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环境监察所将触角延伸至乡村 执法服务管理一竿子插到底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农村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环境投诉逐年递增,广大农村成为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在此情况下,山西省清徐县环保部门打破常规,率先在10个乡镇设立自己的派出机构——环境监察所,将环境执法、环保服务、环境管理的“触角”延伸至广大农村。通过近一年来的有益实践,乡镇环境监察所以“亲民、为民、便民”的良好形象,深深地扎根于群众心中。
“环境监察所让我们少跑冤枉路!”
记者走进徐沟镇环境监察所时,所长崔奇毅正和3名执法人员汇总污染源普查表。谈起环境执法进驻徐沟镇一年来的感受,他们的回答却出奇的一致——“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新成立的环境监察所来说,当务之急,首先必须摸清污染家底,规范监督管理辖区的排污企业。为此,崔奇毅带领队员一家一家对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建档、督察。
记者翻开徐沟镇污染源台账,看到原先徐沟镇纳入环境监管的企业有40家。经过一年深入细致的统计,数字一下升至60多。哪个企业有几个排污口,污水处理率多少,年产固体废物多少……在台账上一目了然。
崔奇毅说:“因为监察所刚成立,当时很多村民不理解,执法的难度相当大,每次行动都离不开公安、工商、电力等部门的配合。但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排污单位已能按照环保规定进行生产,平均每两个月才能发现并查处一起违法案件。”
与此同时,随着环境执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环境监察所。“以前办理一个项目,不知道要往县环保局跑多少趟,一个来回就是40多公里。自从有了环境监察所,我们少跑了好多冤枉路。现在,环保咨询、项目的初审、选址等,在环境监察所就能弄清楚。”一位前来办事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2007年以来,徐沟镇有16个建设项目建成并顺利投产,另有洗煤、选矿等能耗高、污染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8个项目被“一票否决”,共涉及资金1600多万元。崔奇毅说:“我们不希望看到项目刚刚投产,就因为不符合产业政策而被取缔。”
环境监察所成为环境监管的“眼睛”、环保宣传的“嘴巴”
提起监察所的“否决权”,清徐县环保局局长马春亮笑了:“监察所并没有项目的审批权,也没有对污染企业的关停权,所里查处的污染项目,该处罚多少,由县环保局的法规科确定,所里提供给企业的更多是服务、咨询和宣传。项目选址在不在环境敏感区内?项目审批需要哪些资料?如何申请环保模范企业……环境监察所执法人员必须做到有问必答。”
一位东南坊村民告诉记者,以前自己根本不懂环保,通过咨询环境监察所,才知道办一个养猪场还要有环保手续。
为了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清徐县对规模较小或者是污染较轻的项目,1个工作日内便能拿到环保审批手续,最长不超过3个工作日。但像建设养殖场这样大的项目,则需要一个星期。为何如此之快就能拿到环保审批手续,马春亮局长道出其中的秘密,因为建设项目前期的预选址、资料申报等各项工作在环境监察所都把了关。
在清徐县环保部门看来,环境监察所进驻乡镇,严查环境违法项目,摸清污染底数,就是要做好环境监管的“眼睛”;搞好环保咨询,引深环保服务,就是要做好环保宣传的“嘴巴”。
今年,清徐县对全县范围内31家暖气片生产企业进行优化升级,其中对升级改造无望的23家暖气片生产企业实施关停,而这项工作的重头戏自然落在环境监察所头上。
今年年初,环境执法人员检查发现位于208国道附近的清徐县高花暖气片有限公司没有任何整改迹象,于是,向这家公司下达了停产要求。为了能让这家企业彻底解决污染问题,执法人员不厌其烦地做公司有关负责人的思想工作,详细地讲解了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促使其实现绿色转型。目前,这家公司已成功转型为一家生产冷冻食品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日本等地。
“有了监察所的支持,局里工作轻松多了!”
清徐县环保局38名环境执法人员被派驻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监察所,负责辖区内排污企业的环境管理。监察所人员的编制,占到县环保局机关编制的近一半。
清徐县环保局污染控制科原先是任务最重的科室之一。以前,科里的人成天往乡镇跑,也有忙不完的事。
污控科科长曹永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一天能检查七八家企业来算,那么把所有企业跑一遍则需要10天~20天。若遇到企业偷排现象,还要下处罚决定,做立案调查,一天下来只能检查一家企业。由于区域范围广、排污企业众多,给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结果往往顾此失彼。而环境监察所的设立,有效解决了多年困扰环境监督管理的一大难题。“
以前,污控科有10名工作人员,现精简至4人。虽然人员少了,但由于有环境监察所的支持,工作量反而降了下来,感觉轻松多了。”曹永琴说。
清徐县环保局的这一改革举措,同样受到企业的欢迎。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话很有代表性:在生产过程中,环境监管是必须的。但企业每天要接待政府和有关部门检查很多,今天负责排污收费的人来了,明天负责限期治理的人来了,让企业有时应接不暇。现在,有了环境监察所这个“多面手”,在监管的同时提供咨询服务,省去很多麻烦,企业可以更专注于生产。
乡镇环境监察所的成立,为清徐县环境质量的改善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2006年相比,2007年清徐县查处的环境违法案件由上年的121起增加到225起,罚款数额由上年的119.9万元增加到240.26万元,受理“12369”环保举报电话由上年的94个增加到165个,百姓积极参与环保的热情空前高涨。
在清徐这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环境管理新路正在铺就。
《中国环境报》2008-5-1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