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颀 发表于 2008-5-14 16:57

原帖由 茏茏葱葱 于 2008-5-14 16:53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今天一个中国同事转来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个巴西的预言家的,他经常从梦中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 说今年9月13日海南还会有大地震


这个在传火炬之前天涯上面给讲烂了,说是个从20几几年穿越回来的人,已经有很多都不准的了$汗$

@dolc.de 发表于 2008-5-14 16:57

茏茏葱葱 发表于 2008-5-14 17:00

原帖由 敏颀 于 2008-5-14 16:5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在传火炬之前天涯上面给讲烂了,说是个从20几几年穿越回来的人,已经有很多都不准的了$汗$

太好了,那我就放心了$汗$

Blüte 发表于 2008-5-14 17:04

这捐的钱先到什么地方呢?空投物资?这个MS不靠捐款吧?

敏颀 发表于 2008-5-14 17:10

原帖由 Blüte 于 2008-5-14 17:04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捐的钱先到什么地方呢?空投物资?这个MS不靠捐款吧?

其实仔细读下新闻就知道了,就算往死里捐,跟国家要付出的,只能是九牛一毛了,看到光是绵阳一个地区损失就是240的亿,现在救援调动军队屋子都是钱,光是这些飞机的有钱都不是小数目,还有灾后的重建,这么多人无家可归,都是钱,捐款就是个人心,2块钱就能给孩子买瓶水了

Blüte 发表于 2008-5-14 17:16

原帖由 敏颀 于 2008-5-14 17:1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仔细读下新闻就知道了,就算往死里捐,跟国家要付出的,只能是九牛一毛了,看到光是绵阳一个地区损失就是240的亿,现在救援调动军队屋子都是钱,光是这些飞机的有钱都不是小数目,还有灾后的重建,这么多人无 ...
不用写政府,军队等是纳税人和机构的钱。天真一下,不知道这种灾害有什么保险没有。崔兔昨天说到有保险,感觉不大可靠。

DalaiLama 发表于 2008-5-14 17:49

DalaiLama 发表于 2008-5-14 17:55

龙眼啊龙眼 发表于 2008-5-14 17:56

原帖由 茏茏葱葱 于 2008-5-14 16:5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今天一个中国同事转来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个巴西的预言家的,他经常从梦中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 说今年9月13日海南还会有大地震


“海南9月将发生地震海啸”纯属谣言
2008-05-14 02:14:28
  海南省地震局专家昨日作客本报接听读者热线
   “海南9月将发生地震海啸”纯属谣言
  
   “北部湾不具备发生海啸的条件”
   读者:地震之前,网上曾有预言说海南今年9月份会发生一次大的地震和海啸,咱们省地震局也曾就此辟谣。但这次四川大地震后,这一传言在网上各大论坛又重新出现。从专业角度分析,海南有没有发生传言所称大地震和海啸的可能?
   沈繁銮:这是最近一些中文网站上流传巴西“预言家”朱瑟里诺的预言。“预言家”是自称,他的真身份是当地的一位中学英语教师,他的“预言”都来自他的“梦境”。
   根据观测事实和海啸生成与传播条件,南宁与海南岛之间(北部湾)是不可能发生大地震海啸的。海南的地震与华南的地震活动有共同的动力成因,也是整体相关的,1994-1995年有个地震活动高潮,发生台湾海峡7.3级和北部湾6.1、6.2级等地震,这个高潮已经过去了,目前的地震活动水平和前兆异常情况均远低于1994年之前的情况,说海南将发生9.1级大地震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和观测事实。
   海南地区属于华南地块,整个华南地块的地震活动在中国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是在中国西部和台湾,其次是华北,再次才是华南。而且从力源上说,海南地区的地震主要是受印度板块推进,经过地幔物质作用产生,经过的路径比较长,所以作用力衰减得会比较大,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小。
   海啸的发生也要有几个条件。首先是震级非常大,比如七八级这样的震级;其次是要处于板块的交界处,板块还要以垂直运动为主才能造成海水的升降;再次,震源浅。震源深的话不会造成海水运动。另外,海水要比较深,至少要1000米以上,有足够的水体进行运动,到了陆地还要有一个由深变缓的坡,才能形成发生大地震和海啸的条件。
   海南岛与南宁之间是北部湾,北部湾是浅海区,只有100多米深,而且也不是板块的交界地区,不是七八级强震的发生地区,因此这个地区不具备发生大地震、海啸的条件。
  
