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offee 发表于 2008-4-30 12:21

建设生态富裕和谐新密云 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政府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作者: 日期:2008-04-30
  一、为什么要创建国家生态县
  (一)创建国家生态县是顺应密云发展的历史选择,是多年来我们努力寻找的“保水富民强县”之路。近年来,密云人民逐步认识到,多年的保水虽然使密云丧失了许多发展机遇,但由此形成的一流的生态环境,为密云县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巨大的后发优势。在进一步总结历史、认清现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创建国家生态县是延续了密云历史、符合密云实际、能够促进密云更好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创建国家生态县是密云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标准履行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的需要,是我们现在要走的具有水源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北京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把密云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确定密云是“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北京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也是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密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新北京、新奥运”战略中“绿色奥运”的理念,也为密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密云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标准保护水源,就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社会综合优势转化。
  (三)创建国家生态县是推动全县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密云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密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结合密云的实际和发展需要,我们认为创建国家生态县是密云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
  二、创建国家生态县的主要举措
  (一)组织保障、创新机制,建立了上下贯通、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密云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指挥,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任顾问的创建国家生态县总指挥部,下设创建进程督导、全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产业支撑、文化事业和创建保障7个分指挥部。为保证将全县的工作融入生态县创建中,研究制定了涵盖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包含十大工程186项指标任务的《创建国家生态县折子工程》,明确了“属地管理、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原则,并列入了县局级单位和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的年终考核。
  (二)宣传保障、广泛动员,形成了群策群力、全民参与的创建局面。制定并推行了一套《密云生态文明行为规范》;以“生态知识宣讲、文明行为传播、奥运志愿服务”为使命组建了一支3万人的“生态使者团”,以生态使者为主力,发起了全民参与建设生态密云的系列活动。
  (三)规划保障、科学布局,使整体创建工作紧张有序、集约高效。我们采取“内外脑结合,以我为主”的方式,编制了科学可行的《生态县建设规划》,明确了“水库上游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水库下游为城镇产业发展区”的县域功能分区以及“一区两带”的产业布局和“一城六重点镇”的城镇布局。
  (四)政策保障、确保投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筹措与群众自愿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从制定了《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扶持奖励办法》等文件,鼓励广大农民投入资金和劳力;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水源保护基金会,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首都水源保护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全社会支持“保首都水源、建生态密云”的合力。
  (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以“高标准、低成本、能承受、可推广”为原则,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目前,全县18个乡镇,除正在整体转制的檀营乡之外,其余17个镇全部通过了专家组的考核验收。
  (六)与建设园林型宜居城市紧密结合,努力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对于密云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来讲,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具体目标是建设成园林型宜居城市。2007年1月,经过两年的努力,密云成为北京首个“国家卫生县城”,去年年底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县”,今年又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七)与促进密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产业联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密云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检验生态县创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通过一、二、三产产业联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以休闲旅游业为龙头,整体带动三产的发展。
  (八)与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紧密结合,把创建国家生态县建成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群众普遍受惠的“民心工程”。“为群众谋利益,让群众得实惠”,是密云县始终坚持的创建宗旨。3年来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县,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群众信访明显减少。
  (九)与密云形象的提升和宣传紧密结合,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县打造“生态密云、休闲之都”的县域品牌形象。从2005年起,每年都精心筹办一届密云生态文化节,面向社会开展“生态密云”广告宣传口号以及“生态密云、休闲之都”县域形象标识征集活动,开展“生态之星”和“生态密云形象大使”评选等活动。大力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公交、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从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方式,培育生态理念,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品牌形象。
  三、创建成效及下一步思考
  (一)实现了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增强了生态建设的自觉性。通过创建,密云人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多年保水造就的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密云发展的最大优势,环境也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许多人和许多企业都实现了从“被动保水”向“主动保水”、从“不能污染”向“不会污染”的转变。人们进行保护水源和建设生态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增强。
  (二)实现了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发展经济的自信心。通过创建,密云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民就业和增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建立和推行“养山就业”、“保水就业”和“保洁就业”的生态公益性就业机制,7759名农民成为生态林管护员,1722名农民成为农村保洁员,1000名农民成为农村管水员,参与农民平均每人每年增收5000元。
  (三)实现了城乡面貌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密云人民的自豪感。通过创建,城乡面貌尤其是农村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观。截至目前,全县农村硬化路面近300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近两万盏,全县农户节能吊炕、太阳能热水器和改厕的普及率分别达到73%、78.3%和100%,山区农村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改变了,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改善了。密云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士气以及密云人民心中的自豪感与日俱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设生态富裕和谐新密云 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