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梦 发表于 2007-11-19 17:29

《色,戒》引发政治之争 中国网民炮轰电影审查制度

亚洲周刊李永峰/十一月一日,删节版的《色,戒》在中国大陆上映。至此,这部以一段讳莫如深的历史为背景的电影,已可以呈现在所有华人面前,再无疏漏。继港台知识界热议之后,中国大陆知识界也开始追捧,小资媒体、文艺专家、理论学究……各路豪杰纷纷有话说,一时好不热闹。

当然,最热闹的还是网络。中国特殊的舆论管制,造就了网络议论的发达,《色,戒》话题亦不例外。传统媒体大多在电影艺术的圈圈里转悠,不愿、不敢或者也没那么多版面,多谈电影背后的八卦、秘闻与政治……只有在网络,网民愿意就此尽情挖掘各类或中规中矩或奇奇怪怪的话题。而且令人奇怪的是,网外的传统媒体对《色,戒》赞誉甚多,网民则并不买李安大导演的账,毁誉都有之。

“是女人都爱易先生?”“通往女人心底的是钻石?”《色,戒》的爱情有些离谱,所以很多网友发出这种疑问。“为什么官老爷拒绝实行电影分级制,不许百姓看带色的镜头,自己却包二奶,玩小蜜,腐化堕落?”中国的电影审查有些荒唐,所以《色,戒》成了引子,引发无数网民炮轰。这一炮能轰出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吗?这还不是最精采的,最精采的是针对电影本身。综览议论,有网民甚至认为《色,戒》已成两种主义争论的焦点。

一个高呼“中国不能亡”的女大学生,会爱上一个残暴阴冷且助纣为虐的大?这令民族情感激愤者难以接受。他们批评电影扭曲历史为翻案,一个叫“乌有之乡”的网站更推出一连串抨击文章。但反击他们、为电影辩护的人亦不在少数。在自由主义氛围比较浓厚的“闲闲书话”,更多网民愿意从人性角度出发,对女大学生表示同情之理解,相信爱情可以颠覆政治,对政治过敏的“乌有之乡”一派极为不满,有人称“把他们送回文革最合适”。两派纷争,有人甚至已将其解读成民族主义 PK自由主义。

总之,网民议论创意迭出,比网外解读丰富多彩且趣味十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色,戒》引发政治之争 中国网民炮轰电影审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