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转贴 股指期货
周五回国,一月之后才回来,回去不知道还上不上得了萍聚,这里祝股友们鼠年继续发财
A股波动加剧,预示股指期货呼之欲出!
这几天看了看欧美股指期货的历史及其背景和环境,
以下是转贴:
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9个国家或地区在股指期货推出时或者推出前一个月内,市场指数的波动性和振幅均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波峰。
但是,除法国和台湾市场外,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波动性呈现明显的、持续性的降低。其中,法国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降低,而台湾市场现货波动率在降低之后,则因东南亚金融危机而再次加剧。
因此,从国际市场经验来看,股指期货推出后的短期内,现货市场的波动率将增大,而在预期成为现实后,现货市场波动率将逐步降低,恢复到原有水平。
其中,美国市场的波动性在股指期货推出前2个多月时处于较高的平台,之后明显下行,期货推出后始终保持在低位;日经指数、恒生指数与多伦多指数均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呈现明显的“钟型”特征,在推出前1个月左右出现了显著的峰值,推出后波动性一路下行;韩国市场指数的波动性和振幅均在股指期货推出时达到最大,之后2个月波动性均匀下降,但是在推出后第3个月的时候,波动性出现反弹,回到推出时的水平。
德国市场的波动性没有明显的“钟型”特征,但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波动性水平基本上只有前期的50%;印度市场波动性先升后降,推出前1个月市场波动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到推出后第3个月,已降至最高点的1/3左右。
而法国CAC指数波动在期货推出前到之后2个月,先升后降,但是整体水平变化不大,期货的推出对现货波动性的影响较小;台湾市场在推出前后1个月,虽然也呈现出“钟型”特征,波动性变化非常显著。但在推出1个月以后,由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波动性再次上升,超过前期水平。
国内期指操作策略
自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06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市场关于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是涨是跌的讨论不绝于耳,关于推出时间的猜测也是喧嚣一时。在每次可能要推出的时点前后(如2006年的11月份和2007年的4、5月份),现货市场的波动性都会加剧。
其中,2006年市场对于股指期货在当年11月推出有较强的预期,指数波动性在整个11 月呈现明显的“钟型”形态。接近月底,预期落空之后,波动性开始回落;2007年4月到5月是另一个对于股指期货推出预期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在4月底到5月上旬,指数波动性上升接近3倍,5月中旬后,波动恢复到较低水平。
国内的这种状况也与前述较为相似——投资者对于两种预期的分歧导致了投资者不同的投资策略与投资行为选择,从而导致现货市场在预期强烈时出现波动短期加剧,在预期消失后波动恢复原有水平。尤其是国内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据较大的比例,情绪性交易所表现出来的“追涨杀跌”现象较为明显,放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
因此,国内股指期货推出点之前,市场波动将达到阶段性波峰,推出后将逐步降低,恢复到原有水平。投资者应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和估值作为投资的主要参考因素,不要被市场短期波动所迷惑。 (中信证券)
[ 本帖最后由 留声机 于 2008-2-12 22:30 编辑 ]
推出前波动性加剧
在将要推出股指期货前,现货市场上一般存在两种预期:一是投资者对于期货推出后现货涨跌的预期;二是投资者对于期货推出时间的预期。不同的投资者均具有不同的预期,有的认为期货推出导致现货下跌,有的则认为期货推出推动现货上涨;有的认为期货1个月后推出,也有的认为期货3个月后推出。
这些分歧,令他们投资策略和投资行为也出现不同,而投资对象主要集中于标的指数的成份股,尤其是权重较大的指标股。因为投资者出于配置权重股或者掌握市场筹码的需要,均会加大对标的指数成份股的投资力度,成份股出现阶段性的溢价。但是,如果溢价到一定程度,成份股便自然会成为做空的对象。
例如,投资者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将导致现货市场下跌,那么,当他获知股指期货即将在1周后推出时,他可能会选择卖出现货以规避短期风险;投资者认为指标股具有筹码价值时,那么,当他获知股指期货即将在两个月后推出时,他可能会选择买入指标股,追逐指标股的溢价效应。
而正是由于不同投资者在不同时点的反复博弈——既包括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也包括投资者自身的博弈,前者指投资者因为预期期货推出后市场涨跌不同造成的筹码转移,后者指同一投资者(尽管对于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涨跌的预期可能不变)在不同时点因为对于股指期货推出时间的预期不同而产生博弈。当这种博弈反复进行时,标的指数的样本股(尤其是指标股)可能会出现大涨大跌的现象,从而引发现货市场短期波动的加剧。
其中,机构投资者配备较为系统的投研团队,具有固定的信息来源,当指标股相对低估且期货即将推出时买入指标股,当指标股相对高估且期货暂时不会推出时卖出指标股。
而个人投资者则是市场上的情绪交易者,他们根据盘面的异动、媒体的报道及其他信息决定继续增仓、持股不动或者减仓。由于在信息和研究方面不具有优势,因此,他们习惯于采取“追涨杀跌”的操作思路——当指标股群体发力时追逐指标股的涨势,当指标股群体走弱时加大指标股的跌势。
预期明确波动恢复
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随之降低,这是因为:
首先,预期明确促使波动恢复。股指期货推出后,投资者不再猜测,投资行为便不再如股指期货推出前那样反复,这自然会促使现货市场的波动恢复。
其次,信息传递机制改善平抑现货市场的波动。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性强的特征,而且,股指期货一般来说先于现货开盘,晚于现货收盘,一旦新的信息出现时,股指期货或者提前反应,或者反应更加灵敏。因此,新信息出现导致的价格异动首先反应在期货市场上,然后传递到现货市场,这从而会平抑现货市场的波动。
再次,投机资金转移与套保活动也将平抑现货市场的波动。部分投资者可能将资金转移到期货市场上追逐高风险利润或进行套期保值,从而减少现货的操作频率,这些均会降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不过,一国的期货市场在推出初期一般成交量很少,因此,资金转移与套保活动对于现货市场波动的平抑作用可能有限。
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和投资策略将促使信息传导机制和信息反应机制的加强。因此,现货市场的长期波动性将会因为股指期货的推出而显著降低。
[ 本帖最后由 留声机 于 2008-2-12 22:27 编辑 ] 非常为新年的开始行情捏一把汗
新年开始就很可能剧烈震荡 偶是从技术上看好大盘,并认为年前指数已经探底成功,接下来很可能震荡蓄势 明天坚决看涨$握手$ 国内什么时候推出股指期货?$考虑$ 15号继续看涨
2市成交量继续大幅萎缩标志作空无力 祝留版回国吃好、玩好、挣钱多多,回来继续带领我们也挣钱多多$送花$ $送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