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er 发表于 2008-1-28 12:32

泰晤士报:中国厨师在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掌勺

环球时报

英国《泰晤士报》1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厨师在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掌勺

  若在其他地方,这是极寻常的事,但在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它就成了大事件,是巴格达刚刚恢复到正常状态的里程碑:一家中国餐馆新近在伊拉克首都开业了。

  它位于一条繁华购物街边上,只有一个不大的单间,是所有店面中最简陋的。它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用阿拉伯文和中文写成的“中国餐馆”招牌。但在巴格达,除了挤在防卫森严的西方人聚集区的几家餐馆,它几乎是唯一一家非伊拉克人开的餐馆,甚至可能是唯一的非阿拉伯人开的店。

  经营这家餐馆的是三名中国男子和一名中国妇女,他们只会说一两句阿拉伯语或英语———但就像他们在非洲、昔日的西大荒乃至战乱时期的贝尔法斯特的同胞一样,敢于到别人不敢踏足的地方闯荡赚钱。

  “我们决定来看看机会怎样。”其中一名姓吴的男子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们觉得伊拉克局势在好转……我们不觉得孤单,因为我们每天从早8点忙到晚9点。”

  当地的伊拉克人对这些人的到来感到高兴,决心保护他们的客人。它让他们感到和平在望。经过这么久的孤立后,它让他们觉得五湖四海的人都要来了。“我很高兴他们到这儿来,”房东贾西姆•穆罕默德说。“如果他们是英国人或美国人,他们和我自己早就被绑架和斩首了。我也绝不会把店面租给他们。但我知道这些是贫穷的中国人,没有人会盯上他们。他们不值得勒索。”

  2003年美国入侵后不久,一家比这更大、更整洁的中国餐馆和交易中心在巴格达开业,但在伊拉克陷入混乱后就关闭了。穆罕默德说,(现在)这些中国人都是40多岁,于去年12月在一名伊拉克律师陪同下前来,同意租用店面一年,每月租金200美元。他们在隔壁一个小房间睡觉,那是穆罕默德先生免费提供的。

  他们给餐馆挂上中国灯笼,贴上长城的图片和功夫海报,用后间的煤气炉和大锅煮面条、饺子和鸡肉。他们把塑料桌椅摆在外面的人行道上,还雇了一名18岁伊拉克男孩当侍者。

  穆罕默德先生说:“他们不在乎睡哪儿,不停地工作,真让我吃惊。”但他怀疑餐馆能否经营成功。顾客只是出于好奇才来的。“看看伊拉克的餐馆。他们更整洁,看上去更好,了解伊拉克顾客真正所需。”不过,街对面的店主穆罕默德•阿比德•卡德尔有不同看法,“我很喜欢这家中国餐馆。我天天来吃。便宜、干净、好吃。我很高兴看到外国人又来我们国家。这是个很好的迹象。”(作者马丁•弗莱彻,汪析译)

寻找四叶草的猫 发表于 2008-1-29 00:11

中国餐馆还真不是一般的牛…………$高$ $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泰晤士报:中国厨师在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掌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