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同安区环保资金投入2.21亿元,空气质量优良率99.7%
本报讯 素有“银城”之称的厦门市同安区作为千年古城,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同安区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将节能减排作为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确保控制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实现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2007年,同安区国内生产总值105亿元,环保资金投入2.21亿元,环保投资指数为2.11%。空气质量优良率99.7%,优级率为30.6%。通过对工业、交通、社会生活噪声的综合整治,2007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8.8分贝。2007年是同安东西溪水污染3年综合整治计划的最后一年,同安区加大了对流域范围内违法企业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厦戎联合造纸厂同安分厂和同安区五显造纸厂的污染防治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拆除东西溪两侧可能造成污染的违法建筑55处,清理河床及两岸土头垃圾9.36万立方米,清除杂树、杂草1.43万平方米;清除水葫芦、水花生200多亩。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西溪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巡查,较好地防止了饮用水源保护区规模化养猪场的回潮,拆除新建规模化养殖场448.5平方米。通过对汀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重新规划,在库区推广猪——厕——沼“三合一”户用型沼气项目,带动村民改水改厕,治理养殖和生活废水,使用沼气代替传统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库上游的生态环境。
同安区通过制定《同安区“十一五”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共同推动减排重要工作的开展。与辖区23家重点排污企业分别签订了减排责任书,督促企业如期完成减排计划,为区域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确保了同安“工业立区”战略的顺利实施。
畜禽整治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同安区政府专门召开整治工作会议,部署工作、调解纠纷。针对厦门市岛内、海沧、集美相继开展生猪禁养的现状,及时协调土地、城建、环保等部门严格把关,防止外来养猪场的大量涌入。同时,同安区政府还及时调整了规模化养殖禁养区的范围。2007年,有20家养猪场的生态型零排放建设通过有关部门的联合验收。加大对在建工地的管理和推广道路机械化清扫,有效防控扬尘污染,累计查处未设置清洗设施、未设置覆盖装置等违法案件49起;城市26条主要道路共计46万平方米实现机扫。为解决餐饮业油烟、噪声扰民问题,区政府严格控制商住综合楼项目,积极引导商住分离,建设餐饮集中区。2007年,全区共新建润洲商业广场等餐饮集中区1.8万平方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