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katze
发表于 2007-11-25 15:49
8 回复:【原创】三人成行--钢七连三巨头
人都说:“患难见真情”,朋友之间、战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往往在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候体现得最充分,也最真诚。
对于钢七连的三巨头来说,什么是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呢?他们都是在军营中奉献青春的男子汉,在火热的战斗生活中接受锤炼,百炼成钢。他们不怕挫折,不怕失败,不怕压力,不怕严酷的训练演习,也不怕枪林弹雨,他们极力让自己坚强再坚强的年轻人,这样就能用他们刚硬的外表去深深地掩藏着那一颗柔软的心,他们愿意在最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让自己无所畏惧,可是,他们怕别离。
早在史今执意将许三多要到自己班上的时候,高城和伍六一就已经预感到别离的那一天有可能会真的横亘在他们面前。这是他们始终焦虑的一个重要症结所在:不想让一个孬兵废掉最好的一个班长,不想让一个瞧不上的家伙,拖死最好的朋友。他们不仅仅担心失去一个好朋友,他们实际也是在为班长的前途做打算。他们一直在担心这一天的到来,可是,怎么说出口?尤其是连长,他还有一些侥幸,还始终相信班长的实力,他在班长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能够抓住山地实战演习这个机会。
可是……可是……可是……
演习之后的聚餐是七连人重整旗鼓、重振雄风的一次鼓舞会,老七几句干净利落的祝酒辞把全连的人的情绪鼓舞得跟小火苗一样旺,只有班副一个人躲在一边,仿佛局外人一样冷眼看着一切欢腾叫嚣,仰头喝酒。而煽起全连人情绪的那一个却带着酒意踉跄着走到一边坐下,对着他那个最好的兵,趁着酒劲把那颗心掏出来放在他面前:
“你是我最好的兵……可是你说话不算数啊。你跟我说你,照顾好自己的前途,我一直啊,一直都相信你!”
当众说出这番充满感情的话,对这样骄傲而蔑视儿女情长的老七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演习失败了,他可以鼓舞全连的士气,总结经验,再重新来过,可是,面前这个把自己所有精力都奉献给了别人的史今,他失败,却再如何挽的回来?
“九年了,你对我,高低不错。”在被打中的那一霎那,班长就明白自己未来的命运是什么,他也明白一向和他形影不离的班副为什么此刻独自坐的远远的。他也难过吧,可是没有办法,他自己错失了这个机会,只能坦然接受了,可是连长对他的好,他怎能不知道?九年了,咱俩的情分,一杯酒就都压在心底了。
这杯酒里包含了多少感情?九年来的朝夕相处,连长深沉的期望和默默的照顾,自己终于失去的难过和还是辜负了的愧疚……不知道这一杯喝下去,还能陪你们多久……
等许三多闻声跑过来的时候,连长几乎无法面对他――无法面对这个耗尽了自己最宝贝的兵全部心血而成长起来的家伙。
无法面对!无法面对!抓了中校又怎样?获得了那么多的荣誉又怎样?这些都能代替九年来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吗?都能抵的过以心换心的了解、信任和那份深沉的感情吗?能让他的宝贝,他最好的班长留在他身边永分离吗?
帅,他今天抓了中校,是挺帅的。
“今儿,可你今后你怎么办啊?”
都是淡淡的,连长喝着酒,带着酒意的双眸望着盛满酒的饭盒,淡淡的好似自言自语。班长则听着那声从来没叫过的“今儿”,温和宽厚地笑了,然后转头却对着三多,脸上是自演习失败以来最为欣慰和高兴的神情:“连长刚才跟我说,你今天,干的漂亮!哎,这个事有意义!”
还是无法面对,无论是三多,还是眼前这个只想着别人不想着自己的宝贝;还是无法接受,无论是近在咫尺的连长,还是远远独坐的班副。
今儿,可你今后你怎么办啊?
