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 我在天津什么都不是,津味幽默不是贫
郭德纲: 我在天津什么都不是,津味幽默不是贫记者:你觉得“津味幽默”会成为代替“广东幽默”“东北幽默”之后的文化热潮吗?
郭德纲:当然会,天津人的诙谐有足够能力影响全国。“广东幽默”早就过时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北方观众对大舌头的南方口音感兴趣,所以很多幽默作品中出现了广东风味。遗憾的是,这样的搞笑比较肤浅,所以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这几年本山老师挺火,但是他也有休息的时候,所以我们有机会在观众面前展示一下。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一出场,大家就喜欢上我们了!现在看到这么多人喜欢天津风味的艺术作品,我这个天津孩子感到非常欣慰。
记者:在你的电视剧中,主人公是不说天津话的,这和杨议、冯巩的影视作品不同,你的初衷是什么呢?
郭德纲:我一直在北京说相声,所用包袱笑料都是用普通话说的,观众已经非常习惯了,拍电视剧的时候也借鉴了一些相声里的东西。如果用方言表达这些笑料,怕观众不习惯,尤其是南方观众会听不懂,所以干脆就不说家乡话了。天津人的幽默其实是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是那种“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的率真,不是很多人误解的“耍”贫嘴。我在家里或是跟天津朋友聊天时都说天津话,但在舞台表演时一直以普通话示人,观众早已习惯了。在戏里不说天津话是为了让更多天津以外的观众接受,并不是不说天津话就没有天津风味,要知道南方观众更能接受普通话,而不是方言。
记者:《追着幸福跑》和《小房东》都是全国热播的津味剧,不免有人将两部剧做比较,你感觉在津味文化的打造上,两部电视剧有什么不同吗?
郭德纲:我感觉两部剧大同小异,因为主人公都是小人物,故事都写出了天津人的幽默、机智、乐观、豁达。但是《追着幸福跑》我也参与编剧,所以诠释其角色来比较得心应手。以前的《小房东》编剧可能不会像我这样从一个跳出天津生活的天津人角度描写天津文化,所以相比之下我更加明白其他地方的观众对天津文化的哪个层面更加感兴趣。
记者:有媒体称,你的表演跟《小房东》时相比进步不大,你怎么看?
郭德纲:我不是第一次拍电视剧,之前就拍过十几部了,不敢说演得有多好,起码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可是以前我演的一些剧怎么没人说演得不好呢?现在就老被人说。我知道有人骂我演得不好,也有人骂我红了就拼命拍电视剧挣钱。我拍电视剧是为挣钱,因为剧场说相声不挣钱,拍戏是为了养剧场。更主要的是,荧屏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全国观众看到我们天津人的性格特点和风趣诙谐,这是在剧场中不可能做到的。
记者:你怎么评价“东北文化”在娱乐圈中的火爆呢?
郭德纲:其实所谓的“东北文化”火爆,都是因为赵本山老师的坚挺。除了春晚中的小品,他在影视剧上的成功为“东北文化”的火爆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推波助澜。从早期的《男妇女主任》《一村之长》,到后来的《刘老根》《马大帅》等,本山老师所演的影视剧紧贴生活,深受好评,成为影视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在《叶落归根》中操河南话扮演劫匪,遭到不少朋友“批评”,所以这次我好好在家乡文化上下下工夫,希望天津人的幽默在真正意义上主导电视剧潮流。
记者:“杨光”系列电视剧在全国反响也不错,你看过吗?
郭德纲:我太忙了,平时就很少有在家里看电视的时间。杨议的片子火是好事,说明大家对我们的关注。
记者:你怎么评价自己在“津味文化”中的作用?
郭德纲:我在天津什么都不是,可是到了北京我就是艺术家。 ms郭德纲是三条石那块儿出来的,那片儿说天津话说的可正了:D 他爸是红桥的民警. 我弟弟的邻居$汗$ 什么意思。是说天津人不识货?还是说北京人品位太低? 我宁愿相信他所指为天津人的幽默 $m2$ $m2$ 大概相声也根据地方分流派吧,一个地方喜欢一个味儿 原帖由 mimi27 于 2007-11-2 14:0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他爸是红桥的民警.
:D 我suo呢,他长的就倍儿随红桥的民警。
额就是红桥的$汗$ 原帖由 梦芷幽兰 于 2007-11-2 14:5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弟弟的邻居$汗$
嫩头像额留了个。。痛苦的太耐人了$送花$ 原帖由 芳香的盒子 于 2007-11-2 17:3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什么意思。是说天津人不识货?还是说北京人品位太低?
哈哈,肯定是后者!!!!:D :D :D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