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offee 发表于 2008-5-7 18:50

第四届中华宝钢环境奖“生态保护类优秀奖”获得者———万鹤山下护鹭人家

  许家人历年苦心护鹭,赢得了社会的支持和赞誉。广西防城港市将万鹤山列为自然保护区,并立碑严禁猎鹭。
  北京人民大会堂,2007年7月2日,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鲤鱼江村万鹤山下的许新邦老人,激动地从有关领导手中接过了第四届中华宝钢环境奖“生态保护类优秀奖”的奖牌和奖杯。他的获奖,是对许家5代人50余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保护国家重要鸟类——鹭鸟所做出贡献的肯定。
  1
  许永英宣布了“三不”新家规:不准打“鹤”、不准捉“鹤”、不准掏“鹤”巢取蛋。
  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鲤鱼江村有一座山,名叫万鹤山,其实它就是防城港市郊一座极其普通的小山包。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小山,因聚居着大量鹭鸟和它们的保护神许新邦一家人而闻名。
  万鹤山所在的鲤鱼江村是个丘陵区,布满了一个个包子似的小山岭,山岭脚下是一块块小水田。为了方便务农,1952年,许新邦的爷爷许永英把家迁到了万鹤山脚下。
  刚迁来的一天早上,许永英被一阵奇妙的叫声吵醒。他朝山上望去,只见树丛中,数只尖嘴长脚羽毛洁白的鸟儿悠闲地在树枝上飞来飞去,动作优雅,有如仙女从天而降。许永英从没见过这种鸟,但他从年画上看到过类似的鸟。这不是白鹤嘛!中国传统风俗中的吉祥鸟呵!而如今,他家才搬到这儿不久,吉祥鸟就来了!
  许永英立即召集全家人开家庭会议,宣布了“三不”新家规:不准打鹤、不准捉鹤、不准掏鹤巢取蛋。
  其实这不是鹤,而是鹭,是来自南海的一种候鸟。防城港市鲤鱼江村距离北部湾海边很近,每当清明时节,鹭鸟便从南海途经这里北上。以前它们途经这里时只是一掠而过,而这一年不知什么原因,有一群鹭鸟在这里歇息了下来,并在许家后山的树上安了家。
  也许,许家人对鹭鸟的行动和真情感动了上天,他们从此一个个健康平安,第一代护鹭人许永英健康地活到90岁高龄才驾鹤仙去。
  2
  许怀安临终前几天,有只鹭鸟每天都会在他的房前守候。老人去世后,这只鹭鸟再也没有来过了。
  许新邦的爷爷许永英走后,护鹭工作没有中断,这时许新邦的父亲许怀安,接过其父的护鹭接力棒,对家人重申“三不”家规。
  由于许家人爱鹭护鹭,聚居到这里的鹭鸟越来越多。年幼的鹭鸟最怕刮风下雨,每次风雨过后,总有一些幼鸟从鸟巢上掉下来,许怀安便带领一家人把它们放回鸟巢,可是每当放回去后,母鸟又会把它们踢出来。后经发现,母鸟只喂养自己窝里的幼鸟,这些掉下来的幼鸟如果不靠人工喂养,很快就会死去。于是,他们一家人每年都要花很多的钱去市场买小鱼、小虾来喂养掉下来的幼鸟。许家人的友善,使鹭鸟不断增多,人与鹭鸟和谐相处,人给鹭鸟忠实的守护,鹭鸟给人带来快乐与生态和谐。
  2000年初,第二代护鹭人许怀安得了重病,给他看病的土医生劝他说,鹭肉有很好的辅助治疗功效,可以打几只鹭鸟来补补身子。许怀安老人摇摇头说:“我的病是治不好了,就不要再赔上它们的性命了。”
  许怀安临终前几天,有只鹭鸟每天都会在他的房前守候。这只鹭鸟在幼鸟期的一次大风雨中从树上掉了下来,是许怀安给它治伤,把它喂养大的,后来每年春天它都会飞到许怀安家。许怀安去世的当天早上,这只鹭鸟在鸣叫了一声之后向西飞去,便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3
