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erife 发表于 2008-6-4 09:16

抢救宝成铁路“生命大通道”

  中国水利网站记者秦延安 通讯员邢阔6月4日报道:
  5月28日,看着抢通的宝成铁路上一列列拉着救灾物资的火车通过宝鸡市呼啸着驶向四川灾区时,陕西省宝鸡市水利局防汛机动抢险队职工梅斌流下了激动的泪水。5.12汶川地震使得宝成铁路109隧道塌方,造成12节油罐车在内的车辆脱轨并起火燃烧,为了扑灭这场大火,梅斌和他的战友们冒着余震和100多度的高温,勇往直前的进行奋战,为抢救这条生命大通道、支援四川灾区人民做出了水利人的贡献。
  大动脉中断 火速增援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特大地震,地震波及整个陕西、甘肃地区,造成宝成铁路109号隧道山体大塌方,当时一列刚行驶出徽县火车站满载燃油的列车撞在了巨大塌方体上,造成12节油罐发生燃烧,情况万分紧急。
  宝成铁路是我国西部的交通大动脉,也是此次汶川地震之后,外界向四川灾区抢运救援物资,接收、救治受伤群众的主要通道。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5月15日15点,当接到铁路部门的求援电话后,正在一线指挥抗震救灾的宝鸡市水利局局长常崇信立即召集市防汛机动抢险专业队人员,组织抢险抽水设备。
  15日15点30分,11名正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抢修队员迅速归队,立即投入了高度紧张的战斗状态。
紧急装运物资 奔赴灭火一线
  “当时,搬运抽水设备是我们最大的困难,抢险所需的器材全部堆放在仓库最下层,而且上面堆放着几十吨铅丝笼,要拿出那些器材就必须把几十吨铅丝笼转运出库。”宝鸡市水利局防汛机动抢险队队长刘昌斌说。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多想,大家立即开始转运铅丝笼。一个半小时后,铅丝笼被全部转运出库,大家顾不上休息,马上搬运水泵装车,每一个水泵部件都重达上百斤,要七、八个人齐心协力才能移动。木撬棍被压断了,就用铁撬棍,等全部设备装上车已是20点了。为了抢时间,全体队员顾不上吃饭和家人告别,就乘坐火车直赴事故现场。
  16日凌晨3点30分, 11名抢险队员与包括两台大功率水泵在内的抢险设备顺利抵达109隧道北口抢险现场。隧道地处嘉陵江的半山腰,距地面有近百米陡坡,这里一面临嘉陵江,一面临刚刚因地震发生塌方的险山。大山从中间裂开,一部分跌到铁道上,一部分滚入嘉陵江,不时有碎石滚下。滚滚的黑烟从隧道里喷涌而出,面对此,抢险队员们没有一丝畏惧,摸黑一步一步详细勘察抢险现场。
  秦岭的夜格外寒冷,由于匆忙,许多队员身着单衣,尽管大家冻得瑟瑟发抖,却没有一句怨言。
  勇往直前 全力抢救
  109隧道抗震抢险指挥部分配给宝鸡市水利局防汛机动抢险队的主要工作是:从嘉陵江中取水,将江水注入隧道,为被燃烧的油罐车炙烤多日的隧道降温。铁道与嘉陵江的高差接近30米,坡度超过六十度,而且坡面上荆棘丛生,没有作业平台,难度非常大。而且隧道里的明火还没扑灭,随时都有爆炸和山体塌方落石的可能。经过全面分析后,抢险队迅速制定出整修坡面,修建临时道路,搭建抽水平台安装设备的抢险计划。张周平、杨建林、杨建斌等几名队员将绳子在腰里一系,身形一跃,便滑落在斜坡上,然后挥着锄头铁锨铲除杂草荆棘,开拓施工道。在抬水泵去取水平台的过程中,水泵不慎跌落地上,正好砸在梅斌的脚背上。梅斌的脚马上就肿了,领导劝他去休息,可是他一声没吭,坚持与大家并肩作战,直至完成全部任务。
  由于抽水设备需求量大,宝鸡市水利局又连夜组织购置10台套水泵、2000米管道及所需抢险物资。当晚,由市水利局防汛办主任赵元庆率人将这些物资送抵抢险现场。抢险队队员在紧张工作了一天后,又挑灯夜战,马不停蹄地对新设备进行搬运、安装、运行。虽然此时,109隧道中的明火已经被扑灭,但是防汛队所处的隧道北口温度仍然高达摄氏60多度,隧道里面浓烟滚滚,有毒气体四处弥漫,隧道塌方的危险依然存在。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刘昌炳、赵让林、郭润武等人冲锋在前,冒着生命危险将输水管道架设在隧道里面。汩汩的江水,随着水泵管道不停的喷向隧道里,温度在逐渐的降低。
  浑身酸痛困乏、脸被烟熏黑了、眼睛熬红了、胡子都长长了,但抢险队员们没有一刻停息,坚持24小时开机向隧道里喷水,吃住在抢险一线。经过三天两夜的连续奋战,宝鸡市防汛抢险机动队终于圆满地完成了隧道灭火降温工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抢救宝成铁路“生命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