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erife 发表于 2008-5-20 08:30

在哀悼中警醒在警醒中坚强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这是自1990年《国旗法》实施以后,我国第一次依据该法“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之条款进行全国哀悼。这也是我国首次依据法律,以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发布政令的方式向自然灾害中遇难的平民志哀,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外国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根据国务院应急办提供的数字,截至5月18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220109人受伤。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四川省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省市。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专家根据国际惯例,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据此对震级进行修订,修订后震级为里氏8.0级。其震级之高,超过1976年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为百年罕见。
  此次国家依据《国旗法》为遇难群众哀悼,表明政府更加关注民生。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救援的及时、快速,为抢救人民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直到今天,救援行动仍没有停止,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个又一个被埋超过100小时的幸存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5月18日20时10分,在被埋现场实施高位截肢手术后,汶川县映秀水电公司职员虞锦华被山东公安消防总队成功救出。自汶川大地震发生至脱险,虞锦华已在废墟中埋了150个小时,而救援人员对她的营救也长达56个小时。
  一个又一个生命的重生,挑战了生命的极限。在顽强的生命面前,生命已不仅仅局限于“黄金72小时”,我们的救援人员也没有相信“黄金72小时”,而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做出百倍努力”。
  汶川地震发生已经一周了,国务院决定5月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向死难的群众寄托哀思的同时,救援行动仍在继续。而国家为汶川地震遇难者设立哀悼日,既是对死难者的哀悼,又是对幸存者的抚慰,更是对那些没有遭遇灾难的国人的警醒。在灾难面前,惟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才能抵御灾害和渡过难关。
  为四川省汶川县大地震遇难者设立哀悼日,是哀悼更是警醒。我们在哀悼中警醒,在警醒中坚强。我国有30条地震带,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超过8级的特大地震就有4次,而此次汶川地震也许并不是终结。因此,我们应该将预防地震的意识牢牢根植于心,只有具有强烈的灾难和忧患意识,我们的国民才会更加坚强,我们的国家也会变得强大。


  >>>观点要览>>>
  患生忧,忧生治。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终将被淘汰出局,一个没有 忧患意识的国家,终将变得积贫积弱。忧患意识先从政府、官员抓起,不仅在防震抗震方面要有高度、灵活、发达的应急机制,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民族、国家,我们的政府及政府官员只有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在大灾面前经受住考验,才能在发展的征途中经受住考验。
   (网友:李振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哀悼中警醒在警醒中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