个小时,但丝毫不觉得紧张,完全是在一种轻松的谈话的氛围中进行的。末了告诉我会在2周内给我答复。2周后收到了第二论面试,是部门的市场部主人的面试,和第一论一样,随便聊天。

之后就收到了录取信,在待遇方面我没有negotiate,他们给的待遇还是令人满意的。比一般的berufseinsteig要高一些。起薪大于50K。

[ 本帖最后由 瞳之住人 于 2007-11-18 20:17 编辑 ]

Cici_nanjing 发表于 2007-11-18 18:05

$支持$ $支持$ $支持$
好久没在这里看到楼上的这么有意义的发言了。$送花$ $送花$

瞳之住人 发表于 2007-11-18 18:09

关于trainee program的18个月,我想谈一谈我身边的例子。

跨国公司里,trainee program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个home base,也就是结束培训之后将留在哪里。比如我的是德国,有的中国人是上海,或者北京。当然其他国家作为homebase的也很多,但是中国人,据我所知,目前只有2种homebase,德国,中国。

在18个月的过程中,每个成员有三个不同的部门,按照target function的不同,可以是市场,销售,研发,后勤,采购,等等。这些部门可以在德国也可以在中国也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我就给几个我认识的中国人的例子,让大家有一个直白的感受吧:

A君,homebase 上海,上海采购,德国采购,德国采购
B君,homebase 北京,北京市场,马来西亚销售,北京销售
C女,homebase 德国,德国研发,法国测试,奥地利市场
D君,homebase 德国,德国研发,美国市场,美国市场
E女,homebase 德国,德国研发,瑞典研发,日本市场
F女,homebase 苏州,苏州研发,德国研发,德国研发
G君,homebase 德国,德国PR,新加坡PR,德国PR

[ 本帖最后由 瞳之住人 于 2007-11-18 19:12 编辑 ]

瞳之住人 发表于 2007-11-18 18:26

我想之前luft@de和cloud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trainee program值不值得参加。就我而言,我觉得相当值得,先说的俗一点,估计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钱的问题。

大公司的trainee program,待遇不仅不比一般的应届毕业生低,反而略有超出。在我申请S的trainee program的同时,也曾拿到过麦肯锡的offer,相比之下,我觉的trainee的待遇仅就18个月而言,肯定是高出麦肯锡的。

其次就是很多人提到的补贴问题。四大的补贴比我们多是不争的事实。从fenn的帖子里看出,四大在汽油方面的补贴很多,tagegeld的补贴相应要少一些。trainee正好相反,因为我们有至少6个月,是作为delegation外派的,所以我们虽然没有汽油补贴,但是有比较丰厚的tagegeld。这笔账目fenn可能也知道,因为我们的delegation的补贴是通过DTT(德勤)帮我们做的。按照前往的地点不同,tagegeld也略有起伏,我就举一个去上海做12个月外派的中国人的例子吧:

房贴:1000欧/月
车贴:按receipt全部报销
每天补贴tagegeld:60欧-70欧(按照所去的地区)

这笔钱是不包括德国工资的。

但是过了18个月,就是另外一个故事,因为审计和投行有大量的灰色收入,他们的工作时间也比我们要长很多。当时我在麦肯锡和trainee之前选择了后者,最大的原因并非为了银两,而是因为我是一个女生,不想经常出差,奔波在世界各地。毕竟我再过一个月就要27了,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男友身上。

第二个让我觉得trainee项目很好的原因,是他们提供了从IT转型为管理的平台。我的本科4年,硕士2年,几乎都和程序、电路、通讯协议打交道,渐渐的自己觉得这真的不是我的茶,我更喜欢和人交流,所以纯engineering,并没有市场销售来的有吸引力。大部分在trainee项目里的中国人,要么一开始就做了采购市场销售,要么在18个月后,也转型成为前者。我觉得这对not born for engineering的女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第三个理由,则是在大公司里,因为不同的trainee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定期组织的meeting,training,seminar能够让每个trainee了解到公司其他部门的进展,不仅了解自己的部门,也了解那些自己从未涉及的,比如HR,PR,procurement等部门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些meeting组织的都相当不错,一般就是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租个豪华酒店,腐败一周,也算是给我这个比较向往美食的人一个饕餮的机会吧。:)

之前有网友提到出差被delegate到印度,这种情况在中国人中并不常见,我知道的homebase在德国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去印度的,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新加坡马来,当然还有去芬兰、瑞典、法国、美国的。这个是按照从事的工作而定,比如你做市场,正好有一个项目要同三星合作,你就会被派去韩国。印度因为本身就有很多印度人参加了这个trainee,而且homebase在印度,所以我们轮到去印度的机会不多。

不过如果让我去印度,我也会欣然前往的,我有一个朋友,中国人,比我小3岁,现在在德国的BCG工作,他在麦肯锡实习的时候就自愿前往印度宝洁出差,一个人徒步游走了很多地方,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印度固然让人觉得不够发达,但是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特点,就像德国人可以毫无问题的去中国出差,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印度出差呢?

