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温家宝指示堰塞湖抢险:要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新华网四川绵阳5月27日电(记者黎大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6日深夜给正在四川前方指挥抗震救灾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回良玉打电话,询问北川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进展情况,要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加强巡视,做好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下不出大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要求唐家山堰塞湖排危抢险要立足主动、立足早动,把工程抢险和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同时安排、同步进行,确保不出大的问题,确保群众生命安全。27日上午,回良玉乘直升机飞赴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现场察看险情,详细了解现场各项排险工作的进展情况。随后,回良玉在绵阳主持召开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紧急工作会议,传达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危抢险工作。
回良玉指出,抗震救灾的一项突出工作是防范次生灾害,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危除险。这是关系下游上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新的巨大灾难,让灾区群众灾上加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和抢险工作。各有关方面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和总理指示精神,从大局出发,尽最大努力,争分夺秒、千方百计完成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任务,力保不出大的问题,尽全力避免广大群众由于堰塞湖出现问题再遭受新的损失。
这是新华社记者随机抵达唐家山堰塞湖上空拍摄的照片(5月26日摄)。5月26日,济南军区某陆航团的直升机装载食品、物资和燃料,运送至唐家山堰塞湖坝上。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回良玉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军地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克服艰难险阻,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抢险工作已经有序展开。我们一定要把问题估计得复杂一些,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大一些,把转移安置下游群众的工作难度估计得充分一些,从坏的方面着眼,向好的方面努力,做到抢险和避险同步推进,切实做到双保险。
他强调,当前,要尽快完善应急抢险和群众避险工作的总体方案和各个细化方案,科学合理、积极有序地展开。要加强险情的监测、预报、预警。认真检查每一个环节,确保险情预警信息和组织群众转移的指令传递快捷、通畅。科学测算、统筹安排下游水库的蓄水量,为缓冲、接蓄唐家山堰塞湖下泄水预留出库容。要进一步强化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应急指挥部门责任,细化实化各项工作方案,加强协作配合,昼夜不停施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要做好抢险避险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为促进应急抢险特别是下游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5月26日,官兵在搬运抵达的物资。当日,济南军区某陆航团的直升机装载食品、物资和燃料,运送至唐家山堰塞湖坝上。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回良玉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施工现场还看望慰问了武警水电部队官兵、解放军指战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新闻工作者。
据了解,截至5月27日中午,已空运大型设备26台套、油料5吨、人员157名和大量给养至唐家山堰塞湖坝上,1200名官兵携带10吨特殊排危物资克服重重困难步行至抢险施工现场。
水利部: 应急除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陈雷在唐家山堰塞湖现场指挥
法制网北京5月27日讯 记者姚芃 据水利部通报,今天8时,唐家山堰塞湖水位高程727.02米,较昨天8时上涨1.82米,水面距堰塞湖堰顶垭口23.18米,坝前水深60.37米。经过昨夜8台挖掘机、7台推土机共15台机械通宵施工,目前唐家山堰塞体作业面已比原垭口控制高程下降3至4米,形成20~30米宽,40~50米长的工作面。计划今天仍需空运重型施工机具,实施第二控制段开挖工作。经前线指挥部研究,确定设备和炸药的使用原则为:挖爆结合,先挖后爆,平挖深爆,以爆助挖。
水利部陈雷部长、矫勇副部长、刘宁总工在唐家山堰塞体施工现场,研究施工方案,指挥堰塞体应急除险工作。
此外,属高危险情的另一处堰塞湖,即安县肖家桥堰塞湖的应急除险方案已完成设计,计划派100名施工人员参与作业。目前,已有20多名施工人员、2台推土机赶赴现场开始施工。
根据风险评估报告,水利部前方领导小组按照“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在重点作好唐家山堰塞湖应急除险的同时,抓紧作好其他堰塞湖的处置工作,目前已制定了四川省堰塞湖排险工程总体方案。
四川震损水库已由应急处置转入抢险修复的新阶段
法制网北京5月27日讯 记者姚芃 据水利部通报,截至目前,全国因地震出险水库(水电站)共2385座,较26日增加2座,均为湖南省中型水库,次高危险情。全国震损水库中大型、中型、小型水库分别为4座、74座、2307座,溃坝险情、高危险情和次高危险情分别为69座、320座和1996座。四川省水库震损情况没有新的变化。
为做好震损水库应急除险工作,水利部派出18个现场设计工作组,对高危以上险情水库编制了应急除险方案。昨日,四川省对234座水库实施了应急抢险,截至目前,已累计抢险496座,排除险情175座。
四川省拟于近日公示所有震损水库的行政领导和技术责任人,以进一步加强震损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工作。这标志着四川震损水库已由应急处置转入抢险修复的新阶段。
水利部:正在抓紧落实四川灾区震损堤防应急抢险措施
法制网北京5月27日讯 记者姚芃 据水利部通报,昨日四川省没有发现新的堤防震损险情,震损堤防仍为479处、长度686.71千米。其中重大险情53处,较重险情197处,一般险情229处;裂缝304处,脱、滑坡165处,沉陷194处,管涌3处,其他74处。
在前期开展的堤防险情排查基础上,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区分不同险情性质,针对不同险情级别,采取了应急措施。对250处重大和较重大险情堤段已全部落实了责任人,明确了监测人员和监测方式。242处落实了抢险方案、队伍和物资,155处落实了人员转移预案。阿坝州的5处重大险情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并采取了一些临时应急处置措施,其他重大险情已确定了排险时间和工期。
对下一步堤防险情的排查处置,水利部会同四川省提出了以下措施:一是对震损堤防按照重点河流、重要河段、重大险情的“三重”原则进行排序,认真落实责任,坚持巡堤查险,倒排应急抢险时间表,在主汛期前全部完成应急抢险工作。二是抓紧研究落实堰塞湖下游洪水影响区的堤防应急抢险措施,重点是唐家山堰塞湖下游的北川、江油、绵阳城区堤防。三是继续跟踪较重、一般堤防震损变化情况。
水利部:四川灾区农村应急供水取得新进展
法制网北京5月27日讯 记者姚芃 据水利部通报,据统计,四川昨日解决了14.5万人饮水困难,累计解决514万人饮水困难。其中通过抢修原有供水设施当日解决11.4万人饮水困难,累计解决280.3万人饮水困难;修建临时供水工程、安装净水设备等办法,当日解决7.5万人饮水困难,累计解决115.7万人饮水困难;采用送水车等临时送水措施解决118万人饮水困难,较前日减少4.4万人。农村应急供水措施已逐步从临时送水向工程措施转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