altekatze
发表于 2007-11-25 15:49
9 回复:【原创】三人成行--钢七连三巨头
三人成行--你的怀抱,我的泪
演习之后的聚餐对七连的战士们来说,是一个快乐得近乎颠狂的夜晚,相信每个人都忘不了被车灯照耀得如同霓虹一般漫天泼洒的啤酒和战友们尽情的欢笑打闹,这一切都美好得让人心醉,仿佛已经跟着他们的连长实现了他们最美好的梦想一样。每个士兵都是那么的年轻,带着青春的骄傲,鲜活而纯真,无畏而轻狂,生机昂然、充满了希望。
可是,有三个人却清楚地知道,在这份幸福和快乐之中,有一个人的希望已经失去了,以后不会再跟他们并肩前行了。
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史今的转业在演习中他被击毙就已经注定成事实,即使命令暂时没有下来,连长班副和史今他自己就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每个人都只能接受,并因为各自得个性对此有着不同的反应。
在这段日子里,给班副的镜头少之又少,我们看的到班长笑着对三多说出“从天南到海北就是一抬腿的距离”之后,往向窗外的落寞的目光;看的到在大雨中他人前的挺拔和人后的瑟缩;看的到连长站在窗前默默地看着班长在雨中人前人后的巨大差别;看的到连长心虚不宁地对着指导员咆哮:“我可以拿全连任何一个人换他留下”……可是,我们看不到那个垂着眼睛撕扯着手套上的绒毛,低声对班长掏心掏肺地说着:“当兵的最怕一件事,人来了,人又走了,你越来越快了……别让自己走”的班副他在这个时候究竟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小说上曾经有这么一个情景,茫茫大雨中伍六一觉得不对,拿着自己的雨衣追着史今问:“命令下来了?”
史今喃喃道:“快了……快了。”
伍六一用雨衣裹上史今,紧紧地把他抱住。
电视剧中,这个镜头不曾出现。我也曾经设想过这样的场景:在史今瑟缩地挽着袖子,留给观众一个淋的透湿背景的时候,伍六一从一边跑来,两人也许简单交谈,也许什么也不说,但立刻就明白了一切,于是,连长在被雨水打湿的玻璃窗后,无言地看着班副用自己的雨衣裹住班长,紧紧地抱住他……
可是,这段也许太悲情了,拍出来导演怕我们承受不了,也许在镜头背后,伍六一真的这么做了,只是我们没有看到;更也许的是,伍六一可能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是这样沉默着做他每天该做的事情,在班长身边默然地分担着一切,默然地想在那个时刻越来越近之际,让班长安心一些,更安心一些。
永远记得天涯朝暮那句评论:“他也在六一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那颗种子却长成了一棵大树为他遮风蔽雨。”
可是,那时候的班副还不是那么成熟,还不是那么强大,他想为班长遮风挡雨,想为班长排忧解难,但目前班长所面临的难题却是他无法解决的,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心理上的负担。班副可以任由班长抬手就打,抬脚就踹,恶狠狠的横着来发泄情绪、舒缓压力,可是,班长最脆弱最无助的一面却无法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班副面前,因为那时候的伍六一还扛不住,他还只是一个从刚刚发现自己的世界就要发生重大变化的小豹子,他还刚刚意识到那无忧无虑地被连长宠着,被班长带着疯长的幸福时光就要一去不复返。
在那段日子,唯一能给班长安慰的就只有连长。
对于我来说,一直以来喜欢电视剧中的连长比原著小说那个26岁的小连长要多的多,这倒不仅仅是因为电视剧比小说的视觉效果更直观,也不仅仅因为张国强的高城一出现就是一个野战军基层干部的形象,鲜活得仿佛从部队里直接拉出来的一样,其实,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七哥的高城给我一座山的感觉,那么强大,那么巍峨,又那么深沉,即使他暴脾气,即使他好面子又充满童心,即使他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他又是那么的包容和坚强!
他就站在那里,冷酷而骄傲地站在全连的最前端,永远也不倒。他就是钢,钢铁意志钢铁汉,他就是七连,他就是所有人的七连。他给所有的兵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仰望着、崇拜着,让他们永远看着、也永远地记得他的无所畏惧、岿然不动;同时,他为他们遮风挡雨,扛着所有的艰难险阻,然后张开双臂,毫无保留、毫无顾忌,也不求回报地亮出自己宽阔的胸膛,给他的所有的兵以依靠,让他们在最软弱最迷茫的时候,能从他的身上找到安慰、吸取能量,也找到方向。
这种包容、坚强和大气,是书中那个让哭泣着的史今反过来安慰他的小连长所达不到的境界。
altekatze
发表于 2007-11-25 15:50
10 回复:【原创】三人成行--钢七连三巨头
有时候想,对班长的转业离开部队,连长心里还是带着几丝愧疚的吧。他曾经许诺过,无论耍什么小花招,都要把班长留住,他也曾经预言和干涉过,不想让许三多废掉他最好一个班长。可是,就是源于对班长的信任和能力的看重,他并没有干涉到底,如今面临班长的转业,他是否会后悔当初没有坚持将三多退回三连,或者后悔没有更多地关心那个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今儿呢?
