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oletpeter 发表于 2007-9-1 22:14

准备好资金进入 H 股 中国铝业。大家讨论

现在已经准备好资金投资H股中国铝业。 就是用的Deutsche Bank 的Depot .
交易费估计要贵一些。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各位。我没有在德国炒股过。

1。中国铝业的目标价格多少?3 EURO 还是5 EURO ?

2。我想周一就买,是周日晚上起来下单(香港已经开盘),还是可以委托特定日期下单?


谢谢大家。 我是股市新手,刚刚入市一个月。。。。$害羞$ $害羞$

violetpeter 发表于 2007-9-1 22:20

30%-50%溢价率是警戒线

  “如果A/H股的溢价从目前平均70%的水平,降到30%-50%,则意味着两市的价格基本接轨。”文国庆表示,实现这个溢价率的时间很短,最快三个月就能完成。显然,比照目前价格,港股还有20%-40%的上涨空间。

  “就在允许个人投资港股之前的几天,两市股票的溢价率还在平均110%左右,短短的几天后已经下降了40%;而今年6-7月份,个股最小的差价也在40%左右,那些投资认股权证的投资者,最少都获得了3-4倍的利润,这是何等的暴利。”


http://stock.hexun.com/1265_2476872A.shtml

violetpeter 发表于 2007-9-1 22:24

H股短期如此迅猛上涨,在于一批对政策敏感的资金已提前介入。”国海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研究员钟精腾认为,这些抢喝“头啖汤”的资金,意图要在券商和基金的QDII以及内地居民资金到来之前,先布局好H股仓位。


http://www.gd.xinhuanet.com/fortune/2007-08/31/content_11015020_1.htm

fr56k 发表于 2007-9-1 23:35

H股不太可能和A股达到完全一样,而且现在国内的A股已经很有水分了。所以5欧的目标价有点离谱,3欧差不多

中铝的收购还没完成,等完成了估计还会有大涨,还有港股直通车,所以还是很有后劲的

violetpeter 发表于 2007-9-1 23:40

原帖由 fr56k 于 2007-9-2 00:3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H股不太可能和A股达到完全一样,而且现在国内的A股已经很有水分了。所以5欧的目标价有点离谱,3欧差不多

中铝的收购还没完成,等完成了估计还会有大涨,还有港股直通车,所以还是很有后劲的

谢谢!   $支持$ $支持$

万里挑一 发表于 2007-9-2 00:25

最近也在关注中铝,发现国内的股友好疯狂啊,都在喊口号“争当百元股”之类$汗$

fr56k 发表于 2007-9-2 13:31

天涯有个帖子,从1月份开始的,号称要见证中铝的百元之旅,当时股价才不到20,被人笑,现在已经变红脸贴了,有了一帮信徒每天跟贴。

不过,香港股市还是水很深,风险不好说

deutschben 发表于 2007-9-2 14:50

回复 #6 万里挑一 的帖子

中铝和西部矿业吹破篮筹泡泡

vistaxp 发表于 2007-9-2 15:50

Deutsche bank的 depot 可以交易港股啊,要多少钱一个Order,我问了一家银行,说交易港股要98欧一个order,吓死我了

ssdz 发表于 2007-9-2 19:41

ZZ

本报记者 袁朝晖 程志云 北京报道

  “港股直通车”不得不延期,银监会的审慎是最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一旦放开内地个人投资香港市场,此前的QDII不免遭遇“鸡肋”的尴尬。

  延期的“港股直通车”

  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中国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
资业务试点。

  随后,新浪网立即开展网上调查,结果显示,4000多名网友中59.23%的人表示自己
会去开户投资海外股市,23.85%的人表示不会,16.92%的人会看情况。

  可见,这被称为“港股直通车”的投资新渠道魅力非凡。然而,期待中的火热却突
然冷却。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银行(6.04,0.02,0.33%)原计划在本周开办的港股直通车被暂
时搁浅,原因是尚未获得银监会审核通过。

