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新闻]上海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三大看点 外白渡桥整修
日期:2008-02-1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奕 林环下周六零点时分起,堪称上海标志的外滩按计划将迎来一场诞生以后最大规模的“手术”:建外滩通道、移外白渡桥、拆民间所称的“第一弯”。
一是拆——延安路高架到外滩时拐弯的下匝道,这个老百姓口中的“第一弯”则因城市规划的需要将被拆除;二是穿———新建外滩通道从地下分流过境交通,让过境小车“穿肠而过”;三是移———外滩标志物之一的百年老桥外白渡桥移桥修护,一年后回归原位,继续承载人车流。
具体怎么拆?怎么穿?怎么移?
或许,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会如此牵动我们的视线,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一城市风景线新旧更加和谐、中西更好交融的衷心期待。
记者探访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听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细说外滩的容颜将如何一步步修整……
高架下匝道怎么拆
“第一弯”本身其实不算景观,准确地说,它是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从延安路高架驾车到外滩,总要经过这个弧形的下匝道,也许因为这里可将外滩风景尽收眼底,“第一弯”的提法因此在民间流传,尽管,这一称号从未得到过技术上的考证。此次外滩地区实施交通综合改造,是为了将大量过境车流分流至地下,打造一个更为合理的城市快速路体系,这就意味着,大量过境车流将被提前分流,这条“第一弯”也因此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这一处高架下匝道,具体怎么拆?
计划从2月23日开始,从延安路高架河南路以东部分的400多米高架路面,就将正式启动拆除工程,同时被拆除的还有包括“第一弯”在内的3条高架匝道。拆除工程完工后,工程人员将在延安路高架河南路以东处开始新建车道,其一通向外滩地面道路,供外滩地区到发车辆行驶,另一通向新建的外滩通道,供外滩地区的过境车辆通过。
拆除高架道路,这一传统高架建设工程的“逆操作”举动,远比新建一段高架道路来得艰难。施工人员要先在被拆除的高架道路下搭建钢管支架,把高架道路牢牢地支撑住,最后实施分块切割,再把分割后的高架路面吊运出工程现场。
“实施高架切割的时候,就好比剪断拉长着的弹簧,将产生很大的回收力。”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刘艳滨说,为了防止铆具因为这股力而飞出,工程人员将在切割路面的两端都设立遮挡设施,力保万无一失。拆除的高架路到底有多重?以延安高架路外滩下匝道为例,这条160米长的下匝道共由5段钢箱梁组成,届时将被分成30块,其中最重一块重73.75吨,相当于50辆小轿车的重量;最轻的也有22.46吨。而拆下的钢箱梁,总重将达到约1000吨,混凝土也有8100立方米。
如何将这些拆下的“巨无霸”运出市中心?施工人员将动用重型平板车,在深夜时运送;延安高架路外滩下匝道中有一段钢箱梁“偏心”严重,处之不当则容易发生倾覆,又是个难题。施工人员将通过设置辅助支墩的办法,防止倾覆;另外,工程地处闹市,施工面狭小,为了这个难题,一整套相应的交通组织、施工方案也已严密制定……
外滩通道怎么穿
外滩是风景胜地,也是交通走廊,观光或途经车辆川流不息。目前外滩地面道路承担了南北高架以东地区过苏州河的交通量的一半,其中70%—80%都是过境车流,而真正在这到发的只占20%—30%。被业内喻为“心脏搭桥”工程的外滩通道,将分流过境交通,希望能让外滩腾出更多地方来更亲近、接纳那些驻足欣赏它的人与车。
这条通道的路径是这样的:从海宁路起步南行,一路穿越外白渡桥、地铁二号线、延安路隧道、十六铺地下空间开发和沿线的33幢历史保护建筑,到达中山南路、东门路口。作为保护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的核心,这条新建外滩通道是一条双层双向的小车专用地下道路,分流外滩过境交通,而地面道路只通行到发交通和公交。
这么长一条地下通道,怎么穿?