“又什么要求?怎么能没要求呢?多说点,说具体点,你这工作关系啊,户口啊,你这回到地方了,这……这你不穿军装了,要考虑现实嘛。”这一个努力平静地面对这个既成的现实,努力要想理智地为他的宝贝兵考虑,可是,舌头还是在“不穿军装”这个词面前打了一个弯儿。
“哎我没要求。”这一个则还是装出一贯的小无辜样,笑的那么甜蜜那么纯真,仿佛已经跃跃欲试地想离开了一样,其实不过是想对连长,也对自己说:离开了军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不对连长?
“确实没……哎有要求!老说咱保卫首都啥玩意儿的,没见过首都啥样啊,天安门啦,王府井啦,西单啦,烤……鸭啦……”
不是自己说不下去了,是看着连长说不下去了,班长的小无辜这次是真的带着简单的小小期望了,这期望是那么渺小,却偷偷地憋在心里九年了……最后时刻鼓足勇气说出来,好吗连长?是不是太过份了?赶紧装着好吃的样子,说出烤鸭来,冲淡一下这份朝思暮想的小小期望的份量,然后嘿嘿地傻笑,象平常那个耍赖皮的宝贝一样。
是的,北京啦,西单啦,烤……鸭啦……连长为了这个天真得简直说不出口的小小愿望也跟着一起笑,伸出手一下一下拍着班长的肩,拍一下,捏一下,笑一下,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最终还是狠下心扳过那个笑得那么用力的家伙的肩膀,一把把他推了出去――把他推出去,自己才能望着那个傻瓜的背影,没有忍住心酸,落下泪来。
九年了,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最终要脱下那一身军装,离开自己深爱着的部队,离开自己寝食同步有难同当的战友们了,提出来唯一的要求是这么的孩子气,这么的渴望,又这么的让人心酸。
你的怀抱,我的泪;连长的怀抱,班长的泪。
那一场天安门前的痛哭大概是班长最尽情的情感宣泄吧,也就是在连长面前他才能哭的如此彻底,毫无伪装,毫无遮挡,泪水如决堤一般狂泻而下,所有平日里要深藏的遗憾、失落和抓心挠肝的痛苦,在这个时刻都如火山一般迸发了出来。就象张译所说的那样: “觉得自己的天已经塌下来了,只有这一个人在身边,他把所有的信念都系在连长身上,像抓着一根救命稻草。”
不知道七哥哪里来的灵感,在这个时候设计这么一个大白兔奶糖的小细节,很时候甚至会纳闷,这个糖它到底象征着什么?可是看着猎豹中发生的一幕场景的时候,就觉得真是自然而纯真,班长的痛哭是那么真实,连长的平静也是那么真实。小小的一颗奶糖传递了多少真情啊,那个平日里总昂然挺立的连长其实不过就是一个宠爱着弟弟们的长兄,不说任何甜言蜜语,却像哄孩子一样硬塞上一颗糖,再抱着他,摸摸那哭得已经不能自己的傻孩子的头,看一眼他,再看一眼窗外繁华的都市夜景,哭吧,哭吧,有我呢,你尽情地哭吧。
有时候想一想,班长其实也挺幸福,他烦恼的时候,有班副给他派遣,他痛苦的时候,可以抱着连长宣泄痛哭。这两个输给了他的执拗的刚强的人,在班长最艰难的时候,除了给他最大的信任和最深刻的了解之外,也给了他最坚实的依靠。
在钢七连三巨头中,连长和班副都是钢的那一半,班长是柔韧的那一半,一般来说,太钢则易断,刚柔相济则无敌,相互弥补才能更加坚固。
可是,有那么一天,这最坚固的三角形忽然被抽去了一根支撑……会轰然塌陷吗?