   “海南地震监测最大局限是海洋监测”
   读者:海南目前监测地震的能力如何?
   沈繁銮:目前海南地震监测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地震观测台。目前台网中心有15个地震观测台,用来监测发生的一些小地震,包括一些远震。一旦发生地震,地震观测台就能马上记录下来,知道地震在哪,然后根据这些监测到的规律进行预报。二是前兆,目前海南主要是通过观测地下流体对地震进行监测。通过观测地下水变化,如地下水的化学物质变化、水位变化、水温变化预测地震前兆,同时还要判断这些异常是不是跟地震有关系。此外还会通过地磁进行观测。三是“三合一网络”即群测群防。像海口市就有一些养鸡场之类的监测点,这些监测点了解到动物的异常会及时汇报。
   平时,普通百姓如果看到一些异常现象,如地光、地声、地裂缝、动物异常等,均可向当地地震部门报告。这些都可作为判断是否是地震的前兆。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推进监测预报工作,发展也很快,但也受到很大的局限,因为目前我们所有的观测只能是在岛上,在海里没有任何观测。因此目前海南地震监测最大的局限就是地理条件限制,海洋监测没有发展起来,但今后将陆续深入到海洋,不光是监测地震,还要为经济建设、为国防服务。
  
   “建议海口老房子做抗震性鉴定”
   读者:海口老街的一些骑楼能抗震吗?
   沈繁銮:海口是一个新发展的城市,上个世纪80之后建了很多高楼,这些楼房绝大部分都是按照国家防震要求设计建设的。海口的设防标准现在是0.3g,按照这个标准建设的楼房都能达到抗倒塌的程度。但是过去的一些老房子抗震性能就很难说,建议对这些老房子作抗震性鉴定,该改造的还要进行适当的改造。
   海口抗震设防标准是0.3g,这是国家标准,也是强制性的标准。通俗一些讲,就是在海口地下发生7级多的地震时,房子也许结构遭破坏但不应倒塌;如果发生6级地震可能会破坏但应还能使用;如果发生5级地震,房子则不应有破坏。特别是做过地震安全评价的房子、框架结构的房子会更安全,所以市民应该不用担心。
   同时,这次地震也给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提了个醒,首先是我们地震部门,监测预报还要深入,这次地震我们没有观测到太多的前兆现象,说明我们的观测系统、观测的物理量今后还需加强深入研究。其次是政府方面,提出了对抗震设防的要求。现在国内不少地区农村的建筑基本上还处于“不设防”状态,很幸运的是海南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不少市县防震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但这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要通过几年的时间让农村的房子也抗震,遭遇大地震首先不让它倒、不让它砸到人、砸死人。再就是社会层面,大家都应该对防震知识有所了解,对自救、互救知识有所了解。
  
   “汶川地震因震级大所以传播远”
   读者:四川离我们海南这么远,为什么海南也有震感呢?目前海口有没有防震场所?发生地震时应如何保护自己?
   沈繁銮:主要是四川汶川县的地震震级很大,因此能量也很强,也就会传播得很远。虽然距离一千多公里,但当地地震发生后,最多不过一分钟就能传到海南这里,地震波的速度是每秒钟8公里。
   海口在抗震设防上要求还比较严格,也规划了几个避难场所,避难通道也在规划之中。而且海口市的新的规划中,也将会考虑避开可能的地震破裂带。
   一旦发生地震,千万不要惊慌,应该是就地避震,因为地震来得比较快,不能跑,更不能去坐电梯。一般室内厨房和洗手间是比较安全的地方,因为管道多、空间小,能形成比较安全的生存空间。震后要关闭家里的煤气、电源等有可能发生火灾的隐患,然后撤离建筑物,到空旷的地方去。
  
