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春旱影响全年粮食生产旱区积极抗旱保春耕
眼下,春季农业生产由南向北全面展开,但步步紧逼的旱情让人揪心。来自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4月10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59亿亩,其中作物受旱4633万亩(重旱842万亩、干枯63万亩),春播白地缺墒2亿亩,水田缺水1223万亩。稍感欣慰的是,近段时间,黄淮、江淮大部、华北西部出现10毫米至25毫米的降水过程,其中黄淮、江淮大部雨量超过20毫米,山东、河南旱情有所缓和。“但东北大部、华北东部以及西北大部降雨较小,旱情持续。有的地方由于前期干旱严重,河库蓄水增加不明显,抗旱形势仍不容乐观。”国家防总办公室抗旱一处处长张家团表示。
今年1月至3月上旬,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不足10毫米,其中东北大部、华北中北部累计平均降水量出现1951年以来同期最小值。受其影响,北方大部地区旱情持续发展,主要江河来水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东北、华北春播白地缺水缺墒面积一度达到2.02亿亩,部分冬麦区土地干裂,小麦苗情普遍较差。国家防总发布的消息称,北方地区遭受了近5年来最严重的旱情。
严重旱情给今年的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敲响了警钟。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和维系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受旱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大部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对适时春播构成严重威胁。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表示,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当前必须要千方百计保障春灌用水,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当前,旱区各地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开展抗旱保春耕工作。张家团介绍,各地都召开会议或发出通知,对抗旱工作进行了部署。3月下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及天津5省市日最高投入抗旱劳力584万人,开动机电井94万眼、泵站1.2万处,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50万台套、运水车辆2.3万辆,累计投入抗旱资金6.6亿元,完成抗旱春灌面积5630万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