altekatze
发表于 2007-11-25 15:51
11 回复:【原创】三人成行--钢七连三巨头
三人成行--拔草·不想长大
看过一些对伍六一如果入选老A、参加老A集训的设想,很多人都觉得按照伍六一的个性肯定会像拓永刚那样忍受不了而与教官发生冲突,导致中途退出。但我不这么想。如果是早期的伍六一,如果是那个因为失去先进班集体的流动红旗而对着空气拳打脚踢的伍六一,我不能说没这个可能。可是,人都是在不断成长,在每一个所经历的挫折和苦痛中得到锤炼、磨砺,吸取能量,来完善自己、走向成熟。
班长的复员对伍六一来说,就是一个走向成熟的门槛,班长的离去拔下了三多心里最后的一把草,同样也拔掉了班副心里的最后一把草。
尽管班副是这样一个刚强倔强的人,尽管比起许三多阿甘老白成才,班副比他们都要看的远、懂得多、心气也更高昂,但他是班长一手培养出来的兵,是班长最好的朋友,他对班长的心里依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比三多小宁他们差,只是,因为他的倔强骄傲,还有他为班长分担着想的一颗心,所以他要表现的坚强更坚强。
但那个对着空气抓狂打拳的伍六一,那个大声吼着“滚”的伍六一,那个一把推开班长矛盾而气恼地低吼着“你又在自作自受”的伍六一,那个为守夜的班长披上军衣的伍六一,那个站在队伍中望着军装上领章肩章都摘掉的班长静静地擦着战车而大声喊出一个血淋淋的“好”字的伍六一,那个对死死压住班长的行李不顾一切地大闹的许三多鄙视得连话都不肯说一句转身面向窗口的伍六一……他的坚强之中还仍带着不管不顾的莽撞和容易折断的尖锐。
康师傅在采访中谈到过为什么连长要给班长面子,默许三多留在七连,那是因为班长对连长很重要,班长是唯一一个带给连长“柔和”的人。这种柔和的感觉在军营中不常见,但又必不可少的。只是这种“柔和”能中和连长身上某些过于霸气和强硬的东西,却并不能在根本上动摇他的本性。在连长心中,“钢七连”这个集体比班长要更加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他在全连面前说到班长复员几乎哽咽,而在许三多的大闹中在场所有的人都落下泪来,连长却恼火得频繁看表,恨得咬牙切齿――从私心上来讲,无论是连长自己还是满屋子的士兵,哪个跟班长没有深厚的感情?可大家都忍着熬着自己的感情,谁都不愿在这个时候往班长伤口上撒盐,偏是你个孬兵在这里大哭小叫?从公心上来说,“你看他像个兵吗?像个兵吗?”钢七连57年的历史上送走了多少兵?用森严的纪律克制住奔腾的情感是军人所必须要做到的,可现在为了一个班长,全屋子的人都在哭,士兵、指导员,甚至连那颗穿甲弹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不忍,不舍,满屋子的泪光,这像个什么样子?“这连心都散了!”
而对班副来说,班长的“柔和”固然没有完全改变他的个性,相信从进入军营第一天起,从班长带他的第一天起,他的那些想也能想的到的某些个性上的粗糙的棱角和荒凉的沟壑,就在这种“柔和”中慢慢地被抚平、被灌溉,再慢慢地开出美丽的花,长成参天的大树。
班长走了,拔掉了伍六一心中最后一把可以用来作为依赖的杂草,却将那种“柔和”的感觉留在他的心中,潜移默化地转成了自我的成熟和坚韧;班长走了,班副就顶起了三班那片空出来的天,虽然许三多成为了班代,可是这个可依赖的心理依恃却担在那个曾经莽撞、曾经暴躁、曾经无忧无虑疯长的小豹子的肩头。
他经历了,他痛苦了,他流泪了,他也长大了;他于是理解了,他于是容纳了,他于是为别人着想了,虽然还是会用着自己那种硬邦邦的方式,他不再仅仅为一个班长扛事了,他扛起一个班,一个连,一座山。
班长走了,那个代表了最轻狂、最幸福时光缩影的“钢七连三巨头”空出了一个角。作为整个剧目来说,这仅仅是一个高潮的序曲,而具体到连长、班长和班副这三个人身上,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三人所曾经代表的那些钢七连的精神和气质并没有因为班长的离去而塌陷和崩溃,因为那个代表了“柔和”和“柔韧”特质的人虽然离开,但这份特质却留了下来,悄然生长着、联合着、弥补着,静静地等待着更大的变故侵袭而来。
可是,如果真要用离别才能换得到成熟,那么这份成长的代价是否真的太大了?那张空着的床板是如此触目惊心地提醒着所有的人,我们在成长,我们在前进,我们在逐渐使自己变得完善更完善。可是,那个曾经融入在生命中,曾经并肩作战,曾经以为永远也不会分离的那个人,他在教会了我们应该学到的所有一切之后,就这样带着伤感和满足的微笑,从我们身边消失不见了。
我们说人生要经过三个境界,可是总有一天,当我们蓦然回首的时候,留在灯火阑珊处的只是淡淡的回忆了。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重要的东西,都会离开我们,一个接着一个,一波接着一波。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吗?
