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金 发表于 2002-11-7 13:45

书,输   香港/江迅

书,输   香港/江迅

  去了趟德国,在任何场合,总能看到捧着书阅读的德国人,据说,半数以上的德国人,喜欢如厕时阅读,于是,你根本想不到的事发生了。10月9日,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一家德国出版商竟推出一种新产品厕纸,将文学作品印在厕纸上,有经典诗歌、传奇小说、侦探故事,供
德国人如厕时赏读。

  这样的读书风气,在香港是难以想象的。

  想想三个月前的香港书展,实用书占了主流:投资理财、菜谱旅游、健康瘦身,印象最深的更是儿童书和宗教书,比上届书展更多,所占的摊位更居展厅中心。香港的读书风气原本就不盛,在实用的社会心态弥漫下,读的书已由工具书当道,如何写自荐信,如何投资,如何管理,连做人也有工具书,《心灵鸡汤》之类流行了许多年。

  最近,香港东岸书店向香港文化人发出电邮:"聚散有时。为了更有效分配资源,本店将于12月31日结束旺角门市……"又一家文化主题阁楼书店结业,不免让人长叹。

  东岸书店在嗑嗑碰碰中坚持了3年。东岸,意思是"东方的纳赛河左岸",是文化人汇聚交流的场所。东岸书店由"我们诗社"成员创办,它声称不卖畅销书,而以诗集、戏剧和外国文学作品为主,走进这家书店,迎面是几个诗集的专柜。这样的主题书店,香港并不多见,如今,终因经营艰难而结业了。

  香港的阁楼书店,即二楼书店,指那些租不起街面底层房子,只能租用二楼的小书肆,但阁楼书店的人文精神在香港难能可贵。走进书店,面积极小,一股人文气息却扑面而来,你可在小椅上坐下,读读书,泡杯茶,品咖啡,与店主聊文化,侃社会,这里也常常举办读书活动。

  太古坊一带在香港有"东区兰桂坊"之称。记得1997年,走过海康街一号,发现一家阁楼书店"私书房"。这家书店开了才6个月,走的也是人文路线,在书店还与陆姓经理谈了好一阵。谁知一个多月后再去,书店已经结业。

  秋天,好个读书天。台湾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创办人高希均,曾倡导"新读书主义":自己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不过,这在香港是太遥远的事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输   香港/江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