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国内,总有机会自己给自己做,在国外,永远只是打工的。换句话说,你可以有一份职业,但是永远得不到事业。
[ 本帖最后由 yanerbin 于 2008-5-29 21:22 编辑 ]
原帖由 UCer 于 2008-5-29 17:4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确实没法比。 不要说德国私企老板,就是部门头很多也都一周工作超过60个小时。
想赚钱的话,在国外难。多半也就是混口饭吃,然后再比比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找找平衡,给自己点借口而已。
中国富人确实多,看看 ...
我那个二老板可卡了,我说中国人买个一百多万的车的有的事,他说不可能,他知道中国穷
我真想一刀解决了他
原帖由 johndoe 于 2008-5-29 21:1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要会喝酒,熟悉会所,跟妈妈桑人头熟
中金本来就是做IPO多,07年市场这么好,当然赚得也多
让我们来reverse engineering一下
不知道中金的boni是怎么算的,很可能跟bear stearn 一样,有部分的boni来自 ...
要会喝酒,熟悉会所,跟妈妈桑人头熟
不要什么专业知识,会这个就行了吗?
那我准备回国拉,哈
原帖由 影中我 于 2008-5-29 09:3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汗$ 你不想想人家已经工作五六年了,每周上百小时的工作量$汗$
这年头要加班的人都是上档次的。默克尔加不加班? 胡总温总加不加班?超市收银员加班吗?看自行车的加班吗?能有班加的都是有前途的$汗$ $汗$
怎么我认识的在投行工作的同学月薪只有10K多啊。
中金真的钱很多,我一个很朋友的朋友,在里面做很普通的员工,年薪都是120万!我朋友在北京奔驰做市场销售,德国Master毕业,能力很强的一个人,不平衡啊~
讲个同学的故事。大家也许可以平衡起来。
其实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 能说谁比谁强很多呢?能力差距正常来说,是
工作几年才拉开的吧。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北京的这样单位不是谁都能进去的。
我的一个同学去年从奥地利回去,去了北京一电力部门的央企 。老总前年在欧洲考察, 他车前马后跑腿认识的,他和老总也是大学师兄弟 。同学在美国念过博士,又在联合国工作过两年,出国前又有国内工作经验。 就是这样,老总要同学在北京苦等了半年,才搞定各种关系今年春节后上班。 同学是做副主任,上班后才发现,正主任是前人大副委员长的孙子,另一副主任是某某部长的儿子。 左右上下个个都有各种很强的关系和背景!比起来,同学和老总的关系算是最弱的了!
这还只是北京一个工资加各种补贴一年三,四十万的位置!
[ 本帖最后由 wey 于 2008-5-29 23:35 编辑 ]
原帖由 yanerbin 于 2008-5-29 21:3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年头要加班的人都是上档次的。默克尔加不加班? 胡总温总加不加班?超市收银员加班吗?看自行车的加班吗?能有班加的都是有前途的$汗$ $汗$
这句话是正解,哪有白来的午餐。。。
德国随便一个咨询行业的还不是晚饭后睡觉前还收收工作信箱的邮件
原帖由 wey 于 2008-5-29 23:32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讲个同学的故事。大家也许可以平衡起来。
其实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 能说谁比谁强很多呢?能力差距正常来说,是
工作几年才拉开的吧。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北京的这样单位不是谁都能进去的。
我的 ...
老兄真是明白人啊
投行好的位子都要有很强的人脉的,否则大国企上市兼并之类的一般人哪搞得定啊
中国人就爱比钱,比工资,真俗气。 $m7$ $m7$ $m7$
别人有别人的路,你有你的路,人的境遇,经历,运气都不同。有什么可比的。$NO$ $NO$ $NO$
俺一不羡慕,两没有心理不平衡。 :) :) :)
[ 本帖最后由 WegezumGlück 于 2008-5-30 00:43 编辑 ]
原帖由 UCer 于 2008-5-29 17:4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确实没法比。 不要说德国私企老板,就是部门头很多也都一周工作超过60个小时。
想赚钱的话,在国外难。多半也就是混口饭吃,然后再比比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找找平衡,给自己点借口而已。
中国富人确实多,看看 ...
:D 真是井底之蛙!你怎么知道德国人没有几个买得起的。
你见过德国富人吗?德国富人也不少,而且过得一点儿也不比中国富人差。
开名牌跑车的有的是,人家在摩纳哥有游艇,在西班牙有岛屿。
只不过人家不那么爱显罢了!