纵然是为了拔掉心中最后一把草,我还是想回到他们身旁。连长、班长和班副,钢七连的战士们,一个也不能少。就让他们踏碎满地的阳光,带着一身汗水和烟尘,涂着满脸的油彩,笑着,闹着,嬉戏着,肩并着肩地走回那段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我不想长大。
[ 本帖最后由 altekatze 于 2007-11-25 16:55 编辑 ]
altekatze
发表于 2007-11-25 15:51
12 回复:【原创】三人成行--钢七连三巨头
三人成行--刚强男人对刚强男人
“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只有看过《士兵突击》的人,才能体会到这八个字中蕴含着多么深沉的情感,才能体会这轻狂的年少又能幸福到什么样一种极致的地步。
我们跟那些年轻骄傲的士兵们一起经历着这份成长。我们看着他们幸福,看着他们轻狂,看着他们年轻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梦想地并肩向前冲,也看着他们被看不见的枪弹瞄住,又错愕又茫然……看着他们经历那些如剥离骨肉一般的分别离散,看着豪情万丈、朝气蓬勃的钢七连一滴一滴流尽他最后一滴血,看着人来了,人又走了,看着那只无情的手呼地伸过来,不管他们原不愿意,将他们心中最后一把草连根拔起,拔的鲜血淋漓……
有了这份痛苦,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福。
我们流泪,因为我们只能看着他们痛苦而无能为力,可是这眼泪不是他们所需要的,作为军人,作为男人,无论这把草连根带起了多少血肉,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咬牙包好伤口,擦去血迹,望着战友离去的背影,看着那支离破碎的连旗,跟自己说我还活着还得走下去!
“你懂七连吗?你懂做兵的那份尊严吗?”
作为七连的连长和最生猛的兵,高城和伍六一,他们俩比谁都懂得七连,比谁都懂得这份做兵的尊严。
三人成行,钢七连最有代表性的三个人排成一行出现在屏幕上,将钢七连最幸福的火热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三巨头这个黄金组合的解散,也翻开了这份每个人心中最幸福画卷的终结之页,用一种近似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纵然有多少阳光,也注定会是锁在记忆之中的。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班长离开之后,“钢七连三巨头”这个概念已然不复存在。然而,即使班长的身影在我们眼前消失不见,当我们看到连长和班副的时候,还是能无时无刻不想起他来。几乎所有的人都为班长的离去他痛心洒泪,可有时候想想,他承受的别离之苦可能还不能算是最为强烈,因为在他离开的时候,他还有个念想,他还有个钢七连作为灵魂的归宿,他还有两个知交给他依靠,让他能够发泄能够痛哭。而当钢七连整编解散这样一个磨难从天而降的时候,却没有给任何缓冲和依恃留给剩下的那两个。
我们在分析钢七连三巨头之间的关系和深厚情感的时候,其实很少将连长和伍六一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他们之间并不像连长和班长,班长和班副那样靠近,甚至到后来,许三多和伍六一的关系都要比伍六一和连长的近的多。伍六一曾说过他唯一的朋友是班长,而连长跟班长的交流也比和班副的多得多。
他们是朋友?是兄弟?是上下级?――都是,可也都……不完全是。
他们比朋友要疏远,比兄弟要更相似,他们之间永远有着上下级之间的鸿沟,很少去倾心交谈,对对方的了解却比任何人都要深。
他们之间早已经习惯了通过班长这个缓冲垫来进行交流,面对面直接接触除了日常生活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心与心的碰撞。班长走后,这两个极为相似却又有很大不同的刚强男人之间的距离被蓦然拉近,让他们将对方看的更为清晰,以往曾经忽略了的都真真切切地跃入了眼帘,尤其是在钢七连面临整编和解散的那一刻。
在伍六一心里,在所以钢七连的官兵心里,连长都是一座山,岿然屹立、不可摧毁,是全连人的骄傲和依靠。他可能一向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能真正伤到连长,即使有,那也不是自己所操心的事,这种想法也许就向伍六一以前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一样:海阔天空,无忧无虑,不可能有什么是他迈不过去的坎儿。
然而,班长的复员专业让伍六一真切地体会到了离别的滋味,而钢七连的整编又让他明白了现实的残酷,同时也让他顿时洞悉了一件事:连长也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说到相似,伍六一的脾气秉性和高城非常相似,都是宁折不弯心高气傲,都是早熟又晚熟,骄傲又急性,在连长眼中,伍六一是贯彻钢七连精神最彻底的那一个,也是最有前途的那一个,他就是钢七连的标杆,高城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高城的思想和好恶跟伍六一几乎是同步的,虽然两个人一个是话痨,一个总是闷声不响,但一旦高城有了一个什么超乎寻常的冲动的想法,别人可能会有个思考和接受的过程,伍六一则是想也不想,立刻鞍前马后。因为按他自己的个性,他如果处在连长这个位置上遇到同样的情况也同样会这么做。
就比如高城带着七连冲进团部找张干事,伍六一是扛旗的那一个,他脸上的表情和疾步如飞的连长如出一辙,都是憋着那股子火气。他知道连长的骄傲和他压抑中寻求发泄,他就是要为连长出那一口气。而当他一把将李梦的手扭住的时候,高城也毫不犹豫地瞪眼大吼:“我的兵就是干这个的!”――这就是七连最有血性的连长和最有血性的兵之间最不假思索的相互维护。
我们也曾说过,班长的离开也拔掉了伍六一心中的一把草。在班长遇到难处的时候,他曾经想用自己的肩膀为班长遮风挡雨,班长走了,他也曾迷茫,用拼命训练来找寻发泄口。而当忽然发现连长也遇到了最难过的那个关口的时候,他顿时意识到,那个连长护着,班长带着无忧无虑疯长的时代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班长走了,是该他挺身而出为连长分担的时刻了。
altekatze
发表于 2007-11-25 15:52
13 回复:【原创】三人成行--钢七连三巨头
记得在看邢佳栋主演的电视剧《城市的星空》中有这么一段推子与弟弟远子的对话,总是为弟弟默默付出的推子为弟弟的执迷不悔而终于爆发:“我从来都当你是我顽皮任性的弟弟,宠着你,让着你……可是你想过没有,我需不需要有人宠着让着?我是不是也想要天上的月亮?”
