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物所役,又岂能自由自在?" 之感想
(看到小曦发的关于完美人生的贴子,我手痒了,我也来写点)我觉得"为物所役,又岂能自由自在?"这个道理是很对的,人总是被尘世间外在的各种羁绊钳制着,又怎么可能追求得到心灵的自由自在呢?
想起看一本小说里提到的2首小曲儿,一个是“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
说的是淡泊空寂,无所作为,这是天地间的平衡道德的本质。形体劳碌不休息就会疲惫不堪,精神使用过度则会枯竭。
另一个是“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傲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
像这样的人:不是他的志向,他不去;不合他的心意,他不做。即使全天下的人都在夸奖他,称他为有德之人,他也傲然不顾;即使天下的人都在批判他,说他是失去道德的人,他也好象没有感觉一样,不去接受;天下人的批评和赞誉,对他既不增加什么,也不损失什么,这就叫做德性完备的人。
后面这首小曲儿,这几句话简直洒脱之极,也傲然之极,更是唯我之极,全然视全天下为无物。
就象那山峰叠翠,江河浩淼,白云浮在蓝天,亘古以来,这些事物就这样存在了,不管我们是喜欢还是厌恶,它们已经是这样了,也将继续这样下去,不会为他人的看法而改变。
人又为何不能这样活着。
不知道哪里看到的这样一句话,也是很对的:"不要改变事物原来的样子,它既然在那里,就有其存在的道理和规律,试图改变它只会彻底毁坏它。"
这个事物,也包括人。
人和人是不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处事态度,做人和生活方式,站在爱人或者朋友的立场上,试图去改变别人,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别人接受还是不接受,是人家的自由。
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还强迫别人接受,未免有点自以为是的愚蠢。
如果出于作为朋友的好心,作为爱人的恨铁不成钢,劝诫和指责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是此人的朋友,那么指责别人的事情,还是尽量少做。
对别人做100件好事,也抵不过无意中说的一句伤人的话。别人会把你前面的好处全部抹煞掉,只记住你说过的这句伤人的话,然后,恨你恨个洞(就是很恨你的意思)。
没办法。人性就是如此。无私的,宽容的人,毕竟太少。
其实别人怎样生活,如果没有妨碍到你,那么关你什么事情?你又不是人家的亲爹亲妈,亲生父母才可以迎头痛骂。你没有这个权利。
要知道,人家跌跟头是人家的事情,你多管闲事,只能说,你太无聊。
每个人做好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自己的缺陷,自己直面自己。我最佩服的就是深刻无情的剖析自己的勇气。
$汗$ 如果世上只有一种花,我就承认与众不同是我的罪。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花吗?不是的。所以,与众不同不是罪。
正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世界才会这么丰富多采。:) $考虑$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原帖由 云潇飞飞 于 2008-2-16 14:13 发表 。。。。另一个是“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傲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
此话差矣,此等我行我素之人,何来全德? 倘若这个人做了好事挨了骂而不争辩,自然是道德高尚。但像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还有法国那路易什么国王的"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之流,却连普通"德"都不具备,他们可是不怕挨骂的。
不理会世人的非誉,通常多数是"无耻",很难跟全德联系上去。历史上真正能够顶骂名而有大德的,我看也就岳飞袁宗焕几个人而已,而且人家当初也是愤恨而死,根本没有做到"无益损焉"。
文章结论愿望很美好,只是觉得用这句话作为论据,很不妥而已 :)
[ 本帖最后由 瓯越故人 于 2008-2-16 14:53 编辑 ] $送花$ $送花$ $送花$ 这种人十个有十个是闷骚。 原帖由 云潇飞飞 于 2008-2-16 14:1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处事态度,做人和生活方式,站在爱人或者朋友的立场上,试图去改变别人,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别人接受还是不接受,是人家的自由。 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还强迫别人接受,未免有点自以为是的愚蠢。
.果出于作为朋友的好心,作为爱人的恨铁不成钢,劝诫和指责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是此人的朋友,那么指责别人的事情,还是尽量少做。对别人做100件好事,也抵不过无意中说的一句伤人的话。别人会把你前面的好处全部抹煞掉,只记住你说过的这句伤人的话,然后,恨你恨个洞(就是很恨你的意思)。
没办法。人性就是如此。无私的,宽容的人,毕竟太少。其实别人怎样生活,如果没有妨碍到你,那么关你什么事情?你又不是人家的亲爹亲妈,亲生父母才可以迎头痛骂。你没有这个权利。要知道,人家跌跟头是人家的事情,你多管闲事,只能说,你太无聊。
别人看到小偷出于虚荣在偷东西,但是因为不是小偷的爱人或朋友,所以就不能指责??因为小偷偷东西没有妨碍到自身,就不能管自己的事?否则就是无聊?否则就是伤害了小偷?因为自己不是小偷的亲爹亲妈,所以就不能迎头痛骂小偷,小偷剽窃了东西,就只能由小偷的朋友来恨铁不成钢的劝诫?