  据了解,银监会目前对于全国范围内开展直接投资港股还存有顾虑。

  首先,银监会刚审批了部分银行开展投资港股的QDII业务,短时间内再允许个人通
过银行直接投资香港股市,这对银行QDII可能带来很大影响。

  目前,18家中外资银行推出了近50只QDII产品,但表现都差强人意。

  对此,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市场总监孙嘉倩解释道:“银行QDII设计上有50%股票投
资的比例,卖出规模也近45个亿,很受投资人欢迎。”

  但是,“银行并没有投资管理股票的能力,目前采取的策略是全权委托海外机构,
所以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知情人士透露。

  其次,香港股市的估值水平与资金供求等方面和国内A股相差很大,其中的风险因
素,投资者并不了解。而银行QDII港股基金作为专家理财,相比之下更适合目前的多数
投资者。

  最后是资金问题。目前,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外流现象已经比较严重,直接投
资港股无疑又开一个资金闸门。如果大量资金通过一家银行流出去,对其他银行下半年
存款会带来很大影响。

  一位知情人士称,由于尚未对投资具体细节和流程出台相关的规则,因此银监会并
没有批准境内私人直接投资港股的试点进行全国推广。目前,中行天津分行试点试水,
但是还没有允许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受理个人投资港股的开户申请。

  尴尬的QDII

  问题是,一旦放开内地个人投资香港市场,那么,QDII不就成为了“鸡肋”了吗?

  这种担忧和QDII羸弱的表现紧密相关。率先成立的中国海外投资基金——华安国际
配置基金(Hua’anInternationalBalancedFund)日前公布了首份半年报,业绩平平。

  报告显示,至6月底,该基金仅实现了3.8%的回报率(以美元计算),而到7月底其回
报率则下滑到仅为1.2%的水平。相比之下,以人民币计算,从去年10月至今年7月,上
海股市已累计上涨160%,深圳股市累计上涨190%。尽管华安基金的结构不同寻常,并不
足以代表其它QDII基金的表现。但华安国际配置基金作为首只根据中国QDII计划推出的
产品示范效应却不容小觑。

  对此,知情人士指出,中国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促进外汇流出减轻目前国内
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即使发展良好,QDII也不过是一个过渡性的政策举措
。而事实上,证监会内部亦有人认为,QDII在悬而未决多年后在最近的仓促推出已经没
有多大意义了。换言之,国家关心的是整体而非局部A股市场的起落。

  从当前情况看,“港股直通车”政策无疑加速了资本账户的可兑换性。同时稳定宏
观经济,毕竟由于高水平的内地存款,连同金融系统有限的投资渠道,给内地经济带来
了资产通货膨胀以及其它宏观经济方面的副作用。

  实际上,很多中国的个人投资者似乎更愿意自己去海外市场进行操作,特别是他们
认为相当熟悉的香港市场。而在此项政策前,已经有很多内地投资人到香港进行股票市
场的操作,不过是非常隐蔽罢了。这样,QDII的生存空间再度被挤压。

  冲击有待观察

  “我们认为短期内的影响仍然有限,因为投资者和市场基础设施都需要时间来适应
这一变化。”高盛显然并不认为“港股直通车”会马上带来巨大的冲击。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孙嘉倩强调QDII依然具备优势,特别
是基金产品。她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队伍,QDII的投资团队非常专业,因为法
律法规规定,基金公司开展QDII业务必须要有一名投资人员具备海外投资经验超过5年
以及3个投资人员具备海外投资经验超过3年。“

  外资银行也持有同样的观点。8月28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联合施罗德投资
管理公司宣布发行自己的首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施罗德环球基金系列。席间花旗银
行(中国)副行长石安楠表示,投资者如果缺乏海外投资的经验,即便在国内市场或者港
股这样高成长的市场中,也并不容易战胜大市。

  但高盛则客观评价说,尽管与QDII相似,个人外汇投资主要会关注内地市场无法投
资的产品或H股较相应的A股有较大折让的两地上市公司。但此举无疑会提高市场效率。
主要是通过加速缩小内地和海外股票市场的估值差距,因为,相对来说,内地个人投资
者很可能会买入被低估的H股,并且抛售价格过高的A股股票。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准备好资金进入 H 股 中国铝业。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