这段话虽然出自一个与士兵突击毫无相关的连续剧中,可是,却因为邢佳栋和他所塑造的推子几乎是温和版退役后伍六一的缘故,格外撞击我的心扉。我看这段的时候,几乎感觉就是看着老A选拔赛中带着那一队兄弟、护着三多的伍六一,我甚至想着,班长就站在江边,远远地看着伍六一和远子的争执,当远子负气而走之后,伍六一看着弟弟的背影片刻,会毅然掉头走向班长,和他一起离开。
“可你想过没有,我需不需要有人宠着让着?我是不是也想要天上的月亮?”
这句话让我想起不仅仅是那个刚强不屈的伍六一,还有那个山一样耸立的高城。
在所有人面前,无论是七连的官兵,还是702团的官兵面前,他都是那么昂扬到跋扈,坚强到张狂的一个人,扛起所有的责任,藏起所有的苦辣,掩住所有的艰难,以一种无所畏惧的姿态出现在人前,带着弟兄们朝着理想往前冲。天塌下来有连长顶着,这在全连人心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尤其是在那些年少轻狂的幸福时光时刻,仿佛就没有意气风发的连长办不到的事情。
而当钢七连这个巨人被无形的刀剑所伤,一滴一滴流干自己的鲜血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想趴在连长怀中好好地哭上一回,想得到连长的安慰和支撑,想从一如既往地从他身上得到力量和勇气。可是有没有人会想到,他们的连长也是人,也在经历着比拿走他生命更为痛苦的难关,他需不需要有人宠着让着?他是不是也想要一个更加坚实的臂膀好卸下自己肩头沉重的担子?
虽然有着任性的发泄,可高城还是坚持到最后时刻。当他高声念着那些兵的名字,报着他们去处的时候,也就是亲手将维系着钢七连这个集体的纽带一条一条的割断,可是他的声音还是那么高亢严肃,像平常的点名训话一样干净利索,毫不拖泥带水,直到报出一个名字,他的声音才骤然停顿,几秒之后才继续下去:
“伍六一!……B团机步一连!”
是的,是的,他舍不得,他舍不得他的钢七连,他舍不得他所有的兵,他舍下了他的班长,现在又要舍下他七连的标杆、那个他看一眼就仿佛看到钢七连的旗帜在空中飘荡的伍六一。
舍得舍得,舍去才能有得,可是从他心里挖走了他的钢七连,他却不知道能得到什么。
是他带了这只尖刀一般的队伍,是他把钢七连的光荣历史和骄傲教给了他们,是他将钢七连的精神和骨头种在了他们身上,是他为他们描绘了只要并肩作战就能达到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梦想,是他说要永远继续下去,不抛弃也不放弃……
可他却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无法阻止整编解散的命令一点一点地磨碎他的钢七连。面对那些接到解散命令却依旧排列有序,仰望着他、指望着他,却要被迫分散的战士们,高城的那颗钢铁之心也只能愧疚地颤动不停。
“都是尖子啊,好好干……”一路含着笑,一路拍着他的兵挨个地嘱托着,“七连,七连,连七连七连……”都是他手下的人,都是他想护着的犊子,都是依仗着他的战士……只有那么一个,紧紧绷着,刚强坚硬得仿佛仿佛岩石一般,让高城强撑着的心一下子就酸了:
“伍六一!”
是的,那就是他小豹子一样的伍六一,却不再是那个愣头愣脑的伍六一了,他挺立的军姿和坚定的表情不是想从连长身上获得勇气和安慰,相反,他是在最后时刻用他的方式告诉连长:“我们是你的兵!即使离开了,我们也是你的骄傲和安慰!”