[ 本帖最后由 WegezumGlück 于 2008-5-30 00:45 编辑 ]
原帖由 yanerbin 于 2008-5-29 21:15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了这么多,这位大哥是正解。确实现在有机会还是国内赚的多,很多人在国外,德国也好,美国也好,大都只是混口饭吃,攒不了多少钱,因为你本身挣的就很少。不要看一块等于10块。我05年毕业的同学,现在也都基 ...
那你为什么不回去呢? $考虑$ 实惠不比面子重要? $汗$
原帖由 WegezumGlück 于 2008-5-30 00:41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你为什么不回去呢? $考虑$ 实惠不比面子重要? $汗$
我们现在在美国, 很快就回去:):)
原帖由 贞爱 于 2008-5-29 21:25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要会喝酒,熟悉会所,跟妈妈桑人头熟
不要什么专业知识,会这个就行了吗?
那我准备回国拉,哈
听到一些传闻, 据说一半是太子党, 靠关系进去的, 一半是牛人, 证书很多, 英文很棒, 专业倒限制不大.
金融业和工程业(这么说有点语句不通, 我的意思是说做工科东西的, 比如BMW, BENZ, IT)在收入上的确存在很大的差距. 98, 99的时候, 正是IT大热, 本科毕业生都有至少6K(上海)月薪, 到了02,03, 能有税前4K就相当不错.
现在也是一样, 其实刚进投行的, 比如DB, 一般都是金融, 经济毕业的学生, 硕士18W/20W一年, 拿到手11万就算不错, 能那到如此高BONI的, 一般都是做了几年, 人际关系疏通的很好.
有一个朋友就是做一般的客户经理, 很小的公司, 花红每个月也有20K以上.
所以要么你去做金融, 要么你在大公司但是要爬的高, 要么你含着金钥匙出生, 没别的办法了.
原帖由 WegezumGlück 于 2008-5-30 00:31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中国人就爱比钱,比工资,真俗气。 $m7$ $m7$ $m7$
别人有别人的路,你有你的路,人的境遇,经历,运气都不同。有什么可比的。$NO$ $NO$ $NO$
俺一不羡慕,两没有心理不平衡。 :) :) :)
这么说理论上是成立的, 但是把你放到一个比较的环境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清者自清. 德国还好, 税收和福利决定了即使不太努力运气一般都可以吃口好饭, 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 物价和收入之间的不平衡, 导致办公室里, 同学聚会上谈的就是工资, 当然你也可以用其他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 但是无奈的是, 现在大城市里90%的人不会用这个尺度来衡量你.
BTW, 你不是不谈钱吗, 那还问啥35K年薪是BRUTTO多少干嘛?
原帖由 WegezumGlück 于 2008-1-16 22:2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35000欧元/Brutto ? $frage$ $frage$
谁能告诉我35k的年薪是多少钱?
我刚才在另一个帖子上问过, 居然没有一个人回答我。:mad: :mad: :mad:
[ 本帖最后由 ladypabbit 于 2008-5-30 10:05 编辑 ]
原帖由 johndoe 于 2008-5-29 21:10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要会喝酒,熟悉会所,跟妈妈桑人头熟
中金本来就是做IPO多,07年市场这么好,当然赚得也多
让我们来reverse engineering一下
不知道中金的boni是怎么算的,很可能跟bear stearn 一样,有部分的boni来自 ...
这位知识太渊博了, 景仰!
原帖由 ladypabbit 于 2008-5-30 10:0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么说理论上是成立的, 但是把你放到一个比较的环境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清者自清. 德国还好, 税收和福利决定了即使不太努力运气一般都可以吃口好饭, 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 物价和收入之间的不平衡, 导致办公室 ...
人家好不容易嫁过来,不得打听清楚行情么。。。
原帖由 ladypabbit 于 2008-5-30 09:57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听到一些传闻, 据说一半是太子党, 靠关系进去的, 一半是牛人, 证书很多, 英文很棒, 专业倒限制不大.
金融业和工程业(这么说有点语句不通, 我的意思是说做工科东西的, 比如BMW, BENZ, IT)在收入上的确存在很大的 ...