   “网友预测地震”纯属无稽之谈
   四川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后,社集网上一篇题为“我预测2008年5月12日中国将发生地震”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一位自称为地质工作者的网友表示他在5月7日就预测出近期国内会发生地震。昨天下午,经过记者的多方求证,发现此帖是一篇网友在地震发生后才发表的“新帖”。
   记者在百度搜索页上并没有找到原帖,只看到一些网友对原帖的截图。一位自称是武汉人的网友“水命红颜”发帖子表示他是地质工作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也和国外同行进行交流,预测5月12日中国将发生地震,地震大致位置会在四川和湖北中部。但是,由于他的预测不能在官方公布,没有实际证据,怕引起恐慌。他预测,震中应该离武汉不远,希望看到此帖的武汉老乡及时通知亲友,作好防护措施。记者发现,截图上帖子发布时间确实是5月7日,但字体明显和全文所用的字体不一样,明显有修改的痕迹。
   随后,记者辗转联系到社集网主编许晓兵,他介绍说,这篇帖子的发布时间确实是在5月7日,但当时发布的内容与地震毫无关系。因为社集网论坛中所有的帖子都具有修改功能,此帖是在地震发生以后网友对原来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全是一种自我炒作的行为,工作人员随后对帖子进行了删除。
   对于这种行为,很多人表示强烈的谴责。网友“ayssss”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名为《揭穿所谓“地质专家提前预测到此次中国大地震”的真相》文章,他从不同的方面证实此帖是伪造。“ayssss”最后说:“在全国都在为这次灾难伤心的时候,还有人却做出如此恶劣行径,实在是可恶至极!”(钟禾)
  
  
  温馨提示
  避震十个不要
   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滞留在床上;
   不要在室内窗下、阳台上、楼梯里、电梯间和外墙下避震;
   不要在狭窄街巷、高楼大厦以及高大烟囱和水塔下避震;
   不要在电线杆、高压线、变压器下避震;
   不要在立交桥、过街天桥以及各类桥下避震;
   不要在河边、悬崖下避震;
   不要躲进危险的场所。如: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储藏易燃易爆品的仓库等;
   如果是在人多的场合遇到地震,一定要避开人流,不要拥挤;
   震后,不要马上回到建筑物内寻人、找物,要提防余震的发生。
  
  震前动物前兆
   据资料介绍,一次较强的地震发生之前,约有近百种动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其中较明显的有四十余种,人们总结编出了动物前兆异常现象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前兆,群测群防要做好。
  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蜜蜂群鸟迁家忙,大猫叼着小猫跑。
  冬天蛇蛙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做预报。
;)

vorig 发表于 2008-5-14 18:27

我今天已经成祥林嫂了
先是拉着日本邻居blabla了1个小时
然后拉着德国邻居抨击他们的媒体抨击了大半个小时。。。。。。。$m4$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08-5-14 19:04

我昨天就捐了,我的渠道是:
我在国内有招商银行一卡通,包括外币帐户,并且申请了网上银行大众版和网上支付功能
昨天招商银行主页上就直接有连接捐款至北京红十字会,直接用网上银行一下子就OK啦

我推荐各位通过此次事,考虑一下给自己在国内留个银行帐户
非常方便的
比如,自己可以每个月放点资金进帐户,直接是欧元帐户,可以在网上直接按照当日牌价解汇
暂时不用的话,就欧元放着,利息也高
从德国银行转入国内招商一卡通也很方便的,三天就到帐
还比如,自己如果需要国内买什么东西,有时候跟父母讲吧,他们也不懂,而且还要劳累他们去跑
那么只要直接上网,现在网上什么都买得到,很多都免邮费送到你父母家
然后再让父母只要帮忙给你直接寄过来就OK啦,多少方便啊
象碰到现在这种事,直接上银行主页就解决了,还用这里转来转去吗?
更比如,回国时,虽然国内现在EC卡可以提到钱,而且国际信用卡也可以用
但,不是到处都有的,也不够安全的
那么就用一卡通,全国各地跑到哪里都接收,而且又相对安全
当然,如果国内还有个小投资房产什么需要收租啊,直接叫他们汇入这个帐户,网上查起来也极其方便
国内现在政策是,每人每年可以无理由以国家牌价换取5万美金
即使你钱比较多,自己的额度用完,可以叫家人帮忙换下,这钱又活起来了,再汇回这里消费也可以了

这里很多人应该比较会理财吧,国内保留个帐户是有必要的,蛋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
网上甚至可以直接炒股票和做基金的,虽然我本人没做哈
当然,个人建议哈
还有,如果需要申请是需要本人直接去一次带好身份证或者护照的
也有很多朋友父母有卡,可以请父母去申请下,如果父母不介意你可以经常查到他们帐户或者大家一起用的话
我是觉得分开比较好点,因为我回国如果叫父母把卡给我用用,总归觉得也尴尬啦