还是那句话:“班长在他心里播下了种子,这种子长成了大树,反过来为他遮风挡雨。”小豹子长成了豹子头,不会再让你操心了,连长,我是你的骄傲!
--------------------------------------------------------------------------------
altekatze
发表于 2007-11-25 15:52
14 回复:【原创】三人成行--钢七连三巨头
两个刚强男人此刻相对,无言,只有微笑。
一个是用微笑来掩饰霎那间心酸,一个是用微笑来缓和那一刻过于刚强的气氛。等这一刻的对视结束之后,那心酸的一个转过身去几乎泪下,那缓和的一个则紧紧地抿住嘴唇压住奔腾的情感。
很多人都说,高城其实很孤独,因为谁都有依靠,他没有,他是所有人的依靠,每到关键时刻他都自己独立支撑。可是,我得说,“将军的知音遍天下”。他从来不寻求安慰和支撑,总是用强硬和不屑来掩饰自己的情感,不让别人看透。然而,还是有那么多与他肝胆相照的人能够读懂他的内心,明白他的心思,团长、指导员、班长……还有这个他当宝贝一样宠着的伍六一。
感动于这一刻两个刚强男人的对视和微笑,感动于这短暂微笑之下掩藏着的男人之间的深刻的了解和深情。
小豹子长大了,知道要为装甲老虎分忧了。他要变的强些更强些,他要坚定更坚定,这样才能让连长在艰难的时刻给他一个支撑和臂膀可以卸下所有的伪装偶尔脆弱一下,这样才能为连长分担,帮他撑起七连弟兄们的一片新天地。
班长走了,七连散了,人来了人又走了,草长了草又拔了,人总要为成长付出代价,付出的的时候也在收获,而收获的同时,也要舍得……
钢七连的解散让高城和伍六一这两个刚强男人真正的成长了、成熟了、沉淀了也内敛了,同时也更进一步地相互了解了。连长成了副营长,伍六一成了小老大,他们之间空间的距离拉开了,内心的距离却被拉的更近。比赛场上看到伍六一受伤博命时老七喊的最响最急,班副对赶他去擦药的连长笑着笑着不肯马上走,老A选拔前列队听袁朗训话的时候,高城一出现,队列之中的伍六一随着眼睛一转,他们之间已经不单纯带着私人友情了,在高城心里,看到伍六一大概就能想到他的钢七连最辉煌的幸福时刻吧。
多少次曾经想过老A选拔赛伍六一弃权时候如果高城也在终点会怎样?最解气的一个盼望就是高老七直接拿起钢盔就KO了袁朗。如果老七亲眼看到他的宝贝瘸了腿又拉响弃权弹那悲壮的一幕的,他和死老A的梁子就此会结的很深吧,他真的在一年后能彻底原谅撇下伍六一跑向终点的成才吗?
那是他捧在手里都舍不得去碰的宝贝啊,就这样被一个毫无规则可言的选拔废掉了,凭什么?凭什么?他高城知道一个农村兵拼到现在有多么不易,要付出多少的血泪和汗水。他想走的更远,为什么要经历这样人为的刁难?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去附加不能挽回的磨砺和重创?在高城心中,在三多心中,我想在也成才心中,伍六一就是当之无愧的兵王,这样一名优秀的士兵,为什么要折断他的翅膀,熄灭他的理想,毁掉他的前途?
这是一个多么不公平的世界!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世界!
别离,又是别离,人来了,人又走了。难道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被生活就这把尖刀强行剥离掉心中那些始终不忍去触碰的东西吗?鲜血淋漓之后,结痂,愈合,越长越坚硬,长成不可摧毁不能动摇,这就能成熟了吗?
伍六一的离开对高城来说比班长的离开更加通彻心扉。
他想留住伍六一,尽管以他对伍六一的了解,他知道伍六一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特殊安排”,可是他还是用尽了一切关系,求了所有他能求到的人,平生头一次以军长公子的身份为伍六一争取到了一连司务长的职位。在劝说伍六一接受这个职位的时候,高城一直背对着窗口,听着他们的对话不发一言,为什么?为什么他不用惯常的命令口吻“不予讨论”地直接将命令丢在伍六一面前?因为他知道,因为他了解,因为如果是他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也会和伍六一同样态度同样选择。
记得CCTV7所做的士兵剧组采访中刘教授对伍六一是这么评价的:“这是一个天生的战士的材料,为了他心中的兵的纯洁,为了军队的形象,放弃了自我。”
是的,为了兵的纯洁,为了军队的纯洁,伍六一不愿成为部队的累赘,不愿让别人说军队中还存在这这样一个被照顾的“后门司务长”,不愿意连长为了他破了军队的规矩。有人说,最不浪漫的人也许是最浪漫的人。这话放在伍六一身上非常合适,他就是这样一个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原则永不妥协永不动摇的人,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这种坚持让高城都无法忍受,因为同样执着地坚守着理想的高城为了他也向现实妥协了。
altekatze
发表于 2007-11-25 15:53
15 回复:【原创】三人成行--钢七连三巨头
“我是钢七连地四千九百个兵,第四千九百个就这鸟样?”
