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近乡情更怯
近乡情更怯回程日近,心绪不宁。准备不怎么费心,祖国日新月异,加拿大穷乡僻壤,没多少土特产可以往回带,国内亲人们生活也都是蒸蒸日上,比较之下,还就属我在“负债经营”,倒让国内亲人牵肠挂肚。
距上次回国快四年了,2000年出国,三年后2003年曾经回国一次,这次是第二次。快动身了,上次回去的情景又浮现眼前。
回国在情感上既是一次愉悦,也是一次折磨。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歌词写得多好,可是当我们回国一踏上祖国的土地,看到的朝思夜想的亲人,都是陡然间变老的,亲人们看到我们也一样,与过去的印象相去甚远。特别是看到自己的父母双亲突然老了这许多,你的心里怎么能承受得了?老话说“情何以堪”?
国人的习惯报喜不报忧,刚回家的一段时间,耳朵简直被塞满了,但多数并不是什么好故事,因为好事一般早都通过电话、MSN、QQ、EMAIL等向你转达过了,现在跟你唠叨的,有重复的,有补充细节的,更多的是你闻所未闻的。你自己也得把这些年来发生的故事反复地向亲人们朋友们一遍遍地介绍。尽管如此大规模地进行信息传输,由于时间和空间上隔阂,观念上甚至用词上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但谁都不会刻意流露或者指出与对方的不一致看法,都在倾听,都在作自我判断。
其实这就好比分离若干年后去见你的初恋情人,尽管巧化妆细打扮,岁月的痕迹仍然会挂在脸上,多年的期待可能在见面后的一瞬间化为一种复杂的情感,双方交流以后你可能都怀疑这些年来你都期待了一些什么?眼下所见的可是你的夜不能寐的梦中情人?
还有些人在做着双方的对比。用“假如不出国”作前提,自己跟国内同事的工作和家庭收入等现状作对比,多数出国的人会比出失落感,因为国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升官和发财。在国外升官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升官和发财又不像国内那样有必然的联系,在国外发财的有,但很难像国内那样一夜暴富,所以一些人看到国内的花天酒地肉池,心里那叫一个不平衡。
更折磨人的,是你离开的这些年里有些人已经作古了,听着这些人的不同告别方式,心里也是一阵哽咽一声叹息。
最让人赏心悦目的,是祖国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看惯了多伦多这样的北美大城市多年不变的模样,再看看家乡城市变得快不认识了,而且正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但人们并不相信我们告诉他们的类似于“我们的城市面貌已经超过多伦多”这样的赞美,仍然以为“国外的月亮一定更亮”。真的,国内很多方面都是远超过外的。比如餐饮业,除了卫生条件,从食品到规模和服务都是国外望尘莫及的。国人的请客的热情也让我们进退两难,过去擅长交际的或者家大业大的,回一趟国吃喝的一塌糊涂,脾胃好的增肥不已,脾胃差的在所不惜。
相见时难别亦难,回国总是短暂的,刚跟亲人们混熟了,刚有点“主人”的感觉,又到了挥手告别的时候,自控能力差的,又开始抹眼泪了。最难受的是过了安检口等待飞机的那段时间,既无所事事又情绪不稳,心里既是空落落的也是沉甸甸的。
从国内回来的一段时间内,情绪或者说人还处在国内的氛围之中,想想国内前呼后拥的热闹,一份“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油然而生,不免心生惆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