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小知识: 关于迷格 (转贴)
转自百度 http://tieba.baidu.com/f?kz=11441661中国的灯谜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发展明清时期已然很难制出佳迷,因此古已有之的迷格也在这一时期被发扬光大,明朝末年关于灯谜的书中收录迷格仅18种,然而到了清朝末年,迷格则迅速发展至407种(当然其中同类异名的迷格不在少数)!!!
时至今日,迷格已基本上淡出迷坛,因此迷格也仅剩下十八种左右,尽管迷格的使用增加了人工雕琢的痕迹,但也经常见到一些带格的谜语,而且迷格也在客观上增加了迷趣,也丰富了迷坛,所以鄙人在此对迷格做一些粗浅的解释,使诸位不会对迷格望而生畏!!!
1、梨花格(全白、飞白、玉壶冰、粉面、全谐)
用法:谜底全部取谐音扣合谜面
示例:制服缘何变坎肩(梨花格·音乐家一) 谜底:殷秀梅(因袖没)
2、白头格
用法:谜底必两字以上,首字读谐音扣合谜面
示例:走读生(白头格·哲学名词一)谜底:形而上学(行而上学)
3、粉底格
用法:谜底两字以上,末字谐音扣合谜面
示例:纺织厂做广告(粉底格·机构名一)谜底:宣传部(宣传布)
4、卷帘格
用法:谜底三字以上,倒读后扣合谜面
示例:久仰(卷帘格·外国名著一)谜底:高老头(头老高)
5、秋千格
用法:谜底两字,倒读后扣合谜面
示例:请留步(秋千格·歌曲一)谜底:送别(别送)
6、上楼格
用法:谜底三字以上,谜底中末字移至首字之前扣合谜面
示例:环球旅行(上楼格·哲学名词)谜底:世界观(观世界)
7、下楼格
用法:谜底三字以上,谜底中首字移至末字之后扣合谜面
示例:劳动节后是国庆(下楼格·成语一)谜底:一五一十(五一十一)
8、调首格
用法:谜底三字以上,前两字调换位置后扣合谜面
示例:救死扶伤(调首格·交通名词一)谜底:人行道(行人道)
9、调尾格
用法:谜底三字以上,后两字调换位置后扣合谜面
示例:普及保健常识(调尾格·杂志一)谜底:大众医学(大众学医)
10、双钩格
用法:谜底四字,将前两字与后两字换位后扣合谜面
示例:记忆力减退(双钩格·成语)谜底:忘乎所以(所以忘乎)
11、蕉心格
用法:谜底必为四字以上的偶数,将中间两字互换后扣合谜面
示例:已经签到(蕉心格·成语)谜底:人过留名(人留过名)
12、徐妃格
用法:谜底两字以上,去掉左边或右边的相同部首扣合谜面
示例:总持反对看法(徐妃格·化学元素四) 谜底:铑钚铜镱(老不同意)
13、摘遍格
用法:谜底两字以上,去掉上边的相同部首扣合谜面
示例:俱往矣(摘遍格·地名)谜底:莱芜(来无)
14、虾须格
用法:谜底两字以上,首字拆分为两个字后扣合谜面
示例:哑姑娘(虾须格·成语一)谜底:妙不可言(少女不可言)
15、燕尾格
用法:谜底两字以上,末字拆分为两个字后扣合谜面
示例:零落成泥碾作尘(燕尾格·杂志一)谜底:花城(花成土)
16、遥对格
用法:谜底与谜面字数相等、字义对仗、平仄协调(类似对联)
示例:今天少款二十元(遥对格·成语一)谜底:此地无银三百两
17、求凰格
用法:除要求谜底与谜面字数相等、字义对仗、平仄协调外,谜底中还应有成双作对含义的关联词,如:匹、配、关、齐、会、偶、联、对等
示例:方针(求凰格·数学名词一) 谜底:对角线
18、骊珠格(探骊格)
用法:迷目隐含在谜底中(即不标迷目),与谜底连读扣合谜面
示例:一段台词(骊珠格)谜底:电影演员陈述
[ 本帖最后由 瓯越故人 于 2008-2-15 20:53 编辑 ] 都要记住么$汗$ $汗$ 不用记住,用的时候来查一下就行了:)
设计谜语的时候最好看一下,让人猜不出的谜语不是好谜语;) 我一直以为有点难度的谜语才好呢$m7$ 如果找5个高手一起猜,一般的字谜和成语迷基本5分钟就能猜出来,如果猜不出来,说明谜面有问题。当然一个人猜不出来是很正常的 如果给出迷格
就相当于给出猜的方法
肯定难度就减低了很多啊$考虑$ 有些谜语不给迷格是猜不出的,比如徐妃格,探骊格
如果谜底wertebereich过大, 则需要用迷格限制一下,毕竟这里猜谜的人少,老猜不出,会很郁闷的 我好像有个谜语的楼
都没人猜
去添上迷格$汗$ $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