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大怎么治?
来源:第1版 作者:邹建丰 李玉芳 高杰 日期:2008-06-06本报讯 江苏省近日召开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太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并与沿湖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市签订目标责任状。
根据江苏省部署,今年太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要实现7项治污目标,包括,总氮、总磷排放量削减10%以上;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场综合整治,治理大中型规模养殖场150处,新建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100处以上;在太湖地区的环太湖、滆湖周边地区建立氮磷流失生态拦截沟渠8.95万米、生态池塘179个等。
为实现这些治污目标,江苏省推出了6项措施:一是在环太湖1公里、主要入湖河流上溯10公里范围为禽畜禁养区;环太湖1~5公里为限养区;环太湖5公里外为适度养殖区。对新建的规模养殖企业,必须经过环评后方可建设。二是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三是在环太湖5公里范围内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环太湖1公里区域内发展有机农业,环太湖1~5公里区域内发展绿色农业。四是积极探索乡村物业清洁管理服务模式,加大农村分散居住农户污水处理力度,加快农业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和生态处理试点。五是建立新型的生态拦截型沟渠塘系统,通过种植垂柳、草被植物,合理配置氮磷吸附能力强的半旱生和水生植物。六是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太湖地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并设置一批监测点,掌握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点和变化规律,开展环境质量评估和监测预警工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