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天津味
天津人爱吃,天津人会吃,天津人也舍得吃,俗话说“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从嘛季吃嘛货,到嘛菜配嘛料,天津人全都琢磨到家了,要么说“吃尽穿绝天津卫”呢。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超前消费”享美味
天津人为嘛这么讲究吃,只能说天津城建在了个好地方,一面靠着海,一面守着河,再加上地处北京门户,交通又是四通八达,好吃的都得从天津城过一遍,天津人吃东西能不讲究吗?
说到天津人,说到天津人的吃,说到天津人的吃鲜劲头,相信多数人会突然间想到———“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一句话把天津人爱吃鲜的劲头全说尽了。
“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只是这种俗语说法中的一种,也有人说成“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但甭管怎么说,反正吃海货的钱不是自己的,先吃个鲜儿再说。为什么?也许只有天津人才能说清楚———海货一年就吃一季,要自己有钱再吃,等明年吧。
天津人爱吃是出了名的,天津人讲究吃更是出了名的,甚至表现出“誓为知己者死”的劲头儿,当然天津人吃的知己就是一个鲜字,要么有俗话说“吃上一顿鲜,死了也不冤”呢。同样,天津人的嘴刁也是出名了,吃东西就得吃好的,哪怕只能吃上一口也行,天津人的嘴可含糊不得,坚决不能凑合过去,天津人都喜欢说 “能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天津人的吃鲜劲头儿可真是到家了。
天津人的豪爽是出了名的,从吃中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姑且先不说上菜的盘子够份儿,单从买鲜货的家伙就能看出一二,天津人买鲜货喜欢用盆,尤其是刚到季上市的鲜货,更是用盆买而毫不吝惜。整盆的海货买回家,炒菜、包饺子、打卤儿全有了。
卖鲜货的豪爽痛快也能体现出来,由于天津地区的鲜货产量丰富,所以价格却并不贵,黄花鱼、对虾都是老百姓吃得起的,卖鲜货的做起生意来,嘴头总是说“您先拿回家吃着”,老百姓就买回了整盆的鲜货。
鲜货捧回家,接下来就等着吃了,天津人吃的豪爽劲儿一句话就能概括———“能撑着人,别占着盆”,这就是为了劝人多吃的话。天津人最不喜欢剩菜剩饭,吃剩的东西再热难免走味,总不如刚出锅的新鲜,所以说嘛也得把饭菜吃完了。
天津人喜欢吃,喜欢享受,大到馆子吃席,小到早点零食,什么都得吃出个讲究劲儿来,俗话中的“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如今看起来又多了些“超前消费”的感觉,允许今人贷款买房子、车子,凭嘛就不允许古人借钱吃海货呢。天津人就是在“超前消费”的概念中享受着生命,享受着天津城绝佳的地理位置,带给所有天津人的无限美味。
初一饺子初二面
“踩着时令”吃一年
天津人吃东西最讲究应节应季,遇上嘛节吃嘛,赶上嘛季吃嘛,正是因为天津人吃东西的时令性非常强,所以造就天津人吃东西的一大特点。天津人吃东西不喜欢反季节性的东西,到嘛时候吃嘛东西。
天津人的吃从春节就算正式开始了,除夕之夜吃饺子自然不在话下。正月里就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的习俗,而且合子一吃就吃了一个正月,什么初八是“合子加八,越过越发”,什么初九是“合子加九,越过越有”等等,其中还不忘正月十五要吃元宵,把个正月吃得满满当当。
开春之后,鲜货逐渐走上寻常百姓的桌面,其中最重头的就是海蟹,海蟹上市自然让天津人要大饱一番口福,海蟹的做法更是五花八门。紧接着,黄花鱼、对虾也开始陆续上市,由于都是天津地区的特产鲜货,所以寻常百姓更是不会轻易放过吃鲜的机会,几乎每一户百姓人家都有自己的独特做法,更成为天津的一道特殊风景。甚至有人毫不过分地说,到了天津光闻味就知道黄花鱼和对虾上市了。
不久,刺多但味美的鲙鱼也上市了,但螃蟹依然扮演着天津人饭桌上的重要角色。同时,鲜货摊上还有琵琶虾等“小海鲜”,虽然和黄花鱼、对虾、螃蟹比起来差了不少成色,但仍是老百姓吃鲜解馋的好食品。到了夏天,天津还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天津人自然少不得吃上一碗捞面。紧接着便有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看来又到了天津人吃的时候了。入伏后,比目鱼出现在鲜货市场,天津人吃比目鱼的方法繁多,其中光菜名就有几十种,最后甚至出现了具有津沽地方特色的“目鱼席”,由此可见天津人对比目鱼的钟爱程度,也可见天津人对吃的讲究程度。
八月十五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天津人吃的注意力更集中在河蟹上,俗话说“七吃尖八吃团”,每个天津人都知道农历七月要吃尖脐河蟹,农历八月要吃团脐河蟹,很多老天津卫都回忆说,吃完螃蟹后,嘴里、手里都是鲜味,洗手、漱口都没用,鲜味很长时间不能退去,结果吃完螃蟹再吃什么鲜货,都觉得索然无味了。
到了冬季,冬至不忘要吃碗馄饨。天津人喜欢吃热乎的,各种汆、炖食品全上了桌面,砂锅、火锅各行其道,种类自然是五花八门,味道当然是各有千秋,天津人不仅解了馋,而且还特别注重进补,银鱼、紫蟹、铁雀、韭黄等等冬季食品走入百姓人家,天津人在冬季也吃出了自己的特色。
眼瞅着就快吃一年了,天津人在腊月自然也少不了吃,老百姓为过春节也纷纷准备起食品来,除了一碗香浓的腊八粥,天津人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准备了,俗话说“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联字;二十五,扫房土;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肥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有’;三十黑下熬一宿。”
一年一个轮回,天津人就是一年又一年地“吃”着时节,不会踩乱自己的步点儿,不会吃错自己的规律,吃完腊月又吃回正月,从“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开始,天津人又进入吃鲜的新一年,尽管每年都在吃,但每年都要吃,天津城多种多样的美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津人,哪怕是“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毕竟今年不吃,就只能等明年了。
厨房里的汤戏里的腔
话里话外人情味
天津人把吃的艺术已经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不仅讲究吃的做法、口味、招牌, $考虑$ $考虑$ 过年的话,还是吃饺子吧 $支持$ $支持$ $支持$ $送花$ $送花$ $送花$ :(馋了。。。。。。。。。 $支持$ $支持$ $支持$
怀念本地带鱼。。。。
现在好像很少见了,都是外地进来的。虽然个大,但不鲜。 原帖由 blaircmy 于 2007-10-29 21:3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支持$ $支持$ $支持$
怀念本地带鱼。。。。
现在好像很少见了,都是外地进来的。虽然个大,但不鲜。
$汗$ 渤海的带鱼您还敢吃吗?$汗$ 原帖由 mimi27 于 2007-11-1 21:5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汗$ 渤海的带鱼您还敢吃吗?$汗$
渤海还有带鱼么?请问$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