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xaka 发表于 2008-5-19 14:10

阿坝水文局抗灾自救纪实

  中国水利网站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时刻,汶川大地震瞬间爆发,成千上万的生命瞬间定格为永恒的沉痛记忆,汶川及其周边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完全瘫痪,汶川一时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死亡的阴影,在汶川灾区的残垣废墟上徘徊游走。
  坚守尚存寸土,点燃重生希冀
  地震发生后,汶川及其周边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完全中断,阿坝州水文局水情防洪电台成为整个汶川重灾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信息通道,成为求救的唯一途径。
  灾难发生当即,整个汶川县城淹没在山体滑坡的漫天尘沙与房屋垮塌的哭喊嘶吼中,逃亡的人群笼罩在恐慌与无助中。就在这紧急避震以求一线生存之机的紧迫时刻,阿坝州水文局领导当机立断,与水情预报科值班人员留守办公楼,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求援工作中。随即,局领导召集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统筹安排,兵分两路抗震救援,一部分镇定而有序地疏导阿坝州水文局职工及家属,一部分留守岗位,坚持水文工作照常运作,确保信息的准确与畅通,让外界的救援工作及时到位。
  截至5月15日,地震余波仍持续不断。震发三天以来,水断粮尽、衣食无保,在无法得到任何援助的情况下,阿坝州水文局罗华强局长、帅武权副局长率领水情预报科全体人员及设备科、勘测科、行政办公室相关人员积极采取应急措施,日夜值班,忍饥挨饿坚守在尚可安生的几平米房间,及时通过短波电台接收并由阿坝州防办、大金水文站等部门转发水文信息200余份,同时为汶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向省、州各部门传递重要信息50余份。
  地震突如其来,汶川四面受困,在这进出无方、援助无路的“孤岛”里,就是这样一群临危不惧、临阵不逃的水文人,用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守护着小小的防洪电台,收发着一条条聚焦亿万人目光的可贵信息,用他们顽强的毅力点燃无数灾民重生的希冀。
  一时的避震营,弥久的水文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5.12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是那样的急剧猛烈、惨无忍睹。让无数人丧失亲人、衣食无保、身无栖息之地。
  成为受损惨重的灾民,我们抱怨不幸。但是,在这一片瘫痪狼藉、救助无补的惨象中被困数天 ,我们101名阿坝州水文职工及其家属却是幸运的。 因为有阿坝州水文局这个有组织力、向心力、凝聚力的集体,让我们101名无家可归的单一个体凝聚在一起,尤其是让那些儿女已下测站的年迈老职工和父母不在身边的水文职工幼童找到了避震营这个临时大家庭。
  在这里,局领导与职工家属群策群力,共同自救,解决温饱与栖息问题。我们庆幸没有遭受地震后风雨交错接踵而至的侵袭,没有成为争抢救济物无助的沦落人。退休职工杨春林同志说:“这场大地震期间,我的家人都在外地,全靠局领导组织得好,对我照顾周到;有些职工的远亲到汶川来旅游,因为地震受困也得到关照,体现了我们阿坝州水文局一贯团结互助的精神。”
  在这里,我们以院坝当厨房,用花台当灶台,搭建简易的避震营。没有炊具与粮食,家属们冒着生命危险无数次冲进危房去转移;没有饮用水,男女老少们争先恐后并肩挑提;没有生火的干柴,年轻体壮者将枯枝打捆背回;生病了,大家相互照顾,不离不弃。当大家各自想方设法采购回有限的食品时,并没有自私自利、独享其成,而是统一储存,统一安排,共患难求生存,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
  地震让我们恐慌无助,抱怨不幸;水文避震营让我们患难自救,共享万幸!在这里,我们有饭同食,有难共患,互帮互助,让每一位幸存者的求生欲历练着不可磨灭的水文团队协作精神,延续着永世不忘的患难同胞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坝水文局抗灾自救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