刘艳滨向记者介绍:外滩通道的隧道外径达到13.95米,通过大型土压平衡盾构“开路”。它如此紧靠着一条黄浦江和一长条的历史保护建筑群,这在国内尚无先例。
具体来说———
由北向南,首先遇到穿越外白渡桥的技术难点;向南推进,将先后下穿南京路人行地道和上跨地铁二号线区间,外滩通道将在地铁二号线区间上方穿过;再向南,是穿越延安路隧道。在建成运行的大直径盾构隧道上方进行开挖,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工程人员确定了分块抽调开挖、及时回填压重的方案。
在新开河路南侧,外滩通道将跨过在建中的人民路隧道。今后,十六铺地区的地下一层布置外滩通道,地下二层是行人联络通道和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地下三层是小车停车场。自然光可从天窗透入地下二层开发空间,外滩通道则以侧向开敞方式解决通风和排烟问题。
整个行进过程中,浦江饭店、上海大厦等“宝贝级”建筑都将受到严格保护。目前,各方专家已针对不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分类监控、加密检测、同步监测等控制方案,力求将工程对周边历史保护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影响降至最低。
外白渡桥怎么移
“一年后,桥修护好重回原位,一眼看上去将一模一样,再细看,也可能有些眼尖的会发现桥墩变新了。”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外滩通道项目负责人郑斌告诉记者。
修旧如旧,是外白渡桥移桥修护的关键词。一年后的外白渡桥不论外形或是风貌都将与原状一致,比如铆钉连接是象征外白渡桥古老建筑的主要特点,修复过程中对桥面以上部分的修复依然采用铆钉连接。
从下月起:第一步,移动桥的上部结构,至船厂“全身体检”,并调换损坏构件;第二步,重建桥的下部结构,维持原貌,只是将木桩改为混凝土桩;第三步,外滩通道施工穿越过河;第四步,将已检修好的桥上部结构,再移回安装。
这重逾千吨的桥,具体怎么移?先拆除管线、桥面,然后由一艘1000吨驳船驶入桥正下方,利用涨潮的江水浮力,并辅以充气气囊,将桥上部的钢桁架移出。这样分南北跨两次进行,就能全部将上部结构移至船厂修护。说到底,方案设计得如此复杂精巧,还是为了“保护”二字。郑斌说:“如果只为了方便外滩通道施工穿越,不需如此大费周折。”
1907年,上海第一座全部用钢材筑起的桥梁———外白渡桥竣工。当初设计寿命为50年的这张苏州河的“老面孔”,经过养护后,已经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百年。如今,桥的部分油漆防护严重退化,钢结构锈蚀,下弦破损……
“我们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还搜集到新中国成立后外白渡桥三次维修加固的部分设计图纸,并检测到这座桥的桥墩已经不是很理想。于是,在全面征询文管部门的意见后,我们历时一年半拟了五套方案,又通过比较选荐了其中三套,最后专家评审推荐了方案三。”刘艳滨介绍,方案一最简单,加固桥基,但对于外滩通道施工的难度却最大,稍有不慎就易损坏老桥;方案二是在盾构推进前先托起上部钢结构,待推进后再放下,这样能满足盾构推进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安全,但相对方案三,缺失了相当重要的修护环节。
百年沧桑,历久弥新。一年后,外白渡桥将依然车辆人流穿梭过往,依然是连接苏州河两岸的重要交通纽带。
施工期间交通配套方案
除外白渡桥封闭交通预计于3月1日起实施外,以下交通组织方案和管理措施将于2月23日零时起正式实施。
●延安高架部分拆除期间:延安高架紫金路(YN007墩台)以东禁止车辆通行。北侧外滩上匝道、南侧江西路上匝道、外滩西向北五角场方向下匝道关闭,禁止车辆通行。西向南南浦大桥方向下匝道继续关闭。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福州路),原双向7车道调整为北向南3车道、南向北2车道。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金陵东路),原双向5车道调整为北向南2车道、南向北2车道。延安东路(中山东一路—紫金路),原双向5车道调整为东向西2车道、西向东2车道。拆除期间0时至次日4时30分,部分路段全封闭施工。
●外白渡桥移桥大修期间:外白渡桥中断交通,原外白渡桥通行的车辆改走吴淞路闸桥或乍浦路桥;吴淞路闸桥桥面车道调整为南向北2车道、北向南3车道。
●施工期间主要分流路径:中环线、内环线;南北高架海宁路匝道(天目立交);南北高架北京路匝道;延安高架西藏路匝道;延安高架福建路匝道;延安高架茂名路匝道。原由外白渡桥过河的车辆可走吴淞路闸桥绕行,建议大型车辆走吴淞路闸桥;也可经吴淞路闸桥南桥洞—南苏州路—乍浦路桥过河,请注意沿线桥洞限高标志。
外滩第一弯
哀悼记
http://www.news365.com.cn/wxpd/sh/shdh/200612/W020061219498354532948.jpg
http://img-arch.pconline.com.cn/photo2/592654/200405030201241_art_mthumb.jpg
http://www.sh.xinhuanet.com/2006-12/25/xin_0512032517182182287611.jpg 我小时候认为是“外婆”渡桥:) $汗$
其实,我去啊么去过 原帖由 leopold 于 2008-2-19 21:4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小时候认为是“外婆”渡桥:)
$握手$ $握手$我啊是这么叫俄 原帖由 10 于 2008-2-19 21:4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握手$ $握手$我啊是这么叫俄
聪明的小孩都这个干,嘻嘻;) 伐聪明伐聪明 我当时还问老娘 外婆多桥帮外婆窝里有关系伐 $m9$ 说实话,第一弯有损外滩旧景观,可以看出,第一弯造好后,外滩照片大多不使用第一弯那一侧取景的照片。当年造好了就有这种感觉,现在拆掉正好。 ls讲俄的确有点道理俄。纯粹从拍照片角度上来谈,外滩俄格调be这多出来的东西破坏特了。还伐如从另外一边往这个方向拍。 $考虑$ $考虑$
啊拉又伐拍照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