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纪念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的武汉。武汉位于长江、汉水汇合处,由武昌、汉阳、汉口(古称夏口)三镇组成。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湖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傅慈祥(中排左起第二人)初渡日本时与同学合影。慈祥字良弼,湖北潜江人。1898年留学日本成城学校,后入日本士官学校。1900年受孙中山派遣,与吴禄贞回国参与自立军活动,因事败被清政府杀害。
湖北留学生于1903年在日本创办的革命刊物<湖北学生界>。由湖北留日学生同乡会主办,每月一期。编者为刘成禺、蓝天蔚、李书城等。它是留学生中创刊最早、影响最大的革命报刊之一。
在湖北军、学界中秘密传阅的革命报刊。这些报刊多由留日学生从国外输入、少数在省内翻印。
1905年春夏,孙中山到欧洲,在中国留学生中宣传革命,组织革命团体,受到湖北留欧学生的竭诚拥护,宣誓加入革命组织的湖北留学生达五十余人。同年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正式成立,他们是第一批会员。图为孙中山与在比利时的湖北留学生魏宸组,胡秉柯,史青,朱和中合影
武昌胭脂巷11号胡祖舜寓。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经过多次协商后,在这里举行联席会计,决定利用清政府忙于应付四川局势的有力时机,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临时指挥部,孙武为参谋长,刘复基等人具体筹划起义事宜。
同盟会中部总会听取居正、杨玉如报告后,即派吕志伊往香港向黄兴汇报,并请黄兴向当时正在美洲华侨中筹款的孙中山请示办法。图为黄兴致孙中山报告湖北革命条件成熟的亲笔信。
起义前绘制的军用地图。
楚望台军械库。1911年10月10日晚,工程营起义士兵首先占领这里,各标营革命士兵纷起响应,前往集中。起义军在这里获得大量武器装备,继续攻打湖广总督署。
[ 本帖最后由 gelbstein 于 2007-10-10 23:56 编辑 ]
武昌中和门。工程营起义后,驻扎城外南湖的第八镇炮队由此门入城,在蛇山等制高点安设炮位,炮轰总督署。
起义军占领武昌后,各城门戒严,防止奸细混入。
10月11日晩,驻防汉阳兵工厂等处的第二十一混成协四十二标一营中的革命士兵祝制六、胡玉珍率众起义,占领汉阳。这是当时汉阳的情景。
10月11日晚,驻扎汉口的第二十一混成协四十二标二营中的革命士兵赵承武等率众起义,占领汉口。这是起义军在汉口街市巡逻。
清朝官吏在汉口大智门车站乘火车狼狈逃跑。
起义军占领汉阳、汉口后,在汉口四官殿成立军政分府。这是军政府的安民告示。
武昌起义后,湖北各地闻讯响应。10月11日,梁钟汉在汉川马口镇率众起义,占领县城,成立汉川军政分府。图为汉川起义军出发作战。
被革命军占领的荆州城。
11月28日,驻守光化老河口的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马队中的革命士兵张国荃、李秀昂等联合江湖会会众,发动起义成功。30日,李秀昂率部攻克襄阳,成立军政分府。这是<民立报>关于襄阳等地光复的报道。 $支持$ $支持$ $支持$ 帖没编辑完就开始聚元鸟: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