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 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5月19日,我坐上绵阳市环境监测站新装备的环境应急监测车第二次进入北川县城。大灾过后防大疫。为防止地震之后灾区疫病的流行,灾后防疫成为救灾工作的重点之一。大街上到处都是疾控人员在打药,空气中弥漫着高效杀毒剂的味道。
在一个街口,一群疾控人员在路边休息,地下放着肩背式打药设备,而放在旁边的白底红字敌敌畏药箱引起了我的注意。敌敌畏早在几年前就禁止使用了,但这是非常时期,是不是破例了?我不敢肯定。凭着职业习惯,我马上对着药箱拍了两张照片。
5月21日,我在成都遇到环境保护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专家,将我在北川发现敌敌畏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并将照片给专家看,他们很惊讶。
5月23日,夜里11点多钟,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副司长罗毅给我打电话,让我速将敌敌畏照片传过去。
5月25日,媒体报道,卫生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紧急通知四川灾区,禁止在灾区使用敌敌畏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六六六”农药进行消毒,防止对环境和水源进行污染。
据报社在前方采访的记者透露,我提供北川地震灾区使用敌敌畏消毒的情况引起环境保护部前方指挥部的高度重视,专家们迅速制定技术报告上报。
一张照片、一条信息,引起了有关部门的迅速反应,体现出我国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负责、迅速果断地处理危机的决心。
《中国环境报》2008-5-2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