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也觉得是这样,能8能再多讲点哈? $害羞$
看一下TCP/IP协议原理就明白了:
TCP/IP协议的工作流程:
● 在源主机上,应用层将一串应用数据流传送给传输层。
● 传输层将应用层的数据流截成分组,并加上TCP报头形成TCP段,送交网络层。
● 在网络层给TCP段加上包括源、目的主机IP地址的IP报头,生成一个IP数据包,并将IP数据包送交链路层。
● 链路层在其MAC帧的数据部分装上IP数据包,再加上源、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和帧头,并根据其目的MAC地址,将MAC帧发往目的主机或IP路由器。
● 在目的主机,链路层将MAC帧的帧头去掉,并将IP数据包送交网络层。
● 网络层检查IP报头,如果报头中校验和与计算结果不一致,则丢弃该IP数据包;若校验和与计算结果一致,则去掉IP报头,将TCP段送交传输层。
● 传输层检查顺序号,判断是否是正确的TCP分组,然后检查TCP报头数据。若正确,则向源主机发确认信息;若不正确或丢包,则向源主机要求重发信息。
● 在目的主机,传输层去掉TCP报头,将排好顺序的分组组成应用数据流送给应用程序。这样目的主机接收到的来自源主机的字节流,就像是直接接收来自源主机的字节流一样。
==================================================================================================
简单地说,首先是一段需要传输的数据,以数据流的形式传给传输层分段,再在链路层被封装成数据包,传到目的地以后再还原成数据流 谢谢ls滴回复。$送花$
但是,为啥偶觉得那个flow-level monitoring和packet-level monitoring好像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啊?$害羞$不好意思,偶8太懂滴说。$汗$ 偶对监控不熟悉,但是觉得这个应该跟数据传输的原理差不多$考虑$
我的理解是,就是一个是要监视 bituebertragung,一个是 packetuebertragung,相当于我们传输里面的 filter的原理,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一个在 zeitbreich ,一个在 frequenzbreich $考虑$bituebertragung 只能通过 jeder einzeln bits 的时间 来采样,而packet就是通过他的 uebertragungsrate 也就是传输中所占的 bandbreite 来采样 $汗$ 谢谢大家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