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夫四大败笔断送冠军 顽固主帅失误自取灭亡
* 在欧洲杯决赛中,勒夫的四大败笔最终令德国队无缘冠军,他也为自己的失误付出了沉重代价……网易体育6月30日消息
德国队最终还是未能在决赛中圆梦,他们0-1不敌西班牙,丢掉了几乎到手的冠军。而纵观全场比赛,德国队与其说输给了对手,不如说输给了自己。而如果要论本场比赛的最大罪人,又非德国队主帅勒夫莫属。就这场比赛来看,勒夫也至少有四大败笔,正是他的糟糕战术和拙劣的临场指挥,才最终酿成了德国队的失败。。不知失利后的勒夫,是否还有心情带着球队去勃兰登堡门前庆祝亚军……
http://cimg2.163.com/photo/0005/2008-06-30/4FLP0MFD08G00005.jpg
失利后的勒夫,是否还有心情带着球队去勃兰登堡门前庆祝亚军?
1、迷信巴拉克
赛前德国媒体传出巴拉克受伤可能缺席决赛的消息,但最终巴拉克还是进入了首发名单,不少人以为这是德国队放出的一个“烟雾弹”,但从巴拉克场上的低迷表现来看,恐怕德国队队长的确是带伤上阵,勒夫的赌博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巴拉克在场上几乎毫无作用,这一失败的换人也直接导致了德国队的进攻组织毫无章法,未能给球队带来应有的帮助。
2、后防面对快速前锋不知变通
德国队的后防线问题也在本场比赛暴露无遗,面对西班牙技术细腻、速度优势明显的特点,德国的后防显得太过漫不经心,那粒丢球便是拉姆过于自信,没有将皮球抢先破坏,而卡位做得又不到家,最终被托雷斯抓住机会成功突破并破门得分。此后,德国队后防又犯下几次失误,只是莱曼表现出色,才没有让西班牙得分,否则恐怕德国队要遭遇更大的惨败。对于后防的拙劣表现,勒夫自然是难辞其咎。下半场他用扬森换下拉姆的做法也被证明是一次失败的换人。
3、战术失败,和西班牙打脚下
勒夫赛前制定的战术也在和西班牙的对抗中遭遇了完败。面对技术出色的对手,勒夫竟要求队员们和对手打脚下球配合,和对手拼技术,这对技术普遍粗糙的德国球员无疑是一种苛求,结果比赛中,也屡屡看到德国队的球员被对手从脚下断球发起有威胁反击,德国人抛弃了自己擅长的高空球战术和远射威胁,无疑是自取灭亡。
4、调动迟缓呆板
勒夫的临场指挥能力也不能让人恭维,面对不利的场面局势,勒夫的换人令人匪夷所思,先是用扬森换下拉姆,结果非但没有给左路的进攻带来起色,反而使得防守更加令人担心。而此后先后换上库兰伊和戈麦斯,更是令人不解,一个是久疏战阵的“铁板凳”;一个在小组赛表现糟糕的“水货”,结果他们的上场也没能给德国队带来任何帮助,德国队最后的机会就这样被勒夫亲手葬送。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小轩孤客) $汗$ $汗$ $汗$ 照德国的水平,估计换谁都不行。德国确实应该多尝试长球高球,不过他们也很少能进到需要的距离以内。$考虑$ 从Loew的EM表现来看,他做一个副帅更好些。看台上的克林斯曼不知道有啥看法。 什么和什么啊,巴拉克低迷也不代表他就有伤吧,看转播时解说都说看上去巴拉克的状况没问题了。拉母那个是33分钟时伤了中场检查时确定不能再踢才换的你当主帅愿意。我怎么觉得德国一直在想打高球呢,只不过这次德国的角球和任意球发的落点都不咋地,起的高球质量也没几个好的。至于换人,库兰伊上场后我怎么觉得明显有起色了呢,我几乎看到了扳平的希望了。只不过西班牙及时调整又给压回去了。至于戈麦斯,确实值得商榷。不过如果klose没体力了,除了他还有谁能换? 勒夫在em上的最大问题在于不懂得扬长避短,这跟刚接过克林斯曼教鞭时的思想完全不一样。
目前这支德国的优势在哪里?整体控制能力,高空作战能力,还有就是不应该丢掉的传统战车精神,可这届比赛中的德国队却打得不伦不类,这三点基本上都看不到,而且面对技术型球队总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自然造成很多场面很别扭的问题。
同样的阵容,同样的赛程,打到决赛本来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可是回头看看,基本上是腻腻歪歪磨磨蹭蹭的混上来的,对西班牙争头球成功率居然完全落于下风,引来这么多争议,勒夫难逃其咎 "几乎到手的冠军"...........真是笑死我了, 不知道这位网易的作者是否真的看过德国队踢球