  为了这一群美丽的精灵,许家人不砍万鹤山上一棵树,守护着他们心中神圣的鹭鸟。
  守护鹭鸟的责任落在了许家第三代人的头上。当时,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地山林承包给了各家各户,许家承包了万鹤山。山林承包到户后,村民们怕政策多变,就把承包山的大树小树都砍了拿去卖钱,一片片树木倒下了,一座座山岭变得光秃秃。鹭鸟栖息的家园受到了破坏,纷纷从树林中逃散。
  万鹤山上原来便是古树参天,加上后来许家人几十年来种植的各种树木,可谓是满山葱茏,如果要砍掉拿去卖,可以换得大笔的钱,成为当地的万元户。但是,为了这一群美丽的精灵,许家人不砍万鹤山上一棵树,他们宁愿守着贫穷,守着他们心中神圣的鹭鸟。四周的山都光秃秃了,唯独万鹤山绿树参天,这里成了鹭鸟最后的家园。
  然而人类的无知,人性的野蛮,是鹭鸟的大敌。一次,万鹤山上的一声枪响惊到了正在田里劳作的许家人。他们抬头望去,只见打鸟人一脸的得意,地上躺着死去的鹭鸟。许新邦的哥哥许强邦大声喝道:“住手,不准打!”打鸟人没把这个农家老汉放在眼里,说:“走开,不关你的事。”依旧把枪高高地举起。许强邦气愤地扑上去夺他的枪。打鸟人火了,抡起枪托朝许强邦打去。许强邦被打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又被打倒,再爬起来。打鸟人见许强邦要玩命,害怕地溜走了。
  护鹭不仅要斗勇,还要斗智。有一天突然来了五六个年轻人,直奔万鹤山,许家人一看就知道是进山打鸟的,马上热情招呼,请他们进屋歇歇。
  “老头儿,听说你就是看鸟的‘鸟人’,我们去打几只鸟下酒。”一个小年轻直截了当地说。“不急,你们走累了,先坐下来歇歇,喝杯茶。”许家人笑呵呵地边与他们搭讪边摆开桌凳,拿出花生、茶水。
  待他们坐下后,许家人说:“你们要下酒菜,可以呀,我们马上杀只土鸡来让你们下酒,鸡肉下酒味更鲜。”许家人的举动,让几个小年轻愣住了。他们本想留几个人和许家人周旋,几个人上山打鸟,没想到这一招让他们都不好意思上山打鸟了,坐了一会儿便走了。
  就是靠着这样的斗智斗勇,许家人守护着万鹤山,守护着山上的数万只精灵!
  4
  面对着天文数字般的金钱诱惑,一直住在万鹤山下老土屋里的许家三兄弟从没有动摇过。
  20世纪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兴起、市场经济兴起的时候,鹭鸟也成了一些人的交易品,特别是“鹭肉能壮阳抗癌”的传闻,更使许多人对鹭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当地市场上,一只鹭鸟可以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有一天,来了一位外地商人,提出跟许家人做笔生意:“我以100元一只收购万鹤山上的鹭鸟怎么样?有多少我收购多少。”当时万鹤山上已有两万多只鹭鸟了,按商人的价格,许家可得到200万元!这对于以种田为生的许家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有了200万元,在当地可是大富豪了,许家人半个世纪的护鹭心血也“物有所值”了,因为护鹭,他们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这使他们的生活非常贫困,非常需要钱,但许家人一点也不心动,“不卖,坚决不卖!鹭鸟伴随了我们几十年,它们已经是我们的亲人了,你会卖掉自己的亲人吗?”
  面对天文数字般的金钱诱惑,许家人没有动摇。其实这个时候,他们是多么需要钱啊,许家三兄弟,一直住在万鹤山下的老土屋里。同时,因为大量的鹭鸟聚居,还需要买树苗种树,营造鹭鸟家园,钱对许家人来说太重要,太急需了!
