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环保应急能力势在必行
来源:第2版 作者:兰公质 日期:2008-05-29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环境保护部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迅速制定了“地震灾区应急监测实施方案”,把保障饮用水安全放在首位,在地震灾区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了环境隐患。截至目前,灾区没有发生次生重大环境事件,环境应急预案再次经受了实战的检验。但在抗震救灾中,对极端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不足、应急交通工具和监测设备落后等问题也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为此,作为地方环保部门,应完善省、市、县三级环境应急预案,不断提高环境应急能力。
要进一步编制和完善环境应急预案,明确环境应急程序。从目前的情况看,地方环保部门的环境应急预案仍不完善,有些地方环保部门的预案流于形式,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可操作性差。为此,地方环保部门必须结合本地域的实际情况,在当地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详尽编制完善环境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机构、职责、程序、任务和要求等。同时,地方环保部门还应积极组织指导辖区涉危企业制定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形成相互响应的应急预案系统,使环境应急预案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中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机制,明确环境应急职责。地方环保部门应组建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和成立环境应急领导小组,加强日常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组建“环境应急110”,负责处置日常和突发环境应急;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应成立环境应急队,做好环境应急值守、预警和响应工作,切实打造一支出则能战、战则能胜的环境应急队伍。只有这样,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才能及时启动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力量进行处置,并能确保应急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采取防控措施,第一时间开展应急监测,第一时间报告事件信息,做到发现及时、处置及时。同时,应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专家库,聘任环境应急专家上岗,促进环境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
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培训演练,明确环境应急任务。地方环保部门在确定环境应急预案之后,要针对环境应急队伍的不同对象,定期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环境应急知识学习,定期组织开展多元化的应急培训,锻炼队伍、磨合机制,不断提高应急指挥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尤其是要加强次生环境事故预防的演练,要演练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如何深入厂矿企业检查指导,如何对排污企业加强灾中监控,如何对次生灾害隐患做好排查,如何要求企业做到“三同时”。切实把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损失及时有效地控制在最小范围。
要进一步加强环保基本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明确环境应急要求。当前,环保系统人员编制少,专业人才不足,环境应急交通工具滞后,监测设备不先进,是制约环境应急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据环境保护部通报,今年初我国南方发生的冰雪灾害对环境监测设施、环境监察执法装备的损坏极为严重,除天灾的因素外,与环保投入长期不足、环保部门配备的环保监察和监测设备档次低、环境管理能力和管理手段落后也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样,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环境监察交通工具和监测设备必将遭受严重损坏。为此,在今后的环保设备配备上,应力求精密、先进,并要把防御极端自然灾害考虑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环保设施的质量,以达到环境应急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环保局)
《中国环境报》2008-5-3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