[ 本帖最后由 stella_0183 于 2008-5-14 19:05 编辑 ]

mooncake_sh 发表于 2008-5-14 19:08

定,支持美女蛇mm$送花$ $送花$

Blüte 发表于 2008-5-14 19:09

大S,人在德国,中国开账户,马上涉及交税问题。这里不深入讨论,大家明白就好。

葡萄仔 发表于 2008-5-14 19:09

原帖由 stella_0183 于 2008-5-14 19:0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昨天就捐了,我的渠道是:
我在国内有招商银行一卡通,包括外币帐户,并且申请了网上银行大众版和网上支付功能
昨天招商银行主页上就直接有连接捐款至北京红十字会,直接用网上银行一下子就OK啦

我推荐各位通过此次 ...

我今早也是通过国内招商汇款. $握手$

方便快捷~~~$送花$

@dolc.de 发表于 2008-5-14 19:10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08-5-14 19:10

原帖由 Blüte 于 2008-5-14 19:09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大S,人在德国,中国开账户,马上涉及交税问题。这里不深入讨论,大家明白就好。


哦,那就以父母名义喽$m17$
让他们把卡申请下支付和网上银行功能就是啦

@dolc.de 发表于 2008-5-14 19:11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08-5-14 19:13

原帖由 @dolc.de 于 2008-5-14 19:1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想问一下,你招行里的欧元怎么汇回德国呢

这个我一直都没有找到答案,只知道从德国汇过去肯定没问题而且免费,就是不知道从中国汇到德国是否也免费。

我家也有招行的一网通的,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把钱再 ...


我从来不汇回的,我直接人去银行结美金拿现金的
老实说还是现金安全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08-5-14 19:14

如果投资是国内的,我收的资金是国内投资的资金
跟这里没什么关系的
这里资金出去我可以保证是消费而已

@dolc.de 发表于 2008-5-14 19:15

Blüte 发表于 2008-5-14 19:16

原帖由 stella_0183 于 2008-5-14 19:1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哦,那就以父母名义喽$m17$
让他们把卡申请下支付和网上银行功能就是啦
网上银行功能安全性值得怀疑。你是个体户,账本清楚一点比较好。

drach 发表于 2008-5-14 19:18

我用的国内招商银行网上银行捐款,很方便,3分钟就能搞定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08-5-14 19:18

原帖由 @dolc.de 于 2008-5-14 19:1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你损失大啦,现钞和现汇价格不一样的,如果外币数量大的,损失不止几百块了一次。

那你美金带到德国再存银行吗,在德国存美金帐户吗


这个问题就不回答了,我的个人经济隐私
我的税务师知道就可以了

@dolc.de 发表于 2008-5-14 19:18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08-5-14 19:19

原帖由 drach 于 2008-5-14 19:1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用的国内招商银行网上银行捐款,很方便,3分钟就能搞定


跟我一样的$握手$ 昨天就开通了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08-5-14 19:20

原帖由 @dolc.de 于 2008-5-14 19:1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你还是不如Blüte懂得多。不看钱在哪里,只看钱和谁有关,也不看谁在哪里。


我不需要懂,因为我有信得过的税务师,我只需要告诉他情况就可以了:cool:
我不需要自己去研究的,没这必要

@dolc.de 发表于 2008-5-14 19:27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08-5-14 19:29

原帖由 @dolc.de 于 2008-5-14 19:2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支持$ $支持$ $支持$

这样的客户,税务师最喜欢了。你信的过他,要得就是你这句话。不必再提醒你了,每个税务师都买了巨额职业过失险,而且保险一旦赔付,十赔九不足。


我LG认识他,幼儿园就开始一起混了
我没你那么偏执的,买个保险调查人家一清二楚的生怕被骗
大家都要赚点的啦

@dolc.de 发表于 2008-5-14 19:36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08-5-14 19:39

原帖由 @dolc.de 于 2008-5-14 19:3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7,谁不想体面地活着啊,谁愿意骗别人啊。税务师买巨额职业过失险,根本不是为了骗人。过失,你懂吗,什么叫过失,就是不是故意的。要是故意骗人,保险公司不赔付的。没有哪个税务师敢不买职业过失险的。你信他, ...


你这里说的是你的推测和想象
而我,看到的事实是,我们十年在中国期间,从来没有一次碰到过税务方面的问题
不象我们认识的有些同事,多多少少收到过税务局的信或者通知过的
所以,我们没什么理由去不相信他的能力和为人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专用账号和其他捐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