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至死:祥林嫂们的游戏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颜强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一个池子里五个球,他们手里总是先捏住一个球,然后搅拌其他四个,最后拿出早就捏住的那个……所以一切都是预先策划好的,所以‘死亡之组’之组就这么诞生了……”祥林嫂如是对我说。
“……怎么可能没有阴谋!怎么可能没有人做中国!他们就是敌视中国!他们在让我们为女足还债,因为女足世界杯上能小组出线,完全也是他们策划的……”另一个祥林嫂如是对我说。
媒体圈子里,只要和中国足球沾上点关系,祥林嫂们便俯首皆是。假若中超出现一场异常比分,那自然是“早就做好工作的了”,假若中国国家队某场比赛冤屈失利,那自然是“又被人整了”。一旦和世界杯奥运会之类的顶级大赛扯上关系,更是阴云密布,祥林嫂遍地狂走,哭天喊地般叫屈。最可笑的是,这些祥林嫂们心里并不求什么公正,他们只是在不断地呼号中,以语无伦次的尖叫怒骂,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或者不断地变化话题,以毫无逻辑的方式,来证明阴谋是存在的。
他们或许比中国足球、中国足协还更希望阴谋的存在。倘若你整天看他们的文字、听他们的絮叨,你不敢相信这个世界还适合人类居住。
我打开窗户,寒风凛冽,但北京天空上还有点蓝天白云,迎接奥运啊,连北京的环境都在改善,这个世界有那么恐怖吗?这个世界绝不完美,可是我们每天的幸运或者不幸,都是因为预先设立好的阴谋使然?
更荒唐的是,关于中国足球队世界杯预选赛世界杯抽签话题上,最高调的阴谋论者,事前也是最高调的乐观主义者。他们引经据典,盘查户口,来论证“为什么中国不会进死亡之组”:因为国际足联和亚足联都希望保全中国足球市场;中国能避开卡塔尔,因为哈曼是卡塔尔人;中国能避开澳大利亚,因为澳大利亚新上任的总理能说普通话;中国能分进一个好组,因为亚足联支持中国申办2018年世界杯……哪怕有一星半点的中国因素,都会被认为“中国不入死亡之组”的理由。
当“死亡”降临,乐观主义者捶胸顿足、指天骂地,连维阿和阿里•代伊都成了阴谋代言人,因为“他们手里先捏住了一个球”。我在想,国际足联把抽签仪式打造成一场大秀,即便要做假,他们就不能想出比这白痴“捏球”更高档一点的阴谋?哈曼是卡塔尔人,他真正在主导阴谋时,难道愿意把卡塔尔也丢进这死亡之组?
阴谋或许存在,但绝不是中国媒体这些阴谋论者们在研究或者探讨的话题。令人恶心的是,只要中国体育牵涉到国际体育政治,必定是阴谋盛行之时。在商业化横行的时代,媒体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作法,来推广阴谋论,或许能在短期内哗众取宠,提高销量或收视率,只是阴谋至死的思维模式,长久而言,能给这些媒体带来什么好处?人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本性,黑色的大字标题看多了,大部分人就不会再去接触黑色标题了。难道你愿意每天都读凶杀阴谋跳楼和腐败的细节分析?
然而阴谋的思维,已经在我们的媒体行业中蔓延着。商业价值最高的四类新闻报道,便是社会新闻、经济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随便翻看一份非党报的商业化媒体,可以肯定六成以上的内容都和泛义的“阴谋”相关。中国的媒体在经过一定时段的改革开放后,急速地冲过美国媒体曾在90年前兴盛过的“淘粪时代”,积极地投拜在《太阳报》和《每日镜报》的小报风格旗下。媒体传统的客观公正属性正在急速流失,数点触手可及的现金,成为了隐性的主流目标。
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中国足球是否有帮助,从来都不是他们真心考虑过的问题,即便他们的每条阴谋论据,都是在“热爱中国足球”的冠冕之下。他们真正热爱的,是无穷不尽的阴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