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星光下 发表于 2008-6-2 14:58

治污述职让一把手责任制落地有声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3版 作者:王欣 日期:2008-06-02
  各市(区)、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水污染防治责任目标如何落实,落实的效果如何?在日前召开的江苏省苏州市水污染防治专题会议上,这些政府和部门的“一把手”被请上台,围绕前期水污染防治进展情况,汇报防治成效、剖析存在问题、阐述水污染防治规划,在交流治污经验的同时,接受政府部门和群众的监督。此举措为苏州市深入落实“一把手”责任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台汇报水污染防治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接受政府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我们将环境保护纳入政绩考核,并逐年加大考核的力度,在千分制考核体系中,2007年涉及环境保护的考核分值为95分,2008年调高到了155分……”会议一开始,张家港市代市长徐美健第一个登台发了言。
  之后,吴江市、相城区政府及苏州市环保局、水利局、农林局等单位主要领导相继走上发言席,他们分别从当前水污染防治形势、已经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下阶段工作打算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进行了分析汇报。
  此次会议共有21个水污染防治相关责任单位提交了发言稿,未能上台发言的单位也都以书面形式把发言稿发到了每位与会者手中。
  “水污染治理做得怎么样,都要拿出来‘晒一晒’,让先进经验实现共享互惠的同时,也让大家对各单位水污染防治工作做一个评判。”一位与会代表告诉记者。
  “一把手”们上台做了水污染防治专题发言看似简单,然而,这一“治污述职”的形式却让“一把手”责任制由以往的“叫得响”走向了“实打实”、“真负责”,有力地推动了水污染防治向纵深推进。
  据苏州市环保局局长孙则宁介绍,今年4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23个国家考核断面的水质达标率上升了34.8个百分点,其中出湖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苏州水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的重要原因,与“一把手”责任制所衍生的“一把手”河长制作用的发挥密切相关。
  “责任目标完不成,台上发言必然‘心发虚’、‘腿发软’”
  会议总结了苏州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任务。一是要认真落实治污规划,截至今年4月,苏州市已排出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396个,预计总投入739亿元,对于这些水环境治理项目,各相关单位要加紧组织实施。二是要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切实加大财政投入,从新增财力中划出10%~20%用于水污染治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外资以多种形式参与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和营运,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环保投入,争取到2010年,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三是要严格环境执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特别是对一些高污染、低效益、累罚不改的企业,该关的关、该停的停,该整治的整治,要选择一批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公开办理、挂牌督办,做到惩处一个、教育一片。
  此外,会议明确了今年苏州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重点治污工程要积极推进,太湖、阳澄湖等主要水体水质保持安全稳定,主要河流水质逐步改善,列入国家、省考核的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10%以上,化学需氧量削减4%以上。
  在会上,各市(区)、镇政府及水污染防治相关职能部门向市政府递交了新一轮的苏州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苏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表示,对因决策失误、行政干预、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领导干部及有关责任人,要严肃按党纪、政纪追究责任,严重失职者要丢官“下课”。
  一位区长在会后颇有感触地说:“‘一把手’责任制不是喊喊号子、做做样子,要紧密围绕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和目标,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否则,责任目标完不成,台上发言必然‘心发虚’、‘腿发软’。”

《中国环境报》2008-6-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污述职让一把手责任制落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