[ 本帖最后由 瞳之住人 于 2007-11-18 19:16 编辑 ]

瞳之住人 发表于 2007-11-18 19:08

最后说一说面试和18个月结束之后的发展。

面试,我最大的感受是成绩不是第一位的,同样申请这个项目的朋友,女生,比我大一岁,成绩1.2,在面试之后被筛了,据她告诉我,面试过程很不顺利,一方面她英文不太好,另一方面她的社团活动不多。而我做的比较杂,除了读书还喜欢组织活动,实习经历比较丰富,除了在S写了论文之外,还在另外两家知名通讯公司R和D都做过werkstudent。当然成绩也不能太差。

临近18个月结束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考虑你未来的职业构架了,就我而言,对engineering不感冒,于是转成做市场。也有做logistic转成做procurement,或者研发转成做sales的。

合同一开始就是unbefrist。工作方面,18个月之内我感觉相当轻松,之后因为成为正式员工,稍微忙一些。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想给对trainee program有误解的朋友一些启示,如果大家有问题,也可以尽管问我,请直接回复,因为我很懒,不喜欢回站内信件。

Blüte 发表于 2007-11-18 19:15

小白的问题一个啊,你在德国做sales的工作,德语不是很好,专门做中国市场$frage$ 也许我看贴不仔细。

瞳之住人 发表于 2007-11-18 19:17

原帖由 Blüte 于 2007-11-18 19:15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小白的问题一个啊,你在德国做sales的工作,德语不是很好,专门做中国市场$frage$ 也许我看贴不仔细。

我做的是marketing,不是sales,但是我们的工作语言基本是英文,而且开teleco也是英文。我做的是市场是德国中国美国都有涉及。

德文的话,日常对话是没有问题的,工作用语也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他们要侃天侃地,我是肯定搞不定的。

莎拉 发表于 2007-11-18 19:20

原帖由 瞳之住人 于 2007-11-18 19:08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想给对trainee program有误解的朋友一些启示,如果大家有问题,也可以尽管问我,请直接回复,因为我很懒,不喜欢回站内信件。

不好意思, 才看到这句话.
昨天在这里发过一贴被别人笑话了, 所以没敢把自己想问的直接写出来.
请有空的话就在贴子里回答我问的吧.
非常感谢.

Blüte 发表于 2007-11-18 19:23

原帖由 瞳之住人 于 2007-11-18 19:1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做的是marketing,不是sales,但是我们的工作语言基本是英文,而且开teleco也是英文。我做的是市场是德国中国美国都有涉及。

德文的话,日常对话是没有问题的,工作用语也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他们要侃天 ...
那你比较走运。如果公司不大,做marketing的要求的可不是一般的德语。

瞳之住人 发表于 2007-11-18 19:24

刚才收到投条,询问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考查得是否很多, 是否需要很多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

我面试的时候最初的stelle是安排在做concept engineering,也就是设计通信协议,仿真,实现,这个stelle是纯技术的,所以问的也都是技术的问题。过了6个月之后我同老板谈,他觉得marketing需要有技术背景的人,所以我就转到marketing了。

面试的时候丝毫没有考察管理的知识,也没有经济的知识。虽然我在本科硕士期间都选修过MBA的课,所以也不至于umsatz,ebit是啥都不懂。

知道一个男生,他也是trainee项目的,纯工科背景,没有任何管理知识,最后做了销售,公司出钱让他培训了1个月的MBA课程。

在trainee过程中,如果你是工科背景,每两个月会有一次strategy workshop,请一些BCG和麦肯锡的人过来给我们上一天课,学习consulting的基本技能。如果你是管理背景,也会让你上一些3G之类的课,了解以下啥是EDGE啥是3GPP的。
页: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的职场生涯和面试经历(索引目录请看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