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uble 发表于 2007-8-27 10:01

相声不止在官家 zt

相声不止在官家

--归国散记之十七



陈九



话说那一天,我到天津串亲戚,我大哥一家,姐姐一家,还有很多亲戚朋友,不是跟您吹,半拉天津城都是我亲戚。天津话我能说几句,还有,我爱听天津相声。



天津人喜欢相声。到了天津你最好别提侯宝林,没人答理你。嘛,侯嘛?天津人有自己的一套。相声是天津特产,你跟天津人提外边的演员他认为你瞧不起他。要说当年,侯宝林在天津走了麦城,没办法才上北京奔天桥儿。听传统相声,还得天津,它的特点是俗,这个俗并非低级趣味,是紧密联系生活,跟老百姓贴心。不像有些相声,国内国际,国内国际听你的干嘛,直奔联合国找潘基文不就完了吗。



到天津什么地方听呢?天津东边有海北边有山,当中还有海河,你不能让我下海河听吧,那不成鱼了吗?还别说,天津人爱吃鱼,小黄花儿,大拐子,拐子就是鲤鱼。要说听相声,记住了,就得是大胡同。大胡同里有个小剧场,原来谦祥益布店改的。楼上楼下,一百年前嘛样儿,今天还是嘛样儿。小圆桌,茶水管够,天津人不好绿茶,就喝花茶。再来两碟儿瓜子,往下你就听吧,天津的相声越听越有。



有个现像,天津相声演员常到外埠演出,李伯祥,魏文亮,苏文茂,我数不全,满世界跑,可外埠演员很少到天津来。据说一九六三年,侯宝林大师到天津演出,就在当时的人民礼堂,使的第一个段子是‘戏剧杂谈’,楞一泥到底!知道什么叫一泥到底?这是行话,就是从头到尾没人鼓掌。侯先生的脸儿唰就拉了下来,直到说第二个段子‘醉酒’,掌声才响起来,侯先生总算全身而退。打那儿以后,不光侯先生本人,北京正统派相声大腕儿很少再到天津演出。



甭管你多有名儿,来天津都得惦量惦量。为嘛?天津人叫真儿,也可以说挑剔,八百万人恨不能一半儿相声票友,个个儿都能侃一段儿。说实在的,这年头儿外埠演员基本功好的不多,就靠唱流行歌曲,装天真烂漫娘娘腔,到了天津,有一个算一个,都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天津相声有自己的领军人物,像少马爷,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还有刚提到的李伯祥,苏文茂,还有个尹笑生,说得好,口齿清晰中规中矩。我这次就听他的专场,二十五块一张票,我和我大哥坐头排,看得真,连他脸上几个麻子都看得一清二楚。但给他量活的软了点儿,量活就是捧哏,他那两下子,不是吹,比我强不了哪儿去。我是不说,我要说,他呀,满完。



相声不光是北京,好东西不都是官办的。相声是民俗艺术,离开老百姓的生活就没魂儿了。当北京相声急着赶着玩儿高雅的时候,天津相声却扎扎实实走近民众。天津大胡同的小剧场,谁都可以去说。我都想拉着我大哥说一场,来个陈九专场,肯定人山人海你信吗?我有绝活儿。是嘛?倒找钱。别跟他们说去啊。

christinafan 发表于 2007-8-27 15:13

天津人都好这口$支持$ $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相声不止在官家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