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 银川打造“两宜”城市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7版 作者:刘治全 日期:2008-04-30本报讯 为了全面开创银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年初,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长王儒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5年要紧紧围绕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目标,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在2007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800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5万元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10%。基本建成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银川地处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地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正在增强,发展潜力不断扩大。但是,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总量较小,粗放型增长的特征还没有根本改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因此,要凝聚和发挥全市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锐意进取,不懈努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近年来,银川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塞上湖城”魅力彰显,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先后荣获全国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自治区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唐徕渠环境综合整治”、“银川湖泊湿地恢复与保护”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阅海、鸣翠湖、宝湖被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
为了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一要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今年安排支持工业发展资金6000万元,力争培育20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完成技术创新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80个,重点支持30家企业进行重大科研攻关。落实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提高设备和技术的投资比重,确保天马冶化、多维药业等50个技改项目顺利实施。积极指导和支持企业对废水、废渣、废气、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所有造纸企业建成碱回收装置,燃煤电厂全部上脱硫装置。二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好宝丰集团200万吨焦化、成都新大地汽车等60个在建项目。跟踪落实盛大科技100万吨二甲醚、宝塔石化60万吨甲醇等40个重点项目。严把项目审查关,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三要着力提升宜居水平。做好正源北街、亲水大街等7条城市主干道路景观林带建设,实施中山公园、宁园等10个绿化改造项目,提升重点区域、街头公园绿化美化档次。抓好“三馆两中心”周边、览山主会场绿化等工程,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实施银西防护林工程,全面开展农田林网建设、道路庄点绿化,植树造林4600公顷。做好城市南部、东南部水系规划,加快实施西湖至阅海扩整、四二干沟及银新干沟改造工程,完成银川国家湿地公园配套项目。建设艾依河城市景观长廊,完成芦草洼排水改造工程,构筑城市水环境生态圈。四要加大环保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环保执法,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强重点区域、行业、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拆除燃煤小锅炉100台,建成工业废弃物代处理中心。积极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贺兰山东麓、河东等区域的综合整治,健全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突出解决10万人的饮水困难。抓好道路交通、矿山、危险化学品行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整治,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要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并重,加快城镇及乡村绿化,到2012年,城市绿地率达到4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湿地保护、恢复及治理为重点,完善城市水系,全面建成“塞上湖城”。积极推行污水再生及污泥综合利用,中水回用率达45%。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开发能力和循环利用率,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园区5个,创建资源节约型生态示范县(市)区5个,把宁东建设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