  5
  许明进是第四代护鹭人的代表,他没有像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而是陪着父辈们守护万鹤山。
  万鹤山上的鹭鸟越聚越多,山上的树就变得“紧缺”起来,常常一棵树上有10多个鸟巢,最多的一棵树上竟然搭了105个鸟巢,很多仅1米多高的小树上也挂起了鸟巢!由于树上鹭鸟过多,一些树不堪负重,相继死去。缺少了树,鹭鸟便无处安身,就会飞到别处去栖息。要想留住它们,就要为鹭鸟营造更大更好的家园。
  种树!种树!最迫切的是种树!鹭鸟是候鸟,到了冬季便成群地向南迁徙,趁着那时万鹤山上的鹭鸟少了,许家人就上山种树。榕树长得快,不落叶,枝桠多,可是榕树苗比较贵,但为了鹭鸟,许家人省吃俭用每年都要拿出2000~3000元来买榕树树苗进行种植,营建鹭鸟的生存空间。
  如今,许家第三代都已进入了花甲之年,但他们仍整天在山上转悠,为护鹭忙个不停。同时护鹭的接力棒传给了许家的第四代子女,尽管村里有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了,但他们没有出去,而是陪着父辈们守护万鹤山。
  许明进就是第四代护鹭人的代表,他经常去巡视万鹤山,防止有人打鸟,同时,把受伤的鹭鸟捡回来喂养、救治。他住的房屋后山有10多棵大树,每逢刮风下雨,后山经常发生塌方,大树随时有倒下来的危险,但这些大树正是鹭鸟栖息、繁殖的极好地方,如果把树砍掉,势必会影响鹭鸟的栖息。不砍掉大树,房屋又随时会被大树砸倒。是留是砍,许明进思前想后,最后还是选择把树留了下来。
  许家第五代的许后裕等人还都是10余岁的小孩子,但他们也懂得保护鹭鸟,每天放学回家途中,总要去万鹤山脚下转转,发现有落地或受伤的小鹭鸟,就带回来照顾,有时还到田沟里摸虾捉鱼喂养受伤的鹭鸟,并组织了10多位同学一起协助喂养,每年也救活不少鹭鸟呢。
  6
  许家人一代又一代苦心护鹭的举动,赢得了社会的支持和赞誉。
  经过许家的倾心营造,万鹤山成了鹭鸟的乐园,它们喜欢上了万鹤山,喜欢上了与之友善的许家人。目前,万鹤山上鹭鸟的数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1个种类几十只发展到如今的13个种类3万多只,成为我国极为罕见的大型鹭鸟栖息繁殖基地。每当冬去春来的时候,万鹤山上万鹭齐飞,景象壮观。
  许家人的历年苦心护鹭也渐渐赢得了社会的支持和赞誉。防城港市将万鹤山列为自然保护区,并立碑严禁猎鹭。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局、防城港市环保局、市林业局等单位还拨出专款或无偿为许家提供树苗。
  2006年,防城港市防城区边防检查站与许新邦一家结对子,建立了警民鹭鸟保护区。边防官兵们先后捐资4000余元,购买、种植各类树木500余棵。他们还经常到万鹤山巡逻,对盗打鹭鸟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以往到了冬天,鹭鸟总是南飞,而这一年的冬天竟有2000多只鹭鸟不迁徙,这是50多年来万鹤山从未有过的现象。
  许家人种树留鸟的行为还影响了周围的群众,他们纷纷解囊资助种树,防城区实验中学的郝老师自愿到社会上募捐,并将募捐得来的2000元,全部用于购买树苗提供给许家种植;防城区二中及一些小学每年也都会组织学生,到万鹤山上义务种树。孩子们一边劳动一边重温着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采访札记
  几代人的坚守
  黄松龄
  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一个人偶尔守护鸟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守护着鸟,更难的是几代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守护着鸟;即使是在面对不法分子的威胁,面对金钱诱惑的时候,他们依然能够坚守着自己的心灵,守护着鹭鸟的家园。
  我曾经多次到万鹤山下的许家,与善良的许家人聊天,如果你要他们说说保护鸟类的大道理,他们不一定说得出,只知道鹭鸟是他们的朋友、邻居、家人;鹭鸟落在他们家,是他们的福份;鹭鸟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要善待、不能伤害它们。
  许家人一代接一代守护着鹭鸟,创造了人与鹭鸟友好相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用朴素的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的大理念,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人们的崇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四届中华宝钢环境奖“生态保护类优秀奖”获得者———万鹤山下护鹭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