我一很好姐们就是干IPO的,她是美籍,收入大概和前面贴子差不多,因为毕竟资深,还要多不少。基本上上海北京香港三处跑。家在北京但是很少回,在北京的时候也住酒店,因为开会等等方便。每周飞三四次,护照跟中关村的电线杆一样,全是出入境的章。
其实不一定要有什么关系背景。譬如他们是美资银行,招的人就和一般外企一样,大概都是有国外经济学历和工作经验的。他们做的主要是环保和高科技企业,和国企打交道很少。她们银行据说两千人,也有一百几十年历史,在美国只算中小型投行。国企改制那些很复杂,有些大投行专门有人做的,他们从来不碰。她们那里招人也没有怎么看关系背景,主要还是工作经验学历等等,还有就是老板的印象。我觉得在这些地方工作有点象当官一样,主要是位置,经验感觉资历很重要。他们的几个大老板是很有经验的银行家,这个是无法代替的,中下层其实都是可以代替的。
银行内部也有很多分工,譬如她们VP这样的主要是拉项目,和客户吃饭开会等等,执行是老美和小弟小妹来做。她当初也是从办公室倒咖啡做PPT开始的。她们那里的小妹也接触过,北大复旦这些地方毕业的,在英美读了MBA或者Master,上海北京的CBD里面成千上万那种。譬如地震了他们捐了款,然后又一起研究如何能尽量退出税来。有一次公司的宣传手册上一张中国地图忘了画台湾(老美根本不懂这些),手下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差点打起来,有个小妹威武不屈很严肃闹着要辞职。我姐们跟她算了一下马上就要发Bonus了,什么时机辞职最有利,算来算去最后她也就不了了之了。
总之只有少数人才适合干的,在中国很多人憧憬这些因为国内大环境烧地慌。其实很多发财的机会的,比这个更适合自己。而且今年市场不好,IPO越来越难做了,大家也不要多想了。他们那里人都挺奇怪的,北京上海那些高档酒吧餐厅里面很多他们同行,反正都是公司报销。我跟着蹭吃蹭喝不少,觉得那些人,不管香蕉还是老美虽说西装革履的,其实生活挺封闭的,就那么些话题,在欧洲大城市长期呆过会觉得他们实际挺土的,另外一种土吧。另外就是紧张,他们工作不像土营销要喝白酒,但是经常自己去酒吧喝醉,这样才能放松。国内那些高档酒吧会所虽然看起来挺好,但是音乐什么的还有里面的人比起欧洲大城市还是差很多,因为国内主要还是按照消费能力来区分,其次才是兴趣。这些银行家门什么回来这边,譬如伦敦柏林这样的文化中心也就是个土人了。另外国内外国背景的还是认老美的,回来中国就感觉到美国的强大了$汗$
唯一感觉有价值的就是以后新能源和环保肯定非常有前途,金子大把的。国内的产值已经接近德国了,当然水平和效率还很低,大家可以关注,不比什么WEB20差。
[ 本帖最后由 pingp 于 2008-5-30 11:09 编辑 ]
原帖由 yanerbin 于 2008-5-29 21:34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年头要加班的人都是上档次的。默克尔加不加班? 胡总温总加不加班?超市收银员加班吗?看自行车的加班吗?能有班加的都是有前途的$汗$ $汗$
加班的都是上挡次的说啊............$m7$
原帖由 WegezumGlück 于 2008-5-30 00:3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D 真是井底之蛙!你怎么知道德国人没有几个买得起的。
你见过德国富人吗?德国富人也不少,而且过得一点儿也不比中国富人差。
开名牌跑车的有的是,人家在摩纳哥有游艇,在西班牙有岛屿。
只不过人家不那 ...
不知道这位不是井底之蛙的仁兄懂多少?
你知道中国买一部好车的价格和在德国买差几倍?你知道德国很多人买车都是分期付款,而中国人买车大多是一次性不?德国当然有有钱的,但是数目和中国富人数目比,简直可以忽略。中国人口基数在那摆着呢。
原帖由 ladypabbit 于 2008-5-30 10:0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么说理论上是成立的, 但是把你放到一个比较的环境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清者自清. 德国还好, 税收和福利决定了即使不太努力运气一般都可以吃口好饭, 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 物价和收入之间的不平衡, 导致办公室 ...
正解,有些人口口声声说自己不care,其实比谁都care.