“什么?第四千九百个什么样啊?”
被连长直问到面前,一直倔强沉着的伍六一竟然有几分慌乱,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讪笑着躲闪着,却躲不开高城二话不说甩出来的一个沉重耳光。没有这个爱极而痛极的耳光,伍六一那声“对不起”说不出来。
“对不起啊。”
连长,对不起啊,对不起你的期望啊,对不起你倾注的心血啊,对不起你的心中的标尺啊,对不起你的深情厚谊啊,对不起你拉下脸来到处求人的苦心啊,对不起让你向原则妥协啊,对不起不能陪在你身边啊,对不起你心中年少轻狂幸福时光的最后缩影也消散了,对不起我也要走了……
老七面朝着窗外,眼泪滑落下来。
那情景,跟班长离去时班副背对所有人而落下的眼泪几乎一样。
是的,伍六一走了,高城失去了一个弟弟,他另一个宝贝。他舍不得他,更担心他今后的生活。在班长走后,在钢七连解散之后,高城对几乎所有钢七连的兵都带着不能保护好他们的歉疚,对伍六一尤甚。
记得曾经跟朋友讨论过“谁是谁的钢七连”这个主体和客体的问题,我说,无论是七连解散的时候高城回到空旷的七连看到挺立在那里的三多,还是最后三多成为一名真正的兵王,高城都无法对三多说:“你是我的钢七连”,他只能说“我是你的钢七连”,因为他比三多强,强在意志和精神上,他不可能让一个意志和精神都无法独挡一面的人来代表他的钢七连。钢七连是他的心,他的气,他的命!
但面对伍六一,无论何时何地,哪怕面对一个瘸了腿在工地上做建筑工人的伍六一,高城也能说:“你是我的钢七连!”因为伍六一和班长一样,是高城手下最得真传的兵,活得最认真最执着,为了心中的理想能舍弃一切。看一眼伍六一,就仿佛看到了他的钢七连,生猛的,活泼的,生机勃勃的钢七连,即使解散了,也能在各个连队中发出耀眼光芒,成为中流砥柱。
面对执意要走的伍六一,高城知道无法改变也无法挽回,他想拥抱他,最后抱抱自己的宝贝兵,最后抱一抱自己的幸福时光。
“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这么傻?”
这两个钢七连走出来的最刚硬的男人,这一个装甲老虎和一颗硬邦邦的穿甲弹,连最后的拥抱都仿佛打架一样。一个拉着扯着,狠狠地把那颗倔强的头按在自己肩上,另一个犟着挺着,就是不肯被他抱,就是不肯哭,不肯当着人软弱流泪。
走了,走了,还是走了。
剥离一次痛苦一次,痛苦一次成熟一次,当高城脸上带着伤疤转过身来,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名非常成熟的军人了。我们在欣喜他的成熟,倾慕他的深沉的时候,是否也会如三多那样有着“恍如隔世”的涌动?回忆太多痛苦,却又太过美好,痛苦着也是幸福的,因为有他们在身边。
高城尽其所能将老七连的人网罗到了师侦营,他身边再次跟了两条小尾巴,小宁小帅。看着他们,高城大概也会心中一软吧。老七连的人活得不易,他是否还会向对待班长和班副那样严厉地要求他的两个小宝贝?依他的个性,还是会的吧。只是,即使再严,那个笑得跟小兔子似的耍赖皮的家伙,那个倔的跟骡子一样还没大没小地踢自己屁股的家伙,却渐行渐远,不会回到自己身边了。所以,这么想想,或许望着小宁小帅就没了脾气,又或许,当小宁小帅跳跳舞舞地跟在自己身后的时候,会忽然有种错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某个晴天,阳光之下,年轻的连长带着年轻的班长和班副,神情严肃,纪律森严,三人成行地一路走来。
(全文完)
爱喝橙汁的鱼
发表于 2007-11-25 17:50
好贴好贴~~!!!$支持$$支持$
yooe
发表于 2007-11-25 17:56
画的挺逗的,配的台词也搞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