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星光下 发表于 2008-5-19 12:29

一张床颠覆传统养猪

  北京市大兴区发明了一种“床”上养猪的生态环保新模式,做到两三年不用“除圈”,实现粪便处理“零排放”,且彻底改变了猪圈蚊蝇乱飞、臭气熏天的脏乱差情况。
  所谓“床”上养猪,就是用秸秆、谷壳、锯末配以一定比例的发酵菌种为猪搭起厚度为80厘米~100厘米的发酵床,猪吃、睡和运动在床上,猪的粪尿经微生物发酵后迅速降解成高质有机肥,每立方米能卖到260元,同时不用冲洗圈舍,节水达90%以上,到了冬天发酵床还能保温。据报道,目前大兴区已在80个猪场建成发酵床3.6万平方米,2010年将实现全覆盖,年产80万头生态猪。大兴还准备把环保型猪舍建成观光旅游项目,让广大市民前去认养仔猪。
  养猪业是中国家畜饲养中规模最大的行业,谁都知道猪肉好吃,几乎人人离不开,可又脏又臭的猪舍却招人嫌,除了养猪人外,谁又愿意接近它?大兴“床”上养猪无疑是对传统养猪模式的革命性颠覆。可以想像,当养猪场不再是一个肮脏不堪的地方,变成了旅游景点、娱乐的场所;当大肥猪不再令人厌恶,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憨态可掬的宠物,那是多么地赏心悦目。
  由于中国养猪规模为世界之最,传统饲养模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以至于一些地方为了环保对养猪业进行控制。如前段时间广东某市出台规定要“消灭”生猪饲养场。而现实困境是,13亿人口的主要副食品供应依靠猪肉,养猪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去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暴涨主要就是缘于生猪饲养量下降。养猪业对民生来说不可或缺,但养猪业所造成污染必须减轻,那么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是一个好办法。“床”上养猪清洁无害,节水节能,还能变废为宝,产生经济效益,形成环保产业链,很值得推广应用。
  但考虑到目前许多农村地区仍以家庭养猪为主,规模较小,推广“大兴模式”的资金和技术都很困难,农民的养猪观念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这就需要政府通盘考虑,将生态养猪作为整治农村环境、清洁水源和粪便的一项环保战略加以实施,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建设一批生态环保型饲养场,用经济手段鼓励农民摒弃零星散养习惯,走进饲养场集中养猪。

《中国环境报》2008-5-1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张床颠覆传统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