讨论收入又不代表拜金主义, 真是搞不懂某些人,一会说人肤浅,一会说人井底之蛙,好像自己多清高一样。要是真清高的话,跑这个帖子下面讨论啥
原帖由 pingp 于 2008-5-30 10:51 发表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一很好姐们就是干IPO的,她是美籍,收入大概和前面贴子差不多,因为毕竟资深,还要多不少。基本上上海北京香港三处跑。家在北京但是很少回,在北京的时候也住酒店,因为开会等等方便。每周飞三四次,护照跟中关 ...
天, 我顶这个回贴到腰疼, 电线杆的说法妙绝!
我觉得吧,综合国外的环境公共服务法制等等,基本上国外大城市一般收入的都可以过上相当于在国内百万年收入人同样质量的生活,当然是不要比中餐KTV这些。
国内收入虽然百万,但是房子孩子教育医疗等等要除去很多,每天上下班要两个小时在路上,周末要加班,每年一两周假期。如果要去比较好的西餐馆,酒吧,出国度假看好的演出等等都要付出比国外高的成本,所以平摊下来就差不多了。如果是LA 伦敦那样有比较大China Town地方,区别更小。在国内的话,忙的人亲戚朋友也是几个月见一回而已,平时打打电话。
如果要想几百万的话,还是要回国了。或者是对乡土和文化有特殊感情的,譬如一北京愤青,在国外折腾什么劲,所以不管怎么都回去。我年底也回去了,其他事情都再说吧,人生就这么几十年,永远不可能有最好Loesung的
[ 本帖最后由 pingp 于 2008-5-30 14:06 编辑 ]
咳...只看到别人拿钱多, 看不到别人干活累, 能力高.
能拿300W奖金的人, 给公司创造的利润至少1000w. 觉得300w眼红的人, 先想想以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位置上能创造多少出来
原帖由 cmh 于 2008-5-30 14:52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咳...只看到别人拿钱多, 看不到别人干活累, 能力高.
能拿300W奖金的人, 给公司创造的利润至少1000w. 觉得300w眼红的人, 先想想以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位置上能创造多少出来
1000万肯定不够$汗$ 很多时候不尝试是不知道了,不能一切都准备好了才动手,这样永远被人压着,我觉得国内人这一点想地很清楚。
中国人天生就出生在很复杂充满斗争的环境里面,要长期在简单环境里面生活挺困难的,但是老外复杂的地方没那么容易掺和进去的。收入绝对不是起决定因素的,所以没有老婆孩子的话完全应该回去。
[ 本帖最后由 pingp 于 2008-5-30 15:27 编辑 ]
原帖由 librafish 于 2008-5-29 22:58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中金真的钱很多,我一个很朋友的朋友,在里面做很普通的员工,年薪都是120万!我朋友在北京奔驰做市场销售,德国Master毕业,能力很强的一个人,不平衡啊~
不看看中金的头是谁。
原帖由 carrier 于 2008-5-30 17:0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看看中金的头是谁。
谁啊$汗$
原帖由 ladypabbit 于 2008-5-30 10:00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么说理论上是成立的, 但是把你放到一个比较的环境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清者自清. 德国还好, 税收和福利决定了即使不太努力运气一般都可以吃口好饭, 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 物价和收入之间的不平衡, 导致办公室 ...
真可笑,我只是不明白这个数据是什么意思, 并没有要比的意思。:cool:
你见过,我说,某某某在那里任职?某某某赚钱这些话的吗?:cool:
是啊!我清高,因为不在这种环境里,以后也不会在这种环境里生存。$m2$
原帖由 UCer 于 2008-5-30 12:16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正解,有些人口口声声说自己不care,其实比谁都care.
讨论收入又不代表拜金主义, 真是搞不懂某些人,一会说人肤浅,一会说人井底之蛙,好像自己多清高一样。要是真清高的话,跑这个帖子下面讨论啥
你以为,我都像你们, 来这里是来讨论工资的。$m7$ $m7$ $m7$
这里是来交流工作经验的。:cool: :cool: :cool:
真是道不同不想为谋。$m17$ $m17$ $m17$
原帖由 UCer 于 2008-5-30 12:13 发表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知道这位不是井底之蛙的仁兄懂多少?
你知道中国买一部好车的价格和在德国买差几倍?你知道德国很多人买车都是分期付款,而中国人买车大多是一次性不?德国当然有有钱的,但是数目和中国富人数目比,简直可以忽 ...
那倒是,中国人多吗? $汗$ 可咱们应该按照中国富人的比例和德国得比例来比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