如果小偷诚意的悔悟了,重新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了,反而令人刮目相看,让人尊敬
但是小偷所谓的朋友出于所谓的友情想替小偷明里暗里的翻案,来指责那些谴责小偷错误的旁观者,那只是。。。$NO$ $汗$ $汗$ 大家都太多虑了吧,一篇文章,如此推敲$frage$ 原帖由 瓯越故人 于 2008-2-16 14:5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此话差矣,此等我行我素之人,何来全德? 倘若这个人做了好事挨了骂而不争辩,自然是道德高尚。但像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还有法国那路易什么国王的"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之流,却连普通 ...
$汗$ 也有道理,其实我想说的是,作为普通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很不错的境界了。:) :)
原帖由 frost 于 2008-2-16 18:4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别人看到小偷出于虚荣在偷东西,但是因为不是小偷的爱人或朋友,所以就不能指责??因为小偷偷东西没有妨碍到自身,就不能管自己的事?否则就是无聊?否则就是伤害了小偷?因为自己不是小偷的亲爹亲妈,所以就不能 ...
:cool: 这个回复莫名其妙,我没文化,根本就没看懂。所以就不做回答了。$bye$
[ 本帖最后由 云潇飞飞 于 2008-2-16 22:05 编辑 ] 原帖由 云潇飞飞 于 2008-2-16 21:56 发表
$汗$ 也有道理,其实我想说的是,作为普通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很不错的境界了。
其实我举的例子也不好,曹操脸皮厚,但之前也没人称赞过他而他却无动于衷的事迹。反正要想让人赞又要想让
人骂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总得做出点什么关乎别人得事情来。当个"自了汉"是说不说什么崇高的。汪精卫
当年搞革命被捕,狱中写诗"引项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当时是全国追捧很受广大MM们青睐的。后来日本入
侵后成立伪政府,原则上就是大汉奸,虽然它本意未必就不是想救国。后来全国人唾骂他,估计他也是满
肚子怨愤。假设汪要是等到靠投降而"救国"成功(当奴才挨到日本被美国打到投降为止),自然可以出来吹
嘘自己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保全中华血脉等等,但投降终归是投降乐,难称自己有什么大德吧。
世上大德之人并非没有,另外的例子比如佛教小乘对应大乘和儒家的"温良恭俭让"对应孔子的"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都是明哲保身的人生观对应大德的例子.小乘讲究修行自身,大乘讲究入世渡人,我不入地狱谁
入地狱,所以是大德. 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 只能是小德,感觉类似于小乘.当然,能劝说每个人都能做到温
良恭俭让的话,那就是大德了,所以孔夫子才有那么多Fans, 跟他提倡温良恭俭让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是分不开滴:)
Homo Sapiens Sapiens是群居动物, 所以对于任何人来讲, 精神上的自由,离不开社会. 群居动物必须是
有社会责任的, 所以一定要有所付出,这个付出就是帮助别人,不然别人跟你群居干啥? "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 ,后面还有一句更重要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这是语言文字上抽象化并夸大的说法, 其实底子里
面,还是在讨论如何更好群居的话题. 我不知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或许是
贵族老爷们酒足饭饱之后才有的思想升华把, 感觉不如做个"温良恭俭让"的自了汉来得塌实 .:)
我觉得每个写贴得都是值得赞扬的, 辩论能让思维清晰化, 所以我自己跟贴,我也的赞扬以下:D. 如有冒昧,还请恕罪则个,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