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erife 发表于 2008-5-23 17:37

遗体处置昭示人性关怀

  为妥善及时地处理四川省汶川地震遇难人员的遗体,预防地震灾区疫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灾区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民政部、公安部、卫生部近日联合制订了“5·12”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对遗体处理方式、遗体辨认程序、境外人员遗体处理、卫生防疫、协调配合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由于遇难人数众多,加上目前灾区的防疫形势严峻,如何处理遇难者的遗体,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如果不及时对遇难者的遗体进行处理,就会造成空气和环境污染,有传播疾病和带来瘟疫的可能。在处理过程中,如果稍有不慎,会给救援人员以及当地群众带来疫病传染的危险。如果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引起遇难者亲属以及外界的误解,不利于当前的救灾与社会的和谐。因此,虽然灾区的防疫形势十分严峻,但对不幸遇难者的遗体,中央政府并没有做出轻率的决定,而是出台意见:能够确认死者身份的,由民政部门安排火化;不具备火化条件的,进行土葬深埋处理;对于那些无法确认遇难者身份的,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对遗体进行编号、记录、拍照、提取可供DNA检验的检材,并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和检验,建立“5·12”地震遇难人员身份识别DNA数据库。
  这些措施,既能让逝者得到尊重,又能保证今后遇难者身份的辨认,更重要的是,这种科学、人性化的处理方法,也让逝者亲属得到了安慰。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去,让生者有信心地活着,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更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态度,直接关系着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在汶川地震后进行的社会调查报告显示,本次地震后,对于政府所采取的抗震救灾行动,民众的满意度高达98.6%,其中非常满意的比例占到63.1%,比较满意32.9%,一般满意2.6%。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以积极的姿态迅速做出反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天就飞抵四川,亲临抗震救灾现场,对救援工作作出了部署。公众对政府抗震救灾有力、有序、有效的表现,普遍予以了高度评价,这也是民众对政府工作的一个肯定。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那些不幸遇难的同胞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是,我们还得好好活着。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活着的每一天,这是逝者留给生者的祝愿,也是生者对逝者最好的怀念。
  >>>观点要览>>>
                 让绿丝带飘起来
  地震以来发生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巨大的悲伤瞬间就席卷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几乎每天都在哽咽,看着看着、读着读着、听着听着,眼泪就流了下来。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再做些什么,成了每一个人心里最大的愿望。我和大家一样,此刻非常想赶去灾区,哪怕就是为灾区人民递上一瓶水,熬上一碗粥。
  虽然我不能亲自到抗灾最前线给灾区人民一个拥抱,和他们握手,给他们带去一些安慰,也没有机会为他们医治伤痛,为他们排忧解难。但我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发出呼吁,呼吁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行动起来,各尽所能地给予灾区人民送去关爱与帮助。
  也许你认为这样做还不够,那么,让我们一起系上绿丝带吧。因为绿色代表希望,是对未来憧憬的颜色,是万物复苏的颜色,所以让这片绿色在神州大地上蔓延吧。也许一颗心是孤独,两颗心是幸福,三颗心是家庭,那么无数颗心在一起就是无坚不摧的力量,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力量!
  从这刻起,请时刻提醒自己,你就是中国!你就是抗灾最前线!
  (网友:杨晶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遗体处置昭示人性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