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镖客 发表于 2008-1-20 23:57

理论讨论帖:DSM vs. MDA模型

看到最近论坛不太热闹,上来随便写两句。毕竟是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认识的都比较浅,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看起来现在的软件开发的模型驱动里面,就是DSM和MDA比较红火一些。MDA算是个老概念了,基本上是以UML为基础,可能也会有上层的metameata model,然后通过PIM平台无关模型过渡到PSM平台相关模型,最后生成最终代码。但是大家后来发现,MDA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神奇。一是UML之类的东东,都是很informatik的,商业上的专业人士几乎插手不进来,能做个Use Case也算他们牛X了。二是MDA似乎理论远远大于实际,UML各种模型画的花花绿绿甚是好看,但是只能用作Doku,用其生成代码,似乎是勉为其难了,能生成接口和类框架就算是大功一件,也就是对过去的EJB 2.0能有所建树。

于是有了DSM的概念,领域专用模型。这个模型据俺了解,对每一个特定的领域都有不同,比如银行,企业,商业等等。这个可以是由IT外行但是是专业领域内行的人士所创建的,可以很细致的描述领域的事务处理过程。然后IT专家再把它变成DSL专用语言或者IT建模,最后生成代码。这个据说可以省略PIM到PSM的过程,而且模型对于最后的代码生成很有用处。但是对于DSL到生成代码的过程,俺还是有些不太理解,毕竟印象里商业模型和IT的代码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据俺理解,两者虽有不同,但是应该都属于模型驱动的领域,也许DSL可以看作是MDA的进化方案。其实MDA的名字本来不就是模型驱动么,都归在MDA旗下也无可厚非。

[ 本帖最后由 大镖客 于 2008-1-20 23:59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理论讨论帖:DSM vs. MDA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